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意在昏睡的这两天,来来往往来了很多人看望她。
她也通过伺候她的丫鬟芙蓉知道了这个家大概都有哪些人。
薛家祖上是当官的,官做的很大,甚至有祖宗做到官至宰相。
不过再辉煌也是曾经的事情了,那已经过去了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这千百年间,薛家的香火还能保持到如今的人丁兴旺,倒也算是罕见了。
毕竟跟薛家同年代的人到如今,大多数早已死的死,散的散,散落天涯的多的是。
他们如今这一脉还能得以保存在高曾祖曾经生活的地界,已实属非常不易了,像其他几支子孙已经流落到蛮荒之地的山间地头了。
薛家祖父同薛家祖母生了六个儿子,薛祖父早早的过了世,留下薛祖母一人将6个孩子抚养带大。
好生厉害的一个薛祖母,可惜替儿子们包揽完婚事之后,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竟也没有享到多少福。
这薛老大薛定文,生性狡诈,爱钻空子,好经营。
父母离开之后,为了让薛家子孙不再像旁支一样流落到外地去,薛祖母留下命令,薛家子孙必须留在橙琉县发展绵延,外嫁女另算。这薛老大就担当起了“父”的责任,把兄弟姐妹们团结在一起,像一只铁桶一般。
薛祖母在世时给六个儿子都挑选了各自的媳妇儿,虽说家里条件也没有之前那么富贵,但倒也还算是殷实,至少养活六个儿子,又为这六个儿子聘了各自的媳妇儿。
薛老大为人狡诈,爱偷奸耍滑,薛祖母生怕他把家业全给败了,替他聘了一位利索干练,坚韧能干的媳妇儿王梨英。
夫妇两人感情倒也还算和睦,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叫薛兰昭,目前正在赴京赶考。女儿叫薛碧君,这个女儿性格冷静,理智从小就饱览元启国的各律律法。长大之后亦不顾他人眼光,当了元启国的第一位女讼师。
刚开始的时候倒也饱受争议,但随着每次她都能替那些蒙受了不白之冤的人洗刷冤屈,并教他们如何将自己的冤屈陈述在公堂之上,最后洗刷干净自己身上的冤情,从此声名大噪,一时之间也有很多人登门拜访。
薛老二,薛定武是一个以为自己有满腹的诗情才华,终日喝酒饮醉。薛家祖母担心他以后讨不到饭吃,饿死在街头,替他聘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媳妇儿孙小芬。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初始倒也还行,时间久了难免牛头不对马嘴,说不上两句话,终日沉默以对。
薛老二又是个爱喝酒的,喝醉了便喜欢打骂媳妇儿,孙小芬虽然老实木讷,但时间久了也受不了,经常与他吵几嘴,两个人就这样撕吧起来。
他们共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叫薛昭白,女儿叫薛竞君。
薛老二对他的儿子抱有莫大的希望。将自己一手的好字都交给了他,但倒是对自己的女儿不管不问。
自己的女儿儿时闹着说了几声不愿意再上学堂了,便当真不让她再去学了。
如今的儿子,在一个学堂里面当教书先生。除非学堂休沐,不然也很少归家来。
薛竞君虽然不识得几个字,好在薛碧君时时带着,倒也能把字认全了。
薛竞君凭着自己一口气,想去外面闯闯,竟也在生意场上做出了一点小小的名堂。认得她的没有一个不敢称呼她一声为薛老板。
薛老三,薛定斌,同样觉得自己满腹才华。甚至连风水也略懂一二,薛定斌跟薛定武最大的区别就是薛老三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会让自己烂醉如泥。
薛老三最擅长做人情,是个人精。
薛老三相貌生的是几个兄弟里面最好的一个,薛祖母心里很是欢喜,她着意为他寻了一个同他一样机灵,会做人的媳妇儿,赵翠芳。
薛老三同赵翠芳也生了一儿一女,只不过女儿更大一些。
薛君如是他们的女儿,从小就爱四处奔跑,性格活泼开朗,薛君如继承了父母的美貌和智慧。从来就不爱在橙琉县待着。小小的年纪竟也走遍了好几个国家。
薛老三同赵翠芳的小儿子叫薛昭恩,也是个顽劣不堪的孩子,好在心地还算善良,喜欢研究机关术,因着有机缘,被不知名山里的机关家鬼谷仙人收走了,甚少归家。
薛老四是众兄弟里面最老实的一个,叫薛定赟,薛家祖母对他也谈不上偏心,为他聘了一个老实巴交但是较为愚蠢的媳妇儿,杜兰兰。
薛老四同杜兰兰生了两个女儿,这俩夫妇都是老实巴交的忠厚人。在市场靠近河边的烂菜叶子筐里面捡到了一个婴儿,是个男婴,夫妇俩没有生儿子,便把他认了下来,当做是自己的儿子。
大女儿叫薛君宝,裁的一手的好衣服,这橙琉县没有一个不说她的手最巧。
二女儿叫薛嘉君,从小就酷爱读书。
捡来的那个儿子叫薛昭纯,有点不良嗜好,手脚不是很干净。
再来就是薛君意的父母,薛老五,薛定林。这个薛老五也非常的老实巴交,忠厚本分。他性格比较温吞,做事情慢悠悠的,比较内敛。
薛家祖母一开始并没有注意他的婚姻大事。薛定林是个手艺人,做木匠活的。薛定林出去找活做的时候认识了流落他乡的秀才女儿邓卿卿。
薛君意是薛老五同邓卿卿一同生下的。
薛家祖母不是很满意邓卿卿这个媳妇儿,觉得他们无媒无娉,私自苟合,又暗结珠胎,很是瞧不起她。尽管她是秀才女儿,也觉得十分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后来生下薛君意不过三月,邓卿卿便发了癔症,弃女出走。
又过两年,经人介绍薛老五又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于莲娇。
两人婚后产有一子,名为薛昭宝。也是个老实木讷的孩子,读书是读不进去的,读些杂书倒是读的进去的。
最后薛祖母还有一个儿子叫薛老六,薛定发。是一个看似老实实则满心满眼都是心机,有点小聪明的人。
薛祖母替他聘了一个精明的,倒也没有那么精明,也是只有一些小聪明的,家里的宝贝的幼女,娇娇儿,刘英。
薛定发同刘英育有一子一女,大的是儿子。叫薛昭阳,年纪尚小还在学堂读书。最小的孩子,就是那个小女儿了,叫薛君怜。性子古灵精怪,最爱捣腾一些爱美之物。
年纪小也没有人管她,由她去了。
薛君意把这些信息从脑海中反反复复整理了好几遍。
明白了自身从现在这个娘并不是亲生母女关系,但是现在这个娘表现出来的倒像个亲娘一般,实在是搞不清楚她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
诸事繁杂,加上身体并未痊愈好,薛君意还是时常在榻上休息。
过了这几天,众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并不得闲时常来看她,偶尔来瞧一眼,已算是情谊十足了。
只有那个酷爱读书的五姐姐,和裁的一手好衣裳的四姐姐,常到她屋里头来坐着。
薛君意从她们的口中才得知,现在所处的朝代是历史上一个架空的朝代,史上并不曾记载的一个国家,名为元启国。
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朝代和国家。
第一任国家叫又水国,采用的政策是重武不重文,随着时间流逝,各地蕃王起兵造反,最后被一个姓昭的蕃王建立了宝木国,这个宝木国的国王为了避免出现之前的历史惨状,于是他的政策改为重文不重武。
岁月更迭,时间如流水一般滔滔往前不回头。
现任的元启国也是从刀口舔血,从敌国手里抢回来的。
元启国的一国之君,吸取了前朝各国的治国经验。既不重武不重文,也不重文不重武,而是重武又重文,任人唯贤不唯亲。
民风比此前开放了许多,因此女儿家也跟儿郎一般,郎君能干的,女儿家也能干,更甚之。
在此环境下,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
薛君意听她俩絮絮叨叨说着许多事,目光转向窗台的一盆枯枝,发现上面,竟长了一个绿色的花苞,她勾起嘴角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