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刻钟后。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车夫马三的声音随即开始传来,“公子,醴泉坊的瑞祥客栈到了。”
张毅打开车窗往外一看,马车停在了瑞祥客栈的大门外,当即开口说道:“马三,你沿着这条小路继续往前走,我让你停你就停。”
“是,张公子!”
马车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张毅远远的就看到了站在院门外的李秋兰和张婉兮。
“马三,停车!”
“吁……”
马车一停,张毅立即起身走下了马车。
正在东张西望的张婉兮见张毅从马车上下来,脸色一喜,迈开两条小短腿就向他跑了过来。
张毅平安归来,李秋兰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阿兄,你终于回来啦!”
张毅当即弯腰把小丫头抱了起来,“阿妹,你和阿娘吃早饭了没有啊?”
小丫头摇了摇头,“还没呢,阿娘说了,要等阿兄回来一起吃。”
“张兄,这是令妹?”
张毅点了点头,“崔兄碧箫,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舍妹张婉兮,今年五岁。”
“婉兮小娘子好,我叫崔直,是你阿兄的好朋友。”
“婉兮小娘子好,我叫碧箫。”
小丫头一脸天真的看了看崔直和碧箫,“崔直阿兄好!碧箫阿姊好!”
崔直一脸笑意的点了点头,“好好好!婉兮小娘子长的真可爱!”
“阿兄,碧箫阿姊长的可真漂亮,我将来长大能有碧箫阿姊这么漂亮吗?”
小丫头一脸期待的看向张毅。
张毅笑了笑,“那当然有了,等阿妹将来长大了,就能和你碧箫阿姊一样漂亮了。”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啦!”
小丫头非常高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就在此时,李秋兰来到了张毅面前。
张毅连忙开口说道:“崔兄、碧箫,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阿娘。”
崔直连忙拱了拱手,“张伯母好!我叫崔直是张毅的好朋友。”
碧箫款款行礼,“碧箫见过夫人!”
李秋兰点了点头,“毅儿,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请你的朋友进屋?”
“崔兄碧箫,你们先随我阿娘先进屋。虎子,我们去搬箱子。”
“是,公子!”
张毅把张婉兮放在地上,转身就走上了身后的车厢。
“张兄,需要帮忙吗?”
“不用了,我们两个人可以。”
很快,张毅和张仁就抬着装有一千四百两银子的大木箱子走进了院门。
一千四百两银子就是八十七斤半,加上木箱子足足有九十斤,确实是有点重,幸好马车就停门口,张毅和张仁很快便把木箱子搬到了李秋兰的房间。
一直跟在张毅身后的张婉兮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兄,这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吖?我能打开来看看吗?”
张毅伸手摸了摸张婉兮的小脑袋,“阿妹,咱们吃完早饭再看好不好?”
小丫头一脸乖巧的点了点头,“哦!那好吧!”
庭院里,食案上摆着一大盆小米粥和一大盘胡饼,李秋兰、张毅、张婉兮、张仁、崔直、碧箫围桌而坐。
“崔小郎君,碧箫小娘子,伯母事先不知道你们会来,也没准备什么好吃的,你们将就着吃点吧!”
张毅拿起勺子就给崔直乘了一碗米粥,“崔兄,你平时大鱼大肉吃惯了,现在正好换换口味,尝尝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吃食。”
崔直也不客气,伸手拿起一张胡饼,然后一口胡饼一口米粥就吃了起来,早饭开始了……
一刻钟后,所有人都吃饱了,李秋兰起身收拾碗筷,碧箫见状连忙出手帮忙。
“碧箫小娘子,你是客人,这收拾碗筷的事交给伯母来就好。”
碧箫连忙看向坐在食案对面的张毅,张毅笑了笑,“阿娘,从现在开始碧箫就是孩儿的侍女了,您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让她帮忙。”
“侍女?”
李秋兰抬头看了看眼前亭亭玉立的碧箫,心想这么漂亮的女人做自己的儿媳都绰绰有余,如何能做侍女呢!
不行,不能亏待了碧箫,看来我得找时间和儿子好好聊聊成亲的事了。
唐朝初期,男子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成亲,女子则一般在十五岁左右,当然了农家子弟普遍比士族子弟早成亲,但十三岁就成亲确实是早了点。
张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张毅的父亲去世的早,整个张家就只剩下张毅这一根独苗,李秋兰为了延续张家的香火,想让张毅早点成亲也是人之常情。
早饭之后,张毅和崔直在庭院里喝茶闲聊了一会儿,随后崔直告辞离开,张毅亲自相送,看着马车渐渐远去之后,这才转身返回了小院。
“阿兄,早饭都已经吃完了,你快把箱子打开让我看看吧!你是不是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吖?”
一直跟在张毅身后的小尾巴张婉兮,终于抓住机会开口说话了。
张毅伸手摸了摸张婉兮的小脑袋,随后弯腰把小丫头抱了起来,“好你个小吃货,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小心长大了变成胖丫头嫁不出去啊!”
小丫头撇了撇嘴,“哼!阿娘说了多吃东西快长大,我才不会变成胖丫头呢!”
张毅笑了笑,快步朝李秋兰的房间走去,刚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李秋兰和碧箫正在里面说话。
看到张毅抱着张婉兮进来,李秋兰当即开口说道:“毅儿,碧箫给你当侍女,你可不许辜负了她,知道了吗?”
“阿娘放心,孩儿知道了。”
张毅随手从怀里取出一把钥匙朝李秋兰递了过去,“阿娘,你快打开箱子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阿兄,你快抱我过去,我也要看。”
李秋兰伸手接过钥匙,随即打开了放在床榻上的木箱子,顿时就被眼前满满的一箱子银锭震惊了。
李秋兰的嘴巴张的很大,大到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整个人呆在原地,脸上满满的全是震惊。
“毅儿,这一大箱银子哪来的?”
李秋兰的表现张毅早有预料,当即笑了笑,“阿娘放心,这些银子都是孩儿在中秋诗会上凭本事挣来的,您要是不信的话可以问碧箫。”
李秋兰当即看向一旁的碧箫。
碧箫点了点头,“夫人,公子昨晚在怡春阁的诗会上写了五首诗,被四门学的杨宁博士誉为少年诗仙,这些银子都是诗会给公子的奖励,就连奴婢也被怡春阁的崔少东家送给了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