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河的水面上响起隆隆的战鼓声时,湍河的岸边战马嘶鸣、战车滚滚向前。
张绣统领着车骑第一师、车骑第二师,共6000余人,2400多匹战马,240多辆战车,沿着湍河东岸疾驰向南,目标是50里外的穰县。
而更早于他们出发的徐晃,会同胡车儿,两人领着200精锐骑兵,在孔明灯升起的时候,就已经跨过湍河上的浮桥,一路向西疾驰而去。
不过一个时辰,便赶到了山都县附近(今丹江口附近)。
看着几里地外的那座小城,胡车儿稍微感慨一下:“徐师长,十多天前,某和张济将军策马绕过了这座小县城,
不曾想,今日我等便能率大军,来攻取这座城池。
此皆杨都督之功也。”
胡车儿被徐晃一顿收拾,也认同了徐晃担任车骑第四师师长的职位,也知道杨平很看重徐晃,这位西凉汉子,就直白地通过徐晃向杨平表忠心。
胡车儿说的直白,徐晃也听得明白,于是,不着痕迹地回答道:“我护民军车骑部队如此精锐,
攻占小小的山都县城,轻而易举。
此后纵横中原,才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胡车儿认同地点头,然后,二人不约而同、小心翼翼地从固定在后背的皮套里,取出一个单筒望远镜。
两人就着明亮的月光,观察这座小县城。
总体来说,戒备还算森严——城墙上每隔数十步就点燃了一个火盆,能看到在城墙上来回巡查的士兵。
观察一会儿,徐晃开口说道:“胡师长,看来文聘等人,应该还没有到达山都县城。
若是文聘已率部抵达山都县城,城中防备不可能如此森严,定会有所松懈。”
这一点,胡车儿倒是没有想到。于是,自己也不动脑子了,直接对着徐晃拱手说道:
“徐师长,杨都督极为看重你。胡某想来,徐师长定是智勇双全之辈,现如今我等该如何行事?
胡某听从徐师长安排。”
徐晃拿着望远镜向北绕了一圈,发现都是一道道起伏的土岗(这一片,确实是这么个地形),稍微远点就看不到了。
而且,山都县除了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官道,联通武关和穰县,向北,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路,大多是田间阡陌小道。
思考一会儿,徐晃对着胡车儿说道:“胡师长,山都县距离内乡县,直线距离也就60里。
文聘若从西部绕行、再南下,行军距离将近百里。
若是其昨天晚上就已经出兵,以荆州兵急行军的速度而言,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天一夜,他们距离山都县城最多也只有30里。
我等派出前锋骑兵向北展开搜寻,快的话,一个时辰之内便能发现敌军。”
胡车儿一听当即表示认同,说道:“如此,就请徐师长率部在山都县北10里外等候。
某这就带手下50余名儿郎,向北做斥候探查。”
只是胡车儿说完,见徐晃仍骑在马上思考,不禁也有些面色讪讪——自己这个抢功劳的行为,不会让徐晃鄙视吧?
却听徐晃有些不确定地开口说道:“胡师长,既然我等能够想到快速前来山都县截击文聘,
而文聘也是天下有些名气的将领。
某估计,他肯定知晓我等有3000骑兵,而且山都县距离冠军县也就40多里。
出动骑兵截击他这4000多步兵,实在太过容易。
若某是文聘,定然不会抄近道抵达山都县,而是会率部一路向西,过析县(今西峡县),
抵达丹水县,再从水路撤回襄阳。
如此,才是最为安稳。”
胡车儿一听,急忙问道:“徐师长,若如此,我等在山都县外等候,岂不是放文聘安然离去?”
眼看着到手的军功要飞了,胡车儿有些着急。
徐晃也是在心中嘀咕:这可是自己加入护民军以后的第一仗,要是放跑了文聘,自己还真对不起杨都督的看重。
稍作思考,徐晃便对胡车儿说道:“胡师长,这片区域,十余天前你们经过,道路还算熟悉。
你率麾下100精锐骑兵,到山都县西面10里处等候。
某率100精锐骑兵,散开了向北搜索。
2个时辰后,若收不到某的骑兵传讯,胡师长就带领麾下儿郎,沿来时之路向丹水县而去,
在山都县以西50里官道北侧等候,若是某巡查不到文聘大军迹象,
则一面派传讯兵,向后续的车骑部队主力予以通告。
一面到官道上寻你。
你我会师后,一同前往丹水县,找到文聘后,我等缠住他,等主力一到,就在丹水县附近围歼文聘所部!”
胡车儿一听,略作思考,拱手说道:“我等是车骑部队,行进速度,几乎是步兵的两倍。
而文聘若是走西峡县、丹水县这一条路,山道狭窄难行,耗时更长。
我等肯定能先文聘一步抵达丹水县。
届时,他这支在山道上行军三、四天的疲兵,定然是全军覆没!”
两人商议完毕后,徐晃便带着100骑兵,以12人小队为单位,散开了向北搜索而进。
胡车儿则整顿麾下100骑兵缓缓向西,最终停靠在官道上,这里不仅能监视山都县城,还能监视到北面的情况。
只是随着明月低斜,2个时辰已经过去,仍没有得到徐晃的传令。
胡车儿知道徐晃猜对了——文聘没有走最近的这条路来山都县,而是绕远道去丹水县。
于是,胡车儿也不犹豫,率领麾下儿郎打马向西而去。
5月仲夏时分,昼长夜短。胡车儿等人刚刚行进了一个多时辰,天色便微微发亮。
折腾了一夜的骑兵们,虽然是一人双马的配置,但仍感觉疲惫。
胡车儿旋即下令,在丹江岸边的一片芦苇丛旁扎起临时营地,等候徐晃的到来,准备休息个一中午再出发,也来得及。
天光大亮时,徐晃率一百精锐骑兵通过官道而来,胡车儿急忙上前迎接,见徐晃仍是精神抖擞,不禁佩服的说道:
“徐师长真乃虎将也!某听闻徐师长昨日清晨之前,已快马加鞭,三日夜行进500余里。
昨日又连战十三场,几乎没有合眼,昨夜又往返奔波,不想,还是精神抖擞!
胡某佩服!”
徐晃对着胡车儿与身后的骑兵,朗声说道:“忠勇之士,得遇明主,奋而效命,怎会疲倦!
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徐晃一句话,就令十分疲惫的手下骑兵们士气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