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同一时段,李武入城后,还未至清水胡同,便远远望见张玉清正与众人为伍,朝着城外眺望。

张玉清此时也发现了李武,挥手示意。

李武尚未下马,已轻盈跃地,快步走到张玉清面前。

见张玉清鬓角渐现银丝,李武鼻子微酸。

时光飞逝,张玉清也日渐衰老。

张玉清绕着李武打转,兴奋地问:“我儿还好吗?我儿还好吗?”

“挺好的,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还升了官,成了正五品的千户。”

李武打量完毕后,发现李母身体无恙,刚松了一口气,却听见李武的话,顿时愣住了。

紧接着,他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带着作为母亲的骄傲说道:“我就知道我儿子最棒,果然没错。”

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可李母此刻满心都是李武,一边与他交谈,一边拉着他往家的方向走去。

“走吧走吧,我们回家,我已经让二贤准备了饭食,还让老三买了酒,是你最爱的那种,而且咱们家也变了不少样,你应该会喜欢……”

李武跟街坊们打了声招呼,便不再多说,一边听着李母絮絮叨叨,一边牵着马跟着她往家里走。

一踏入胡同,一直守在门外的老三等人立刻涌了过来,围住李武,眼里闪烁着喜悦。

李武一一回应了几句,逗得几个弟妹高兴极了。

老三从李武手里接过缰绳,傻乎乎地笑着。

小六缠上来非要李武抱抱,李武不耐烦地将他推开,小六也不生气,转身凑近马儿,琢磨马背上的行李里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小七看到小六的动作,也丢下李武跑去帮忙。

老三见状急忙拦住:“你们俩别过来,小心被马蹄子踩到。”

“要是踩到了就赖你不看好马。”

小六朝老三吐舌头。

老三瞪眼:“看来你们又该挨打了。”

但小六小七习惯了调皮,根本不害怕,尤其在李武和李母面前,他们知道老三不敢真的动手。

……

李武笑着任由他们嬉戏打闹,不过还是顺手摸了摸马的脸,安抚了这匹陪伴了自己一段时间的老伙计,让它不至于伤人。

四妹五妹规规矩矩地站在李母身旁,一边听李母说话,一边偶尔补充家里最近发生的事,讲给李武听。

她们说起话来落落大方,也让李武不得不感慨王府的教育确实出色。

她们在徐妙云的教导下,再加上身边女伴的影响,比以往进步了许多。

这时,李武注意到二贤不在,好奇地问:“二贤去哪儿了?”

四妹答道:“我二姐和夏菊她们正在烧水呢,说大哥回来肯定要洗洗脸的。”

“为何不帮二姐,只知欺她?”

“我们并非不帮,实是二姐不让,她坚持让我们来接大哥。”

四妹低声辩解,满脸委屈。

李武轻笑一声,知她们姐妹成长了不少,便轻轻拍了下四妹的头:“莫非大哥连调侃你也不可?”

四妹立刻咧嘴傻笑起来,但渐渐意识到不对劲,忙收敛笑意,恢复端庄模样。

李武瞧着,不禁摇头失笑。

---

一月陨众星落

---

片刻间,李武一行已到家门前。

看着眼前这熟悉却陌生的居所,李武心中疑惑丛生,但因阅历丰富,并未形诸于色,随张玉清踏入屋内。

家中的布局全然变样。

昔日东西跨院的模样早已消失不见。

大门旁建起一排瓦房,随后是小前院,院中养着两条大狗,再往后又是瓦房,几条回廊分向各处延伸。

李武看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他当初购置的那座宅子吗?

简直有了官宦人家的气派!

老三得意扬扬地道:“哥,你觉得如何?”

李武终露一丝惊异之色,未曾料到以往都是他在家人面前制造惊喜,如今竟反被家人回馈惊喜。

这宅子几代传承亦无愧于心。

当然,前提是不加封爵。

李武未等老三答话,又问:“家中哪来的这么多钱?我看这里施工之处不少。”

老三答道:“原是不足,后来王府送来些银两,说是燕王殿下早先允诺赏赐给你的,母亲觉得此宅可能住好几代人,便狠下心一次性大规模修缮。”

王府又送钱?

李武一怔,随即想起朱棣曾言免除后顾之忧的赏赐,也就释然了,待日后登门致谢便是。

至于住几代人,实在难以预料,毕竟他们一家未来定会在南京居住一段时日。

老三见李武并无异议,兴致勃勃地为他一一介绍起来。

哪处是客房,哪处是家眷所居,哪处是他自己的住处,哪处供仆役使用,甚至连练武场都备好了。

越瞅越觉得李武挺称心。

毕竟谁不想住得舒坦些呢?

这时候,水已经烧得滚烫,张玉清取出一套新衣裳,又开始唠叨起来,说这布料多讲究,她是怎么挑中的,又是如何缝制的。

唠叨着唠叨着,她忽然想起前几天买的点心,又起身去拿来点心,硬要李武尝尝。

这番话让李武既感动又哭笑不得。

他这位母亲啊,自从他回来,简直要把她认为的好东西一股脑儿全摆在他面前,全都给他。

“娘,您让我先去洗漱一下,回头咱们再聊成不?”

张玉清拍拍脑门:“瞧我,光顾着说了,你先洗洗,等穿了这身衣服,让娘好好看看。”

李武点点头。

张玉清这才离开。

随后,老三帮李武将热水端来,刚准备出去,李武喊住了他,老三疑惑地看向李武。

李武开口说道:“你帮擦背,我身上有伤,不能泡水。”

老三惊讶,刚要喊出来,李武赶紧嘘了一声:“小点声,别让娘她们听见。”

一边说着,李武就把门关上了。

当李武脱下衣服后,老三看见了他的伤,眼睛微微发红,但也没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认真地帮他擦了一遍。

其实伤口已经结痂,只是手臂上的两道、胸口的一道都挺长,看起来有些吓人。

所以,李武穿衣服的时候,老三小心翼翼地想要帮忙。

李武不耐烦地踢了老三一脚:“别说伤快好了,就算没好,就这点伤,就得人伺候,那我哥也太不成器了。”

老三张了张嘴没说话,他自己也曾受伤,上次受了点伤,全家人都对他关心备至,石暖更是守在床边伺候了好一阵子,当时他还觉得理所当然。

可现在,他才知道李武经历了什么。

“看到我的伤,还想着加入正规军?”

李武突然问。

老三没有犹豫,点头道:“还是想,我不怕,因为我想要像大哥一样。”

李武点点头:“行,回头我会想办法把你安排进巡防营,先让你积累资历,适应适应环境,之后再调到我身边。”

老三点头,不过这次不像上次那样兴奋,而是神情更加坚定。

李武看到这一幕,也满意地点点头。

军队不是用来显摆的地方,明队的意义,清楚会面临生与死,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

当天夜宴时,李武与李武小酌了几杯。

一边与张玉清等人谈笑风生,李武内心渐感轻松愉悦,然而饮至半途,他忽有所思。

前些时日,他特意打听得知,大明并不禁酒,百姓皆可自行酿酒,因此酒坊生意兴隆。

这一消息令李武颇为欣喜,打算找个时机尝试酿造烈酒。

一方面,在战场难免会受伤,烈酒既能消毒又能退烧;另一方面,李武对酸枣酒念念不忘。

他曾亲手酿制过酸枣酒,口感极佳,而眼下酸枣再过一两个月便可成熟,正适合着手准备。

此外,据他所知,明代已有高度蒸馏酒,酒文化在文中屡见不鲜,似乎无酒不成英雄。

虽然他对现代白酒的酒精浓度不清楚,但若设备精良,相信能调出理想的度数。

正在思索间,二贤忽然示意李武出去片刻。

出门后,二贤取出一张平安符递给李武,“前几天我去庙里求了两张平安符。”

李武接过一看,并非十分精美,却莫名觉得喜爱,随手挂在腰间。

刚挂好,他眉头微蹙。

“两张?”

二贤脸微微发红,默不作声。

李武顿时又有些不悦。

他望着二贤叹道:“你已经不够听话了,等大哥回来帮你找个婆家,让你早些给大哥抱个侄女儿过来玩。”

“哥~”

“大哥不是傻子,看你躲着家人,自然明白你想问什么,张武一切安好。”

二贤闻言展颜浅笑,但看到李武戏谑的目光,笑容如受惊的小兔般迅速消失。

不过,她随后略显扭捏,鼓起勇气轻轻抱住李武,柔声说道:“哥,你是这世上最棒的哥哥。”

“那要是我和张武打架,你会帮谁?”

李武挑眉故意问。

二贤嫣然一笑,“当然帮哥。”

这句话让李武心情大好,“真贴心。”

紧接着李武又添一句,“要是你未来的嫂子也这样回答,我就要气死了。”

二贤恼羞成怒再次喊道:“哥~”

李武眉毛一挑,用手指在二贤头上轻轻弹了一下,随后摆摆手,转身回到屋里继续与老三喝酒。

夜深人静时,小六黏在李武身边,说什么也不肯自己睡。

李武稍作思量,叫来了小六和小七,三人挤在同一张床上。

他讲了些有趣的事儿,还有从后世听来的笑话或小故事,天南地北地说了一通。

这些话让两个小家伙兴奋不已,叽叽喳喳直聊到半夜,最后才昏昏沉沉地睡去。

半夜里,小六似乎还在说梦话。

“大哥,飞高高……”

……

---

第二天清晨。

天刚泛白,李武凭借几个月养成的习惯猛然醒来。

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在家,心情顿时松懈,重重倒回床上。

李武苦笑着转头望向仍在酣睡的小六和小七,听见他们均匀的呼吸声,倦意再度袭来。

他轻笑一声,心境渐渐平和,随即再次安然入眠。

直至快到中午。

李武才惬意地醒来,伸展四肢,疑惑为何小六和小七已不在身旁。

此时,外面传来张玉清压低声音责备二贤的声音。

“你轻点,别打扰你大哥休息。

好不容易能多睡会儿,你非得弄出这么大动静。”

二贤没好气地道:“好好好,我知道了。”

紧接着,二贤又抱怨起来:“既然担心吵醒我哥,那你干嘛偏要在这院子里洗衣裳。”

“要是你哥醒了也好照应着,而且有他在旁边,我心里踏实。”

张玉清理直气壮地回应。

二贤无奈叹息:“你就向着你哥呗。”

“偏向他怎么啦?我又没亏待你。

去去去,我自己洗衣服就行,你去做饭吧。”

随后,二贤小声嘀咕了几句,李武没有听清具体说了啥,但很快便听见他的脚步声远去。

李武忍不住笑了,家里还是这般热闹,挺好的。

然后,他随手抓起外套穿上,简单扎好头发,开门走出去。

张玉清听见响动,抬头看见他,面露笑意道:“这么晚才起来啊?是不是我们吵醒你了?要不要先填饱肚子?我去给你准备点吃的。”

李武抬头看了看太阳的位置,摇头道:“现在这个点,饭就不吃了,留着等午饭吧,不然中午怕是吃不下。”

“也行,那你再眯一会儿吧?”

“不用了,我已经休息够了。”

李武说着话,已经走到张玉清身旁坐下。

他瞥了一眼盆里的脏衣物,全是他从外面带回来的,于是问道:“夏菊和冬梅呢?为何没叫她们来洗?”

张玉清边搓洗衣物边答道:“她们在忙别的事情呢,再说家里这点家务活,谁干不是干,没什么区别。”

“嗯,你说得对。”

李武心里清楚,像他们这样吃过不少苦的人,闲不住也舍不得让别人替自己做事。

此时,张玉清的手停下动作,望着李武说道:“昨天来不及问你,这次回来,最近是不是不会有战事了?”

李武略作思忖,结合当前边境形势说道:“连年征战,蒙古人应当会安静一阵子,我看近一两年大概率不会打仗了,顶多只是巡查边境而已。”

张玉清念了句“阿弥陀佛”

,道:“这样最好,这样最好,能安稳几年比什么都好。”

李武点头同意。

接着,他注意到张玉清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做某事。

张玉清开口说道:“大哥,你昨日提到又升职了,这眨眼之间,你的职位越来越高。

我倒觉得咱们该找个空闲时间去看望父亲,我也想跟他说说话,不然总觉得心里不安。

不过现在既不是节日也不是年节,不知这样做是否妥当?”

“哪有什么不妥的。”

李武无奈地回答:“想见就去嘛,等过几天我们挑个好日子,带上老三和小七一起去小岭庄给父亲上坟。”

“那太好了。”

张玉清顿时喜笑颜开。

……

到了中午吃饭时,老三问李武:“哥哥,下午你需要骑马吗?”

“你要骑?”

李武嘴里嚼着饭,看着老三。

老三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说:“我约了人,想下午到城外骑马。”

“约的是谁啊?”

李武好奇地追问。

这时,二贤插嘴告状:“哥哥,你不知道,在你不在的时候,三勇简直玩得忘了形,都是我们这些护卫军子弟,有时甚至一天都不回家。”

这其实很正常,年轻人都处于精力充沛的年纪,不消耗掉这些能量反而容易惹麻烦。

不过李武听二贤这么一说,反倒更感兴趣了。

“都有谁?”

李武问。

“谭忠、王通他们几个。”

李武认识谭忠和王通,谭忠是谭渊的儿子,王通则是王真的儿子,也是王娟的弟弟。

再过几年,这些人就会成为靖难的重要力量。

李武沉吟片刻,点点头说道:“待会儿你牵一匹马走吧。

骑马虽好,但也得当心些,别太粗暴,尤其别拿膝盖顶马肚子。”

“这个道理我懂。”

见状,李武笑了笑,“改天我叫曹小满送一匹马来,留在这儿给你用。”

“真有这事?”

老三的眼睛亮了起来。

李武点头表示肯定。

身为千户且是骑兵指挥官,为家里添置一匹马并非难事,尽管可能有些波折,但对他而言并不算麻烦。

听到这里,二贤不高兴了:“哥哥,你就这样纵着他,还要给他马?”

李武摆摆手安抚二贤,并解释说:“年轻人总需要几个交心的朋友,何必斤斤计较呢。”

听到这话,老三挑衅般朝二贤扬起下巴。

气恼的二贤转过身不再理睬他们两人。

饭后,看着匆匆离去的老三,李武摇摇头叹息。

这孩子渐渐长大了,是时候给他找份差事了。

老三的情况不同于谭忠或王通,别人凭借父亲的爵位就能世袭,而老三的父亲只是个总旗,这职位早就被李武继承了。

李武靠自己打拼得来的功绩自然要留给下一代,除非李武没有儿子或者英年早逝。

因此,老三的前程还得靠他自己努力争取,否则与朋友之间难免产生差距。

稍作休憩后,李武便径直来到演武场。

随着这些少年逐渐成熟,李武也不愿停滞不前,于是活动一番筋骨,拿起武器开始操练。

同一时间,燕王府内。

餐毕,朱玉英兄妹齐聚朱高煦的小院,听他眉飞色舞地讲述经历。

“你们没亲眼见过那种场面,成千上万的蒙古兵压境,但我们区区千余人毫无惧色。

李武说得对,该害怕的是他们。

一声号令之下,我们策马直扑敌营,我与李武并肩冲锋,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人片甲不留,整个战斗中也只有李武勉强跟得上我的节奏,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就连李武的亲兵都被冲散了,至今下落不明。”

“什么叫‘凿穿’?就是在敌群中横扫而过。”

朱高煦自豪地仰起头。燕王府,朱高煦的住处。

朱高煦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听众们表情各异。

年幼的朱高燧听得津津有味,满心憧憬。

朱玉英低垂着眼帘,思绪似乎飘得很远,偶尔目光中会闪过一道光芒,脸颊也泛起淡淡的红晕。

朱高炽始终带着笑意听他们说话,他体型圆润,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时不时皱眉沉思,像是在揣摩朱高煦所说的话。

“爹真的让你进了前锋营?”

朱高炽好奇地问。

“这还能有假?”

朱高煦挑眉,虽然比朱高炽小两岁,但这一挑眉却显露出他的英气。

朱高煦笑着摆手:“二弟骑射俱佳,我真是佩服得紧。”

朱高煦扬起下巴:“那是自然,若是我去了军中,爹恐怕会把我绑在大帐里,哪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战场。

说到这个,老大,你也别怪我直言,你得多活动活动,看你现在胖成那样,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别人扶着走喽。”

“我也想不明白,怎么就一直胖呢。”

朱高炽苦笑。

这时,朱玉英忽然插话:“爹为什么让你到李大哥那边去?”

“这还用问吗?”

朱高煦答道。

见朱高煦无言以对,朱玉英转向朱高炽,再次追问:“到底为什么啊?”

朱高炽沉吟片刻说:“爹一向器重李将军,而且李将军武功出众,大概是为了让李将军护着二弟吧。”

“我哪里需要保护?”

朱高煦仿佛受到冒犯般跳了起来。

朱高炽依然面带微笑,只是将朱高煦之前的话略作改动,反讽回去:“老二啊,不是我说你,动动脑子吧,爹让你进前锋营,怎可能不派人保护你。”

朱高煦被噎得一愣,脸色阴沉下来,勉强挤出一丝冷笑,一把搭住朱高燧的肩膀:“老三,你说说看,是不是我笨?怎么有些人总觉得聪明过人,把旁人都当傻子?”

朱高燧忙不迭地笑着点头,洁白的牙齿在黝黑的皮肤衬托下格外醒目。

但察觉到朱高炽的目光,他立刻收敛笑容,转而讨好地对着朱高炽笑嘻嘻地点头。

朱玉英没有关注兄弟间的互动,继续问道:“爹真的很看重李大哥?”

“那是肯定的。”

“没错!”

朱高煦与朱高炽异口同声回答。

朱玉英听了这话,陷入深思。

朱高炽兄弟俩又悄悄较劲起来,他们天生不合,总是忍不住斗嘴。

午后。

朱玉英缩在屋内,仍在思索心事。

自跟随徐妙云打理王府以来,她的管理能力愈发娴熟,然而内心却逐渐沉重起来。

她不止一次听徐妙云提及,皇祖父似乎已在为她物色婚配对象。

这令她十分焦虑。

每当想起李武,她总忍不住微笑,享受着他爽朗的笑声与亲切的话语。

有时甚至幻想若能嫁给他,生活该多么有趣。

许久之后,朱玉英紧握双拳,像是下了重大决心。

她调整心态,准备放手一搏。

晚饭时,全家人围坐一桌。

朱高煦与朱高炽闲谈间又提到了李武,朱玉英眼前一亮,认为机会来了,便直视朱棣。

“父亲,我听说您特别欣赏李武?”

朱棣正在用餐,闻言稍作停顿,点点头道:“嗯,李武确实能力出众,对我也忠心耿耿,不得不重视。”

“原来如此。”

朱玉英低头咬唇,深吸一口气,再次抬眼问道:“那么,他要是做错了事,您会杀了他的头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朱玉英。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北宋振兴攻略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明日传奇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