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凡确定国内培训基地选址后,派往各国的考察人员已全面展开工作。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各自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
在欧洲,负责考察的是经验丰富的老陈。老陈精通多种欧洲语言,对欧洲历史文化也颇有研究。他第一站来到了瑞士。瑞士,这个以中立国身份闻名于世的国度,政治环境稳定,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欧洲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捷。老陈穿梭在瑞士的各大城市,从苏黎世到日内瓦,再到伯尔尼。苏黎世作为瑞士的经济中心,城市繁华,基础设施完善,但老陈深知,安全屋需要隐秘性,过于繁华的都市并不合适。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瑞士山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处山谷中,老陈发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这里四周环山,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与外界相连,易守难攻。而且,山谷中有一处废弃的工厂,稍加改造就能成为安全屋。工厂的建筑结构坚固,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此外,当地的地形复杂,山脉和森林能够有效干扰卫星信号,为安全屋提供了天然的防卫星监测屏障。然而,这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冬季漫长且寒冷,道路易被积雪封堵,这对于物资补给和人员进出会造成不便。老陈详细记录下这些优缺点,继续前往下一个潜在地点考察。
在亚洲,小李负责东南亚地区的选址。他首先来到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气候炎热湿润,地理环境多样,既有繁华的城市,也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小李深入马来西亚的各个区域,从首都吉隆坡到槟城,再到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在吉隆坡,城市的现代化程度高,但人口密集,监控设施众多,不利于安全屋的隐秘建设。
而在沙巴的一片热带雨林边缘,小李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这里靠近海岸,便于通过水路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而且,热带雨林的植被茂密,能够有效遮挡卫星视线。当地还有一些废弃的种植园建筑,可作为安全屋改造的基础。不过,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多变,容易遭受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对安全屋的建筑结构和设施要求极高。小李一方面与当地的建筑专家沟通,了解应对自然灾害的建筑方案,另一方面继续考察周边环境,评估潜在风险。
在非洲,老张负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选址工作。他抵达肯尼亚后,发现这里的地理环境差异巨大。在首都内罗毕,城市发展迅速,但治安状况相对复杂,不利于安全屋的长期稳定运行。老张深入肯尼亚的草原地区,在马赛马拉附近,他看到了一片广阔的草原,草原上有一些孤立的小山丘。其中一座山丘顶部平坦,视野开阔,周围没有太多居民点。老张认为,在此建设安全屋,既能利用山丘的地势优势进行了望和防御,又能借助草原的开阔地形,及时发现周边异常情况。同时,草原的植被对卫星信号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然而,草原地区面临着野生动物的威胁,如何在保证安全屋安全的同时,避免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老张与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取得联系,咨询相关的应对措施。
在南美洲,小王负责巴西的选址。巴西地域广阔,地形多样,有亚马逊雨林、巴西高原等不同地貌。小王首先来到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大城市考察,但发现这些城市人口密集,城市监控体系完善,很难保证安全屋的隐秘性。于是,他深入巴西内陆,来到巴西高原。在高原的一处山谷中,小王发现了一个宁静的小镇。小镇周边有一些闲置的仓库,这些仓库空间宽敞,结构坚固。而且,山谷两侧的高山能够有效阻挡卫星信号。不过,这里的交通相对不便,距离主要城市较远,物资补给需要较长的运输时间。小王详细记录下交通状况、周边基础设施等信息,思考着如何优化安全屋的建设方案。
随着各国考察工作的推进,考察人员不断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叶凡。叶凡与核心团队每天都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每个潜在选址的优缺点,他们进行了细致的权衡。叶凡深知,安全屋的选址关乎集团在全球的行动安全,必须慎之又慎。
在讨论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山谷的选址时,团队成员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人认为冬季的交通问题可以通过提前储备物资和使用特殊交通工具来解决,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隐蔽条件是不可多得的优势。也有人担心,即使采取措施,极端天气下的物资补给和人员救援仍可能面临困难。
对于马来西亚沙巴热带雨林边缘的选址,大家关注的重点则是如何解决自然灾害的影响。建筑专家提出可以采用特殊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案,增强安全屋的防洪、防风能力。同时,通过建设排水系统和加固建筑结构,降低自然灾害对安全屋的破坏风险。
针对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山丘的选址,团队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应对野生动物的威胁。有人建议设置防护栏和警示装置,避免野生动物靠近安全屋。也有人提出,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制定保护措施,实现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
而对于巴西高原山谷小镇的选址,团队主要探讨了如何改善交通问题。有人提议与当地物流公司合作,建立定期的物资运输机制。还有人认为,可以考虑在附近建设简易的机场或直升机停机坪,提高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效率。
叶凡认真听取每一位成员的意见,综合各方因素进行考量。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将对安保集团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在未来的日子里,叶凡和他的团队将如何根据这些考察结果做出最终的选址决策?安全屋的建设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困难?而国内培训基地的建设又将如何稳步推进?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等待着叶凡和他的团队去解答,他们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向着打造全球顶尖安保集团的目标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