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尾巴扫得机关大院的梧桐树沙沙响,审批科门口的长队像条被冻僵的长蛇,从木门蜿蜒到煤球厂的砖墙,排头的修鞋匠正用糨糊桶接雪化水,队尾的弹棉花匠还在跟传达室老李争论 \"棉花算不算粮食副产品\"。高小林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只见修鞋匠的糨糊桶冻成了琥珀色,剃头匠的凉面担子飘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公章形状的白雾 —— 新政策下来,小生意人跟煤球厂的煤屑似的,扑簌簌往审批科涌。
修鞋匠老周的棉鞋跟门框粘得难舍难分,全靠鞋底的糨糊渣撑着:\"高科长,\" 他举着比脸还大的《糨糊用粮申请表》,纸边还粘着去年补鞋的碎皮,\"粮站说面粉是细粮,得配给,可咱修鞋不用糨糊,跟您审批不用公章一样抓瞎啊!\" 高小林盯着表格上的 \"黏度测试方案\":用公章在报纸上盖印,糨糊能粘住三张报纸才算合格。\"老周,\" 他敲了敲自己的搪瓷缸,\"去年你用米汤粘解放鞋,顾客说下雨天鞋帮子能养鱼,\" 突然瞥见陈永年举着放大镜从文件堆里冒头,\"这样吧,你用糨糊把审批机的齿轮粘牢,转得动就批。\" 老周苦着脸,心想自己的糨糊要是真粘住齿轮,怕是要给机器开个修鞋铺。
剃头匠王师傅的剃刀在腰间晃出寒光,凉面担子的辣椒油香勾得老马直咽口水:\"高科长,\" 他的申请表画着剃刀切面示意图,刀刃角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夏天给顾客剃头,人家说脖子跟火烤似的,俺想卖点凉面解暑,\" 他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剃刀消毒的开水,正好煮凉面,一物两用!\" 老马凑过来,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溅在表格上:\"王师傅,\" 他指着 \"刀工均匀度审批表\",\"你这剃刀切面得跟咱公章的圆边一样齐整,\" 他心想,陈永年要是看见这申请表,准能让王师傅在凉面里雕五角星,比煤球厂的模具还精细。
补锅匠李老二的米汤桶结着冰花,补丁棉袄比他补过的锅底还厚:\"高科长,\" 他的申请表贴着三张米汤照片,分别标着 \"morning 稠Noon 稀 Night 浓\",\"冬天蹲在街口补锅,手冻得握不住锤子,想卖点米粥暖暖身子,\" 他突然指着王小五的棉鞋,\"小五啊,你说这米汤颜色,跟高科长盖的红章像不像?\" 小五揉着眼睛从暖气片旁爬起来:\"差远了,\" 他掏出印泥盒比画,\"得跟这印泥一个色,红得能辣眼睛才行。\" 李老二愣住,心想自己得往米汤里撒辣椒面,才能通过颜色审批。
磨刀匠老吴的麦麸袋漏得满地都是,像给雪地撒了把碎金子:\"高科长,\" 他的砂轮在地上磨出火星子,\"磨剪刀磨菜刀,人家给把麦麸喂猪,\" 他的申请表写着 \"麦麸含沙量与刀刃锋利度关系研究\",\"猪吃了麦麸长膘,猪皮厚了能挡菜刀 ——\" 小李抱着《粮食副产品杂质控制规范》冲过来,鼻尖沾着麦麸:\"老吴,\" 他翻开画满五角星的页面,\"沙粒必须小于煤球孔洞的三分之一,形状还得是圆形,\" 他心想,干脆让老吴把砂轮磨成沙粒,说不定能当印泥用。
弹棉花匠老张的棉花弓 \"嘣\" 地响了一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哎哟喂,\" 他望着满墙的审批表直揉眼,\"俺该去棉花公司,咋晃荡到这儿了?\" 王小五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他的棉票:\"张大爷,\" 他指着 \"特殊物资蓬松度审批表\",\"您这棉票盖个章,弹出来的棉花比赵师傅蒸的馒头还暄腾,\" 他心想,反正审批机闲着也是闲着,多盖个章当棉花蓬松剂使。
财务科老张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掉了三颗,隔着走廊喊:\"高科长,\" 他的搪瓷缸里泡着麦麸和茶叶渣,\"修鞋匠的糨糊走 ' 修补材料专项 ',\" 算盘珠子在地上蹦成五角星,\"剃头匠的凉面算 ' 刀刃副业配给 ',\" 他心想,这些小账比陈永年的跨栏背心补丁还多,得用审批机当算盘使。
审批机在墙角发出 \"咯吱咯吱\" 的呻吟,齿轮链卡着《小商贩综合审批表》动弹不得。赵师傅扛着擀面杖冲进来,蓝布围裙里掉出半块麻辣鸡块:\"龟儿子机器,\" 他把鸡块塞进齿轮缝,\"比修鞋匠的糨糊桶还难伺候,\" 突然看见老周的糨糊桶,\"老周,\" 他抹了把嘴,\"用你的糨糊粘齿轮,粘牢了送你两斤面粉,\" 老周眼睛一亮,心想这机器要是能吃糨糊,自己的申请表准能批下来。
高小林望着窗外,剃头匠正给排队的大爷刮胡子,剃刀在阳光下闪得像审批机的齿轮。他心想,这些小生意人就像掉进审批漩涡的煤球,每个都得裹满红章才能脱身,而审批科就是个巨大的糨糊桶,把黏度、刀工、麦麸全搅和在一起。老马递来一块烤红薯,热气把他的眼镜片熏成毛玻璃:\"高科长,\" 他看着弹棉花匠被王小五按在申请表上盖章,\"咱这审批,比煤球厂的压模机还能压,\" 高小林笑了:\"压吧,\" 他指着审批机,\"压出个花花绿绿的世界,省得陈永年的放大镜闲出毛病。\"
实习生王小五蹲在门口数冰溜子,突然被补锅匠的米汤桶砸了脚:\"高科长,\" 补锅匠冻得直哆嗦,\"米汤温度咋算合规?\" 高小林看着申请表上的 \"热力学关联表\":\"得跟咱办公室的暖气片一个温度,\" 他心想,这温度能把铁锅煮化,正好给补锅匠省点修锅材料。
陈永年的放大镜对准磨刀匠的麦麸,镜片反光晃得老吴睁不开眼:\"老吴,\" 他用钢笔尖挑起一粒沙子,\"这沙粒呈菱形,属 ' 不规则杂质 ',\" 他掏出《几何形状审批标准》,\"必须筛成圆形,跟公章一个形状,\" 老吴挠着头,心想自己得带个模具去筛沙,比磨剪刀还费工夫。
当夕阳把审批科的木门染成辣椒色,长队终于往前挪动了半步。修鞋匠的糨糊桶盖上了 \"公章黏合度合格\" 章,剃头匠的凉面刀工得了 \"齿轮级锋利度\" 认证,补锅匠的米汤桶贴着 \"暖气片温度达标\" 标贴,磨刀匠的麦麸袋盖着 \"圆形沙粒合规\" 章,连弹棉花匠的棉票都多了个 \"五角星蓬松度\" 红圈。高小林摸着发烫的公章,感觉它像块烤火煤,把小生意人的希望都烙成了红印。
审批机突然 \"咔嗒\" 转了一圈,齿轮缝里的麻辣鸡块渣掉在《小商贩审批备忘录》上。赵师傅端来一盆麻辣豆腐,辣香混着糨糊的酸、凉面的辣、米汤的甜,在审批科里炸开了锅。高小林夹起一块豆腐,辣得直吸气:\"赵师傅,\" 他望着窗外新接上的长队,\"明天怕是要从煤球厂排到火车站,\" 赵师傅笑骂:\"怕啥,\" 他指着审批机,\"让机器喝口麻辣汤,准能转成风火轮,\" 他心想,这机器要是会喷火,准能把审批表都烤成麻辣鸡块。
冬季的最后一场雪扑簌簌落下来,审批科门口的长蛇阵还在扭来扭去。高小林望着玻璃窗上的冰花,突然觉得这荒诞的审批就像一锅乱炖,修鞋匠的糨糊是勾芡,剃头匠的凉面是配菜,补锅匠的米汤是底汤,全靠公章这把辣椒面提味。老马打着哈欠,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早凉透了:\"高科长,\" 他望着弹棉花匠背着盖满章的棉票离开,\"咱这审批,算是给小生意人搭了个公章暖房,\" 高小林笑了,心想这暖房漏风又漏雪,全靠小生意人自己捂热乎。
当审批机再次卡壳,卡住的是《开春小商贩升级审批表》。高小林摸着印泥盒,发现里面混着修鞋匠的糨糊、剃头匠的辣椒油、补锅匠的米汤 —— 不知谁搞的恶作剧,却让印泥有了人间烟火气。他笑了,心想这带麻辣味的红章,怕是要成为小生意人走街串巷的通行证。而门外的长队还在延伸,每个人都揣着希望,就像这永远转不停的审批机,在荒诞与生活之间,煮着一锅咕嘟咕嘟冒泡的麻辣汤,永远撒着不合规的辣椒面,永远飘着盖错章的麦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