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情况紧急,寡人就不与尔等寒暄了。北戎叩关,北境军情如火,数百万大唐子民翘首以盼,寡人欲让尔等即刻驰援。”李君亦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凭王上吩咐!”四人齐声应道,甲胄铿锵,战意昂扬。他们是沙场宿将,何曾惧怕一战?
“好!”李君亦目光落在韩世忠身上,“韩世忠,寡人命你为扫北大将军,领玄甲锐骑三千,禁军精锐三万,即刻北上,务必将北戎挡在雁门关之外!关平、周仓已先行一步,你当统筹全局,不得有误!”
韩世忠上前一步,声若洪钟:“末将遵命!北戎不破,末将不还!”
雁门关,北境屏障,一旦失守,北戎铁骑便能纵横驰骋,直逼长安。李君亦思虑再三,仅有关平、周仓,终究难以心安。这三千玄甲锐骑,乃是新召唤而来的铁骑,人均玄元境,战力非凡,交予韩世忠,方能稳住阵脚。有韩世忠坐镇雁门关,他才能真正放下心来。
“时迁,石勇,汤隆!”李君亦看向另外三人,“寡人命你三人为扫北军副将,归韩大将军麾下听令,协同作战!”
“诺!”时迁、石勇、汤隆三人应声答道。来时路上,韩世忠那渊渟岳峙的气度早已折服了他们,此刻听命于他,自是心甘情愿。
韩世忠也微微颔首,来时已对这三人有所了解,时迁身法诡异,石勇力大无穷,汤隆精通军械,皆是可用之才,纳入麾下并无不妥。
李君亦又叮嘱了几句军务细节,四人不敢耽搁,领了王命,行色匆匆地退出了御书房,盔甲摩擦之声渐行渐远。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君亦目光深邃,直至身影消失,才缓缓收回视线,转向一旁的德公公:“德公公,东夷和西羌那两边,现在是何动静?”北戎有韩世忠这定海神针,暂时稳妥,但另外两只虎视眈眈的豺狼,也不能不防。
德公公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回话,声音压得极低:“回王上,探子来报,东夷大将军越倡已领十万兵马进驻其边境重镇芜桐城。西羌那边,大将军寇荡亦率部抵达了他们的边城寒风关。只是……两家似乎都只按兵不动,只在各自边城驻防,未有进一步动作。”
“哦?”李君亦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有意思,这是摆开架势看戏呢?等着北戎先动手,好看看我大唐的虚实,再决定是趁火打劫,还是率部还朝?算盘倒是打得精明。”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可惜啊……他们算错了对手,也算错了时机!”
李君亦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德公公,速速去传李儒进宫。”
“诺。”
德公公领命,刚转身走到御书房门口,正巧撞上脚步匆匆赶来的李儒。
“哎哟,李大人,您来得正好,王上正要传召您呢!”德公公连忙侧身让路。
李儒微微颔首:“有劳德公公。”他面色沉静,显然已知晓韩世忠等人援助北境的消息。
不多时,两人一前一后进入御书房。
“咦,文优来得倒是快。”李君亦略感意外。
德公公忙解释:“回王上,奴才刚出门就遇上李大人了。”
“也好。”李君亦挥挥手,“德公公,你先退下,寡人与文优有要事相商。”
“诺。”德公公悄然退下。
待殿内只剩二人,李君亦看向李儒,直接问道:“文优,当前的局势,想必你已清楚了吧?”
李儒躬身道:“回陛下,东夷与西羌陈兵边境,无非是作壁上观,欲窥探我大唐与北戎交战之结果,伺机而动。此乃渔翁之策,只是……他们这算盘,怕是要落空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北戎实力,比之先前的大唐,或许稍强一筹,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们那位大将军,撑死了不过天元境修为,而韩世忠将军已是宗师之境,杀之如宰鸡屠狗,何足挂齿?况且还有关平、周仓等数位将军相助。臣以为,此战,不出半月,北戎必败无疑!”
“文优所言,正合朕意。”李君亦点头,眼中锐气勃发,“他们既然敢小觑我大唐,那朕便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将所有觊觎之敌,都埋葬于我大唐疆土,以此扬我国威!”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玩味,“不过,朕派出去这么多人杰,若仅仅只是击退北戎,未免太过小题大做,也太便宜了那两个隔岸观火的家伙。”
李儒目光微动:“陛下的意思是……?”
\"朕要让北戎军队覆灭于此,他敢进犯我大唐边境,朕就要让他们尽数埋葬在这里。”李君亦说完后顿了顿,随后站起身,踱了几步,语气变得郑重而又带着一种难言的兴奋:“文优,你我君臣一场,又同临此世,难道就只满足于守成吗?这天下的风光,何其壮丽,你可愿与寡人一道,去那最高处,看一看那前所未见的风景?”
李儒闻言,心中一震。他抬起头,深深地看向李君亦,这位年轻的君主眼中燃烧的,是远超常人的野心与气魄。这一刻,李儒仿佛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若说最初的效忠源于系统的强制,那么现在,一种名为“共鸣”的情绪油然而生。他微微躬身,语气坚定:“陛下有此雄心壮志,儒,岂敢不从?能追随陛下,共观这世间巅峰之景,纵使粉身碎骨,亦不枉此生重活一场!”话音虽然不大,但是却是异常坚定。
“好,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啊!”李君亦面露赞赏之色,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眼前之人的高度认可。然而,赞赏过后,他的面色一沉,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东夷和西羌这两个蛮夷之邦,竟然如此狂妄,意图进犯我大唐边境。此等行为,实乃对我朝威严的严重挑衅!”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朕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所以,朕决定要让他们尽数埋葬于此,以儆效尤!”说到最后,李君亦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和霸气。
然后,他转头看向面前的李儒,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缓声道:“你可有什么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