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百年纪念堂,灯火辉煌。校学生会副主席竞选演讲暨答辩正在进行。台下座无虚席,前排是校领导、各院系教授代表,后面是黑压压的学生。
聚光灯下,林薇穿着简洁得体的职业套裙,乌黑长发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沉静的眉眼。她站在讲台中央,身后巨大的全息屏上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流动着复杂数据流和模型结构图的“混沌之眼”项目核心框架。
“……同学们,”林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平静,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有人认为,学生会是务虚的名利场。但我想说,在燕京大学,它更应是思想碰撞、智慧闪光、责任担当的舞台。我参选副主席,不是为了光环,而是希望汇聚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为燕京大学,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她微微转身,指向全息屏上那如同星空般深邃、又如风暴般混乱的数据模型:
“这就是我现在投入心血的项目——‘混沌之眼’。它源于一个朴素的问题:当信息如海啸般涌来,真假难辨,冲突四起,我们能否找到那根定海神针?这不仅是战场指挥官的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个体面临的挑战!”
台下变得异常安静。林薇没有煽情,没有口号,她直接切入最硬核的技术内核:
“‘混沌之眼’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在无序中寻找秩序,在冲突中识别模式,在噪音中捕捉信号。它需要最前沿的算法,也需要最底层的数学逻辑支撑。”她指尖轻点,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被解构,复杂的关联图谱如同神经网络般铺开,“比如,如何识别并剔除这种‘高频宽谱随机干扰’(她圈出一个区域)?传统方法效率低下。我们引入了‘分形递归滤波’和‘量子退火优化’,将识别精度提升了80%!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模型,它是在为未来的战场,乃至更广阔的复杂决策领域,锻造一把智慧的钥匙!”
她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技术难点和突破,逻辑缜密,数据翔实。全息屏上不再是ppt,而是一场关于智慧对抗混沌的现场演示。台下不少理工科学生眼睛发亮,频频点头。前排的领导们,包括周培源校长,眼中都流露出赞许。这才是燕京大学需要展示的学术实力!
答辩环节,一个原学生会干部、徐哲的“朋友”站起来,语气带着质疑:“林薇同学,你的学术能力毋庸置疑。但学生会工作繁杂琐碎,需要的是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经验,而不是在实验室里推公式。你如何证明你能胜任副主席的工作?难道靠你的导师和……某些外部的‘影响力’吗?” 暗示陈胜的背书。
尖锐的问题,带着火药味。全场目光聚焦林薇。
林薇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慌乱。她没有直接反驳质疑,而是再次点开全息屏,调出一个全新的界面——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校园活动统筹优化模型。
“经验可以积累,能力可以培养,但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是核心。”林薇的声音依旧平稳,“这个‘校园资源动态优化模型’,是我基于‘混沌之眼’的基础算法框架,用一周时间搭建的雏形。它整合了全校各社团活动申报、场地资源、时间冲突、学生偏好等数据流。它的目标,不是取代人力决策,而是辅助学生会更高效、更公平地配置资源,化解冲突,让每一个社团、每一个同学的声音,都能在‘混沌’中被有效倾听和响应。”
模型开始运行,模拟处理一个大型校园活动季的冲突申请。复杂的场地、时间、人员需求冲突如同乱麻,但在模型的优化建议下,迅速被梳理出最优解,甚至提出了几个人力难以想到的、利用碎片化时间和闲置空间的创新方案!整个过程清晰、高效、令人信服。
“学生会的工作,本质也是一种资源与需求的复杂协调。‘混沌之眼’教会我的,是如何在看似无序的信息洪流中,找到核心逻辑,优化决策路径。”林薇的目光扫过台下,最后落在那位提问者脸上,清澈而有力,“学术思维,不是脱离实际的高阁,它是指引我们穿透迷雾、更高效务实地服务于同学和学校的灯塔。至于‘影响力’……”她微微一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如果能让更多人关注到燕京大学在尖端领域为国家做出的默默贡献,我认为,这正是学生会‘对外交流’工作追求的效果之一。”
台下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为林薇的演讲和模型,更是为她展现出的那份将高深学术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完美结合的智慧与底气。那位提问者脸色微红,讪讪地坐下了。
选举结果毫无悬念。林薇以绝对高票当选燕京大学新一届学生会副主席。聚光灯下,她接过聘书,面对台下如潮的掌声和闪光灯,表情依旧平静。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做好学术,更要成为一面旗帜,代表燕京大学新的形象——智慧、担当、脊梁不弯。
深夜,盘古实验室。
幽蓝的光晕映照着陈胜轮廓分明的侧脸,他面前的环形主屏上,刑天引擎核心神经同步稳定矩阵(Φ系数)的优化进度条,在经历了漫长如黑夜的爬升后,终于艰难地、坚定地冲过了90%的大关!猩红的警告色正肉眼可见地褪去,向着深邃、稳定的幽蓝色转化!复杂的能量流在虚拟引擎核心中奔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协调与稳定!
战术手环震动,弹出多条信息:
1. 【燕京大学快讯】:林薇当选学生会副主席,演讲阐述“混沌之眼”项目引发轰动。
2. 【长城加密简报】:医院陷阱已触发。目标“张明”完成第一次“意外”制造。王磊、赵大勇表现符合预期。反制预案第二阶段启动。
3. 【内部舆情(精简版)】:徐鸿远正式提交辞呈(待批)。舆论焦点转向林薇与“混沌之眼”价值。燕京大学声誉显着回升。
陈胜的目光在林薇当选的消息上停留了一瞬,那张在聚光灯下平静接过聘书的侧脸在脑海中闪过。他手指轻点,将一份高度加密、标注为“混沌之眼参考补丁包(内含特定凯撒信号特征碎片)”的数据流,通过“长城”的绝密通道,定向推送给了林薇在燕京大学的专属加密终端。
“笔杆不弯……那就再给你加块磨刀石。”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几不可闻。这份数据,是真正从凯撒“猎鹰”机甲外围传感器泄露的、经过处理的噪音碎片,是淬炼“混沌之眼”锋芒的绝佳素材,也是为她接下来可能面对的“意外发现”埋下的种子。
几乎在陈胜发送数据的同时,燕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林薇正对着光屏上“混沌之眼”的核心模型苦思冥想。那份来自“长城”的匿名加密数据包突然弹出。她疑惑地点开,里面是一组更加狂暴、混乱、但隐约透着某种奇异规律性的信号流片段。她立刻将其导入模型分析模块。
模型核心的算法开始疯狂运转!几分钟后,一个异常分析结果被高亮标出!林薇瞳孔猛地收缩——在这组匿名数据片段中,她模型的核心“分形递归滤波”算法,竟然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与她之前研究的凯撒公开神经链接数据中某个隐藏标记高度相似的“识别码”残留!
“这……这是……”林薇的心脏狂跳起来!这份匿名数据的来源……绝不简单!它指向的方向……陈胜!这绝对是他送的!这哪里是磨刀石,分明是递给她一把指向凯撒核心机密的钥匙!
就在这时,她的工作台通讯器亮起,是孙宏教授激动的声音:“小林!快看学校内网!恭喜你当选副主席!还有……刚刚接到通知!‘混沌之眼’项目被列入‘长城’重点观察与协作项目库了!上面……上面有大人物看到了我们的潜力!你的核心模块优化方案,被列为优先支持方向!我们的项目……真的要起飞了!”
林薇看着屏幕上那个被标记出的“识别码”残留,又听着导师激动的话语,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彻底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学术、政治、暗流、机遇与危险交织。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她开始着手在模型中加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加密的追踪分析子模块,目标直指那个神秘残留的“识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