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詹同面含讶异,只见蓝玉与常升神色恭谨,俨然一副过来人的姿态。

徐妙依手捧食案款款而来,蓝玉二人立刻起身相迎,面上堆起热络笑容。

先是接过碗碟,又殷勤相送。

这番举动令詹同大惑不解,问道:\"凉国公、开国公何故如此?\"

蓝玉扬眉冷哼:\"你当她是谁?那可是皇上钦定的太子妃!\"

詹同闻言霍然站起,整了整衣袖便往后厨疾步而去。

不多时便听得里面传来殷勤的帮衬声。

蓝玉与常升对视一眼,暗自叫苦。

这小子倒会抢得先机!可恨厨房狭小,两人魁梧身躯实在挤不进去,只得跺脚长叹。

席间朱元璋挑眉看向三人:\"饭也蹭了,怎么还赖着?\"

蓝玉陪笑道:\"今日恰逢金陵冬魁盛会,特来相邀。

\"

\"放屁!\"朱元璋嗤之以鼻,\"邀我?怕是想叫标儿同去吧?待我去了,你们还敢看那些花魁献舞?\"

三人急忙摆手告罪,却见朱元璋眯眼道:\"秦淮河的冬魁节...你们莫不是想带坏太子?\"

话音未落,三人头摇得似拨浪鼓,连称不敢。

朱瑜忙完手头的活,笑着走出来对朱元璋说:\"老爷子,听说秦淮河边有冬魁节,咱们一起去瞧瞧?\"

朱元璋皱了皱眉:\"你去吧,咱乏了。

\"说罢转身进屋。

蓝玉和常升对视一眼,暗自庆幸:\"是他自己要去的。

\"

\"等等我!\"徐妙依快步走过来。

众人闻言都露出诧异的神色。

徐妙依坦然道:\"谁说女子不能去看热闹?\"

众人一时语塞,朱瑜点头:\"这话在理。

\"

秦淮河畔,望月楼下。

蓝玉对朱瑜说:\"我们去订个好包间。

\"

詹同抢着说:\"不必了,房间已经备好。

\"

蓝玉瞪了常升一眼,常升满脸窘迫。

\"几位先进去吧,\"朱瑜说,\"我和妙依再逛逛。

\"

三人会意,留下房号便进了酒楼。

路上蓝玉问詹同:\"詹大人早有准备?\"

\"其实是别人替我订的。

\"詹同笑着解释。

\"别人?\"两人疑惑地推开了房门。

视线扫过,站在眼前的居然是黄子澄和齐泰,蓝玉和常升颇感意外,转头问詹同:“你说的客人就是他们?”

此刻的黄子澄和齐泰也看到了蓝玉二人,不由皱起眉头。

自从朱允炆离京守陵,他们在国子监教书便失了方向,想着借机结交新任吏部尚书詹同,或许能让其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谋个新差事。

于是咬牙掏出全部积蓄,订下这间天字号雅室。

没成想进来的竟还有蓝玉和常升。

齐泰虽面色不快,仍勉强拱手施礼;黄子澄则直接冷哼一声,毫不掩饰嫌恶。

“诸位认识?”詹同见状诧异问道。

常升一见二人便怒火中烧,蓝玉赶忙按住他肩膀,饶有兴味地打量着黄子澄。

他早知此人与朱瑜的过节——待会那位现身时,这场面才有意思呢。

众人入席后,詹同笑道:“两位大人稍候,还有贵客未到。”

“贵客?”黄子澄与齐泰闻言眼前一亮。

忽见徐妙依推门而入,黄子澄正要呵斥,却见詹同、蓝玉、常升齐齐起身相迎,惊得他心头狂跳。

虽不识这姑娘,但能让三位重臣如此礼遇,定非等闲之辈。

二人暗忖今晚定要竭力逢迎,连四书五经里的溢美之词都打好了腹稿。

徐妙依却道:“我家夫君该到了吧?”

“还有更尊贵的?”黄子澄与齐泰对视一眼,决定留些漂亮话等会儿凑对儿说。

门帘忽动,来人尚未踏入,黄子澄已腾地站起厉喝:“朱瑜!你这卑贱商贾也配来此!”

“他就是黄兄常提的那人?”齐泰立刻会意,冷声喝道:“卑贱之徒,滚开!”

话音未落,一股寒意骤然逼近。

二人以为是蓝玉或常升所为,转头看去,却见那两人面带讥讽,一副坐等好戏的模样。

会是詹同?

目光扫去,詹同亦是一脸错愕。

只剩她了?

视线缓缓移向徐妙依。

“敢骂我夫君?”

徐妙依眸光骤冷,抬脚将黄子澄踹翻的刹那,反手抄起木椅砸向齐泰。

不待二人反应,疾风骤雨般的踢击已落了下来。

蓝玉与常升大笑出声——既未来太子妃已动手,他们还等什么?

“早看你们不顺眼了!”

“今日不打到你们求饶,老子名字倒着写!”

二人卷起衣袖冲了上去。

詹同瞪着抱头哀嚎的黄子澄与齐泰,眼皮一跳。

混账!竟敢辱骂太子?!

想拖我下水?

蠢货!

他猛站起身,上去补了两脚。

直到众人力竭,那二人才连滚带爬逃出门去。

望着狼狈的背影,朱瑜轻嗤:“朝堂若尽是此等蛀虫,国之将倾。”

詹同心头一凛。

太子称其为蛀虫?

好!

既掌吏部,这二人永世别想升迁!

**平息,望月楼的花魁之争恰好开场。

徐妙依拽着朱瑜衣袖雀跃不已:“快看!那姑娘眉目如画,腰若细柳!”

“夫君,紫衣那个气度非凡!”

“啊啊啊这个更妙!我见犹怜!”

蓝玉等人默默投来艳羡的目光。

朱瑜感叹道:\"徐夫人真是少见,不但不阻止你看花魁,还要一同观赏?\"

朱棣听罢也觉惊奇,徐妙依这般性情确实与众不同。

若非确认她是女子,朱棣几乎要以为她是男儿身。

十日休沐转瞬即逝。

朱元璋舒展筋骨,这些日子跟着朱瑜研习地球仪,对海外诸国有了新认识,心中畅快。

见父亲兴致高昂,朱瑜亦感欣慰。

每当讲述异邦君王、战事时,父亲总会举出反例与他论辩,但朱瑜明白父亲已洞悉地球仪精髓。

以父亲脾性,回宫后定会向皇帝炫耀,这正是朱瑜所求——他早已迫不及待等着开海的消息。

此时燕王朱棣接到圣旨,奉命回京详述北疆局势。

这正合朱棣心意,他急欲查明为何官员突然疏远自己,连朱瑜也未曾回信。

他即刻整理北疆情报,快马加鞭赶回金陵,途中还特意放出归京消息。

不料城门无人相迎,燕王府前亦冷冷清清。

朱棣满腹疑惑,先行面圣禀明北疆事务,随后回府等候。

三日过去,竟无一人登门。

年前府邸车马盈门,如今却萧索至此。

朱棣望着空荡的府门,百思不得其解,只得亲自去寻往日交好的官员。

第一位拒绝了他!

第二位拒绝了他!

第三位依然拒绝了他!

连续五个人都将朱棣拒之门外,他彻底茫然了。

短短不到一个月,金陵城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有什么变故自己不知道?

“朱瑜,你知道吗?年前我府门前还人来人往,可过完年后,竟连个人影都没了。”朱棣找到朱瑜,满脸震惊与困惑。

两人坐在酒楼里,朱棣仰头灌下一杯酒,强调道:“我绝无半句夸张。”

“这事……”朱瑜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我多少也打听了些。”

他将事情原委细细道来,末了又补充一句:“我父亲说,陛下从未说过那样的话。”

“三人成虎……”朱棣怔住,嘴角抽动。

若真是皇帝的意思,他尚可接受,可如今竟是谣言坏了他的好事!

回过神后,他满脸郁结,苦笑道:“我给你写信,你为何不回?若你早些回来,我也不至于整日忧心忡忡。”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脸,“瞧,都瘦了一圈。”

朱瑜仔细打量,点头道:“确实瘦了。”

见他如此淡定,朱棣嘴角又是一抽:“你良心就不痛?”

“痛什么?不痛。”

朱瑜淡淡道:“因为我知道你年后会回来。”

“你怎么知道?”

“我父亲说的,他说这是陛下的意思。”

闻言,朱棣眼中一亮,一把拉住他恳切道:“朱瑜,让我见见你父亲吧!”

朱瑜无奈摇头:“他不开口,我可不敢做主。”

“唉!”朱棣长叹一声。

\"朱瑜,你明晓得我眼下正缺令尊这样的帮手!\"

朱瑜点头道:\"我自然明白,正因为如此,我才更不赞成你们相见。

\"

\"家父在御前为皇上批阅奏章,若私下与藩王会面,叫圣上如何作想?\"

朱棣不服气道:\"可终究是要见的,不是吗?\"

\"眼下你既与我义妹徐妙依定下亲事,待两家正式议亲时,我这个义兄总要拜见令尊。

\"

朱瑜沉吟道:\"待到家父点头时再说罢。

\"

见朱棣神情失落,朱瑜想起父亲透露的消息,这位燕王已然无望大位。

他斟酌片刻,决定稍加提点:\"殿下可知,皇上在外另有一位皇子?\"

\"他?\"朱棣眼中精光一闪。

他对这个秘密培养的皇子早有耳闻,却苦于无从探查。

\"你知道内情?\"

朱瑜笑道:\"偶有耳闻罢了。

前些日子问起家父,竟得了答复。

\"

朱棣急切倾身:\"休要卖关子!\"

朱瑜笑而不语。

朱棣会意,解下腰间双玉递去:\"稀世珍宝。

\"

\"有意思的是,皇上提起这个儿子时,满面欣慰。

\"朱瑜把玩着玉佩,\"家父见过那皇子,只给了二字评语——'很强'。

\"

\"很强...\"朱棣怔然,\"如此说来,本王有个了不得的弟弟。

\"

\"既受父皇如此器重,这皇位之争,怕是遇上劲敌了。

\"

燕王朱棣低语片刻,忽然放声大笑,豪气干云道:“好!愈强愈有意思,哈哈哈......”

朱瑜立在身侧,将朱棣不加遮掩的野心尽收眼底。

“不错!”

“有志气是好事!”

“不过——”

朱瑜话语微顿,待朱棣转头望来,才缓缓道:“家父提及,圣上已决意立那位密养之子为储君,若不出差错,大明太子便是此人了。”

朱棣闻言瞳孔骤缩,死死盯着朱瑜:“当真?”

“我岂能断言?家父所言罢了,又不是圣上亲**代。”朱瑜轻笑道。

殿内霎时寂静。

沉默良久,朱棣眯起双眼,意气飞扬道:“你父亲的言论,又非我父王旨意,此刻尚未最终定论。”

“哈哈哈......”

笑声未歇,他倏然直视朱瑜,目光灼灼:“即便定局,本王就不能放手一搏?”

朱瑜凝视着朱棣神情。

越是压制,野心愈盛,妙极。

朱棣能当面吐露心声,显然已视他如心腹。

念及百科系统交付的终极任务,朱瑜心头泛起愧意。

于是开口道:“倘若事败,我备好海船,带你远走高飞。”

朱棣转首,见朱瑜神色诚挚。

他纵声长笑,朗声应道:“善。”

......

次日早朝。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燕王朱棣亦位列其中。

御座之上,朱元璋面色铁青,翻阅奏折的手渐渐颤抖。

年初御史呈报,浙省疑有空印之弊。

所谓空印,经锦衣卫彻查方知其详:每年地方官员核验账册后呈递户部,若户部检出疏漏,需发还原省重核。

掌印官员远在千里,往返经年,故有官吏预盖空白印册以备修改。

若是云南等地官员往返京城,耗时一年。

运气不佳者,甚至要在金陵过年。

此时次年的账册又至,再度奔波。

户部与各地官员商议,决定下发已盖印的空白文书交由地方自行填写,事后呈报即可。

此法看似省时省力,却引起朱元璋警觉——这些空白文书若被滥用,岂非假传政令?

锦衣卫奉命彻查,果然发现众多地方官员私自填写朝廷政令。

朱元璋震怒,将证据掷于殿上,厉声责问户部:“尔等竟想出这等偷懒的法子!空白文书沦为地方滥权之物,该当何罪?”

群臣噤若寒蝉,户部官员更是战栗不已。

朱元璋突然转向燕王朱棣:“老四,你有何见解?”

朱棣猝不及防。

藩王本无议政之权,今日列席已属罕见,父皇竟询其意见?莫非暗藏立储之意?他强压激动,肃然道:“百姓之事无小事,涉案者当速捕,查实后按律问斩。”

殿内杀意骤起。

朱元璋嘴角微扬:“此案牵连五千余人。”

朱棣目光森寒:“五千亦当斩!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大殿内突然响起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笑声骤停时,朱元璋盯着朱棣说了句:\"这点随我。

\"说完便带着奏折离开了。

待退朝声响起,户部涉案官员全都瘫坐在地,恨恨瞪着朱棣:\"这是要逼死我们......\"其余官员则纷纷将目光投向朱棣,尤其是那些曾与燕王有往来的大臣更是惊讶万分——陛下让燕王议政,莫非有意立储?

众人又惊又悔。

早先谁说陛下禁止结交燕王?真是害人不浅!明明已经搭上线,偏信谣言断了联系,如今再腆着脸凑上去,成何体统?他们懊恼得嘴角抽搐,却又暗自盘算着如何重新攀附。

朱棣全然不理会户部官员怨毒的目光,也不在意群臣跃跃欲试的神情,只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父皇说我像他......\"

唯有吏部尚书詹同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见有人开始向朱棣靠拢,他甩袖便走。

下属追上询问:\"大人不去向燕王示好?\"詹同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这个心腹。

詹同看着朱棣身边的官员,眼里满是轻蔑,嘴角浮起讥讽的笑。

“刘大人,皇上不过随口夸了句燕王,何必急着表态?”

他心里暗想:太子尚未表态,皇上怎会轻易定夺?

朱元璋夹着奏折闯进院门,朱瑜见他面色铁青,立刻迎上去:“老爷子,谁惹您了?儿子替您出气!”

“就算天王老子,只要您点头,我这就拎棍子去!”

朱元璋猛地跃起要揍他,朱瑜侧身闪开。

“让老子打一下!憋得慌!”

“您受气就回来折腾儿子?我想替您出头,您又不让……”朱瑜嘟囔着。

朱元璋瞪他一眼:“皇上这回是真怒了。”说着把奏折甩过去。

朱瑜翻开一怔:“这不就是空印案?”

“你怎知道?”朱元璋眯起眼。

(空印案本应在洪武年间处置万人,如今却似未发?)

朱瑜恍然——此世与历史相似,只是时序不同。

他清了清嗓子:“早年流落江湖时听过传闻。

怎么,洪武爷动真格了?”

朱元璋一掌拍碎茶碗:“岂止动怒,简直要翻天!”

朱瑜瞅着他眼中火星直冒,凑近道:“皇上生气是他的事,您老跟着上火做甚?”

朱元璋似乎过于愤怒了?

他猛然回神,迅速收敛神色,强压怒火道:“见陛下震怒,咱也忍不住动了肝火。”

“这些可都是铁证如山的事。”

“空印案竟真有其事……陛下养着这群官吏,就是纵容他们如此行事?”

“锦衣卫已查明,这些蛀虫私用空印,擅自推行朝廷未颁的政令。”

“换作是您,能不怒吗?”

“咱这暴脾气如何忍得?!”见朱元璋越说越激动,

侍从连忙奉茶劝道:“您消消气……细究起来,此事早有端倪。”

“地方官员若因账目错漏便往返奔波,偏远之地耗上年也不稀奇。”

“户部本为省却周折才允空印,谁知反成地方官舞弊之机。”

朱元璋闻言眸光骤冷:“若户部本就知情呢?”

朱瑜陡然语塞,这层他未曾料到。

“无话可说了?”朱元璋冷笑,“你只见皮毛,未触筋骨。”

“为何陛下雷霆震怒?”

“空印沿袭多年,户部诸臣岂会不明其害?”

“他们心知肚明却知情不报!”

“为图省事懈怠,竟置黎民于不顾。”

“小子,此乃欺君大罪!”

话至此处,朱元璋眼底燃起烈焰。

朱瑜这才悟透其中关窍,惭愧道:“是我想得浅了。”

见他受教,朱元璋面色稍霁。

想起史上空印案牵连之广,朱瑜暗叹终究难逃此劫,试探道:“不知陛下欲如何处置?”

“今日早朝燕王在场,陛下问过他的意思。”

“燕王如何应答?”

“杀!这些人全都该杀,但凡与此案有牵连的,一律抓起来处决!”

朱元璋说出这番话时,朱瑜只觉得四周的空气都冷了下来。

“皇上什么都没说,只是提了一句‘燕王像他’。”

朱瑜愣了:“怎么?老爷子这会儿又盯上燕王朱棣了?”

“盯上?”朱元璋冷冷一笑,“退朝后,皇上只说了句‘朱棣像他’,不是好事!”

“啊?”

这话听得朱瑜云里雾里。

像他,怎么反倒不好了?

朱元璋缓缓解释道:“皇上当年带着一群老兄弟出生入死,历经艰险才打下大明江山,将天下从蒙元手中夺回来,不易啊!”

“那些年,蒙元将汉人踩在脚下,当作最低贱的存在。”

“所以皇上才会严刑峻法,整治官吏。”

“官员们私下都说,皇上手段狠厉,叫人既敬又畏。”

“几十年了,他一直如此。”

“他是开国君主,想怎么做都行。”

“但……继位者不能学他,懂吗?”

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盯着朱瑜,直到他点头才移开视线。

“所以,朱棣若和皇上一样,便不合适。”

朱瑜这才恍然大悟,叹息道:“洪武老爷子真是用心良苦啊。”

“看来江南的事,也是他为继任者留的退路。”

江南之事,指的是元末另一支义军张士诚的旧地。

当年朱元璋击败张士诚,收编了他的地盘,可当地百姓仍感念张士诚的恩情,甚至为他立像祭祀。

朱元璋大怒,直接加重了当地的赋税。

即便别处减税,此地依旧分文不少。

前两日,朱元璋批阅奏折时,朱瑜瞥见有官员提议减免江南税赋。

老爷子看也不看,随手丢到一旁。

朱瑜偷瞄了一眼,奏折上早已批了“不准”二字。

当时他还暗自嘀咕:张士诚的骨头都烂了,这老头怎么还记仇?不止他,朝中官员也这么想。

朱元璋听了,只是冷冷瞪了他一眼。

如今,朱瑜终于明白了。

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众人皆言洪武皇帝心思缜密。

\"

\"此举怕是专为新君所留......老皇帝这般深谋远虑,着实用心良苦。

\"

朱元璋凝视着朱瑜,眼中透出慈爱之色,暗自思忖:\"这孩儿懂得朕的心思,朕心甚慰。

\"

\"你所言极是,待新君即位,这些差事自然该由他来操持。

\"朱元璋展颜笑道:\"如今他在江南一带声名不佳,即便减免农税,百姓也未必领情。

\"

\"洪武爷,是这个。

\"朱瑜竖起拇指在父亲面前晃了晃,\"没得说。

\"

朱元璋开怀大笑,眼角皱纹堆叠如菊。

得子如此赞誉,怎能不喜?

\"既如此,你可知该如何处置?\"笑罢,朱元璋指了指朱瑜手中的奏折。

\"唉......\"朱瑜轻叹,\"仁政留待后人,当今圣上自当雷厉风行。

\"

\"好!你总算明白圣意了!\"朱元璋笑声不绝。

朱瑜暗自称奇,父亲方才还怒不可遏,转眼却喜形于色。

这般情绪变化,当真无碍?细察之下未见异常,这才安心。

想到空印案将引发的腥风血雨,朱瑜不禁叹息:\"只怕又是数万条性命......\"

话音未落,朱元璋笑容顿敛,双眉紧锁。

朱瑜心头一紧。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明日传奇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