“许兄、韩兄,咱们走吧!”
高书砚说完,失魂落魄的朝花园之外走去,许文庸和韩学礼见状齐齐摇了摇头,随后起身快步追了上去……
高书砚三人的匆匆离去,这一切自然没能逃过张毅的眼睛。
张毅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经此一遭,希望高书砚能真正认清现实吧!
想到这里,张毅的嘴角不易察觉的微微上扬,他并非不理解高书砚此刻的心情,可他也绝对不会容忍高书砚再来挑衅自己。
张毅一直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现如今,他早已将孔妙函视为自己的未婚妻,高书砚要是还不知进退,那就休怪他不念情面了。
孔妙函对张毅的那份心意,就像春日暖阳下的繁花,明晃晃地摆在众人眼前,在场之人皆心知肚明。
花园里的一众才子佳人,暗地里不知泛起了多少酸意,满心的落寞与怅惘,却又如同被绳索缚住了手脚,不敢表露出半分不悦,只能扯动嘴角佯装洒脱,与周围之人强颜欢笑。
想当初,虞秀姚面对虞世南给出的三个选择时,心中暗自权衡,张毅年纪尚轻,这意味着若选他,自己便能在家中多陪伴父母几年,不必过早嫁为人妇。
更何况,张毅才学出众、品性高洁,这些闪光点让他在虞秀姚心中,一度成为未来夫君的第一人选。
然而,命运总爱捉弄人,当虞秀姚得知张毅与孔妙函两情相悦时,内心瞬间被复杂和矛盾的情绪所填满。
孔妙函是她的好姐妹,两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她无论如何都做不出强抢好友未婚夫的事情。
而且她心里也非常清楚,这男女之间的感情不可强求,即便使尽浑身解数去抢,也终究换不来真心。
内心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挣扎之后,虞秀姚也渐渐的释怀了,她明白爱一个人并非一定要拥有,既然张毅已经找到了心之所向的女子,那她能做的便是收起自己的情愫,默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少女心事总是诗,哪个怀春的少女能不向往爱情?
张毅这般优秀,周身似有熠熠光辉,崔书缘和杜紫菱对他心生好感,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崔书缘身为清河崔氏的嫡系族人,自幼便被家族的规矩和传统耳濡目染,她的心里非常清楚,清河崔氏向来耻于与外姓通婚,自己未来的婚姻,大概率是要成为家族与其他五姓七望联姻的纽带。
她和张毅之间,就像隔着一道无形却又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在一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现如今,她得知张毅与自己的好闺蜜情投意合,崔书缘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在她看来,爱情虽美,但有些现实的阻碍无法轻易跨越,成全好友,亦是成人之美。
杜紫菱与孔妙函情谊深厚,亲如姐妹,对她而言,好友的幸福至关重要,当她知晓孔妙函找到了携手一生的人是张毅时,心中那些对张毅的好感,悄然间化作了最诚挚的祝福。
她深知,真正的友情,就是在朋友收获幸福时,毫无保留的送上祝愿。
“张师弟,三日后便是我的及笄之礼了,届时你能不能也为我作一首像《赠妙函》那样的诗呀?”
虞秀姚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一眨不眨的看着张毅,眼神中的渴望几乎要溢出来。
虞秀姚此言一出,张毅顿时面露难色,诗仙李白的这首《清平调》,可是夸赞女子美貌的千古绝唱,堪称巅峰之作。
张毅虽是文科毕业的大学生,可若要他写出这般水平的诗,实在是力有不逮,但虞秀姚毕竟是自己的师姐,看着她那满含期待的眼神,张毅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口拒绝。
“这……”
张毅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什么给哽住了,那些拒绝的话语怎么也说不出口,他避开虞秀姚的目光,眼神有些闪躲,心里暗暗叫苦,还真是装逼一时爽,事后麻烦少不了。
张毅此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答应她吧,他着实没那个本事,不答应吧,又怕伤了师姐的心。
张毅犹豫再三,内心天人交战,脸上勉强扯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苦着一张脸说道:“虞师姊,你这可真是给师弟我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这首《赠妙函》已经耗尽了我全部的才思。”
“现如今,我的脑袋都快被榨干了,就算想破脑袋,这辈子怕是也写不出第二首与《赠妙函》同水平的诗了。”
“虞师姊,要不咱们这样,你出一个诗题,我给你写一首别的类型的诗如何?”
虞秀姚听闻,眼中的光芒微微黯淡了些,但仍不死心的说道:“张师弟,我知道这要求有些为难你,可我就是特别期待能收到你为我写的诗,就当是给我及笄之礼的特别贺礼,好不好嘛?”
虞秀姚说着,伸手轻轻的拽了拽张毅的衣袖,满是撒娇的意味。
就在此时,张毅脑中灵光一闪,想到相对简单一些的“藏头诗”,当即开口说道:“虞师姊,要不我以你的名字‘虞秀姚’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虞秀姚一听,一脸不太情愿的点了点头,“那好吧,不过张师弟可一定要认真写,要是与《赠妙函》相差太远的话,那可不算数,你得重写。”
张毅心里暗暗叫苦,此时距离虞秀姚的及笄之礼只有三天的时间,看来要写出一首让她满意的诗,我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要难过了。
“虞师姊放心,师弟一定尽力。”
虞秀姚展颜一笑,“这还差不多!”
崔书缘和杜紫菱见张毅答应给虞秀姚写诗,两女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齐齐点了点头。
“张大人才华绝世,少年圣贤之名名扬天下,你能不能给奴家和紫菱也写一首诗啊?”
崔书缘和杜紫菱齐齐看向张毅,两女眼里的期待之意丝毫不下虞秀姚。
张毅身为文科毕业的大学生,他所知道古诗应付崔书缘和杜紫菱措措有余,当即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你们先想好诗题,然后我再给你们写。”
“谢谢张大人!”
两女双眼一亮,齐齐向张毅道了一个万福,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随后,孔妙函回到了凉亭,将张毅赠予她的《赠妙函》悉心的写在了诗窗上,然后命侍女把诗窗抬到凉亭外面的草地上,与张毅那首《菊花》摆在了一起。
孔妙函的这一举动,立马吸引了在场所有才子佳人的目光,众人纷纷好奇的围拢过来。
大家细细品读,字里行间的才情如同一股清泉淌入心间,又似璀璨星辰照亮视野,令所有人深深震撼。
一时之间,赞叹之声此起彼伏,众人各抒己见,分享着对诗文中精妙之处的独特见解,毫不吝啬那些溢美之词。
这一刻,诗文会的气氛达到了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