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发出天下惊,各地收到这份电报的大小报纸,立刻纷纷刊载,或者增发号外,报童夹着一大叠报纸,高扬一张走街串巷大呼:“号外号外,霍邱大捷,霍邱大捷。”
行人无不驻足:“霍邱大捷?霍邱是哪,什么大捷,谁打的?”
出于好奇,纷纷掏钱购买,一看标题,一看内容:战果太震撼,军队的名字太新鲜,还是民间武装?
全国上下一片惊愕,这是神剧还是神话。
不会是假的吧,一个民间抗日组织,竟然取得了比平型关大捷,还要巨大四倍的大捷?
这也太神了吧。
但对于这种明码电报,日本人却没有选择反驳辟谣,而是选择了沉默。这就说明,这事八九不离十是真的,那就先庆贺了再说。于是举国沸腾。
而沦陷区的大大小小抗日武装,就一起生出了一种心态,你行我也行。
打鬼子不难吗,那就继续打呗。
重庆陪都,国府机要室抄到了这份电报,机要室主任当时被震惊的掉了下巴,砸了脚面子。
这么长时间来,国府抗日屡战屡败,拿得出手的就是台儿庄大捷。
但那样的所谓大捷,是动用了第五战区三十万军队,对敌五万。以伤亡五万,才取得歼敌两万多的战绩。
其实按照国府军虚报战绩的习惯,还没有那么多;而按照小鬼子一贯缩小战损的德性,只有伤亡两千多,双方一勾兑,其实只有一万多。
而这次,仅仅是一个民间组织,一出手,就炸毁了第十师团全部的后勤辎重,还顺带着灭了小鬼子接近五千精锐,这怎么可能?
送上去还是不送上去?
送上去,若是假的,少不了获得光头一顿娘希匹的输出。
但压下不报,万一是真的,还将是一顿娘希匹。
犹豫再三,主任决定,伸头一刀,缩头一刀,拼了,送上去。
站起身,抻了抻笔挺的军装。临出门前,还额外在口袋里多揣了一块手绢,大步走向委员长的办公室。
站在门外,狠狠的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轻轻敲响房门:“报告。”
里面传来一句浓重的奉化腔:“进来。”
推门,关门,立正,敬礼,一气呵成:“报告委员长,刚刚接到一份明码电报。”
光头头也不抬,随口一句:“念。”
主任就语气波澜不惊的念完电文。
心不在焉的光头听完,一个前抢,差点趴桌子上。手中批阅文件的毛笔一划,将眼前的文件中那个中正的正字,弄出了一个小尾巴,很俏皮。
当时怒火攻心,将毛笔一丢:“娘希匹,是谁在搞恶作剧,逗老子开心吗?”
正要对机要室主任进行火力全开的输出,侍从室主任敲门进来,接过机要室主任手中的电报,挥手示意他出去,避其锋芒。
上前将电文递给了光头:“委员长,这事我也刚刚得到消息。这是明码电报,街上都开始敲锣打鼓的游行庆祝了,没人敢开这样的玩笑的。因为明码电报很费钱的。”
明码电报的确费钱,因为各地报纸电台接收到了,不但不给发报者稿费,还会向发报者要钱呢。
要不然,那明码电报不满天飞啦。至于你找到找不到发报者,那就凭你的本事了。反正刊印报纸,先赚一波。
听着街上果然有若隐若无的锣鼓鞭炮声,光头这才站了起来,郑重的接过电文,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看到眼前的这份电报,光头一脸懵。
心中一喜,但又一紧。
懵的是,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这么强悍的军级别的组织?天下尽在掌控的自己怎么不知道。
喜的是,若这是真的,那么这对即将展开的武汉会战,具有积极的重大作用,这是开门红。
第十师团所有储备弹药的损失的结局,要么他的北路师团,出现和整个华中派遣军的武汉会战配合脱节,要么就是拖延武汉会战的发起时间,为自己准备争取时间上的有利。
让他心紧的是,这个号称民间抗日队伍的名字,鄂豫皖抗日军——鄂豫皖苏区,是他心中最疼的烙印。别是这支队伍,是北面的吧。
立刻叫来戴笠。
戴笠急匆匆的进来:“委员长好。”
光头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他:“雨秾,你知道这件事了吗?”
戴笠恭敬的在光头手中接过电报,瞄了一眼后回答:“卑职知道了这份电报的内容了。”
“你看这份电报的内容真实吗?”
戴笠毫不犹豫的回答:“刚刚卑职接到两统密报,五月十日,驻扎在霍邱的日军第十师团,的确发生了军火大爆炸。我的人已经确认无误,准备收集到日军的准确损失,再呈报给委员长的。现在看来,这份电报的内容是真实的。”
关头脸上无喜无恼,抖落着电报纸,不再关心上面的战果了,而是问道:“那这个什么鄂豫皖抗日军是什么来头,背景是什么?”
这下问住了戴笠,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军队的名字。现在委员长问,他却无从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
猛的想起,就在一月份的时候,宋子文曾经委托一个叫徐剑飞的,向德国为他的税警团,购买过一批军火。而在那批军火里,就有这个徐剑飞的一部分。
那个徐剑飞最终将他自己的那部分,就是运向了大别山霍山附近,会不会是他?
于是挺胸抬头:“卑职无能,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武装,没有了解。但据卑职所知,或许宋部长知道他的底细。”
光头点点头:“请宋部长来。”
不长时间,宋子文脚步轻快的到了。
光头一指沙发:“子文坐。”
这里当然没有戴笠的座位,他只能杵在那里的份。但宋子文不同,现在宋子文不但和光头是亲戚,主要还是国府的财神爷,并且身兼多职,真可谓位高权重无人能及。
等宋子文坐下,光头直接了当的询问:“刚刚听雨秾说,你了解这个什么鄂豫皖抗日军的事,说说吧。”
宋子文恶狠狠的瞪了眼戴笠:“好小子,你两统都盯到我身上来了。看我日后怎么给你穿小鞋。不,这个月两统军费就减半。”
然后才笑着对光头回答:“这事,委员长还真问对人了。这事我还真知道一点。”然后就将徐剑飞和德国人打交道,自己搭了一个顺风车的事说了。
最终道:“当初他跟我说,要成立鄂豫皖抗日救国军的事,没想到,还真让他干成了。这对国府抗战,具有极大的益处。”
光头没有因此而欢喜,皱着眉道:“你说他说的,不投北不靠南,就是要不受约束的自由发展,却为什么,还起了什么鄂豫皖的名头呢?”
宋子文笑着回答道:“这个徐剑飞也刻意的解释过了,取这个名字,纯属是为跑马圈地。目的是他将在这片发展,不想南北双方势力的侵占,避免误会摩擦。”
光头这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个解释还算合理,说得通。雨秾。”
戴笠上前一步:“卑职在。”
“这支什么鄂豫皖抗日救国军,不管实力大小,都不能让他们投靠那边,否则大别山就在南京身侧。我们终将是要还都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盯死他,一旦他有投向那边的可能,极速向我汇报,我必灭之。”
“是。”
然后看向侍从室主任:“这个,这个。这事我们最终还是要出面表个态滴,但必须是确认战果,确认了他真实的态度之后才行。这事就先放一放吧。”
宝塔山下的窑洞里,导师捏着这份电文,不由得眼角湿润了。
多么熟悉的名字啊,多么让这两万千辛万苦,走到这里的官兵魂牵梦绕啊。
“通知新四军,尽可能的与他们联系,尽可能的像他们靠拢。争取他们,帮助他们,和他们并肩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