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终南山,蝉鸣透过雕花窗棂细碎地落进殿内。
李承乾玄色锦袍上的金线云纹随着步伐微微晃动,腰间玉佩轻撞发出清响,只是脚似乎有点别扭,但他仍保持太子仪态:
\"太子,今日特来拜见国师。\"
廊下青石板泛着冷光,张起灵垂眸迎上那双含着三分探究的丹凤眼。
眼前少年剑眉星目,虽不过弱冠之年,举手投足间却已有东宫之仪,倒是比传闻中更显温润,但想到他以后结局不禁心里一叹。
他屈身行礼,玄色道袍袖口掠过鎏金烛台:
\"见过太子殿下,师父与李侍郎今早有事出去,暂未回观。\"
李承乾摩挲着腰间玉珏,目光扫过少年束发的素银冠:
\"你便是国师新收的关门弟子?\"
话音未落,他身后传来细碎的环佩声——晋王李治探出身来,那双与兄长相似的桃花眼里满是好奇;
长乐公主李丽质则微微偏头,绣着并蒂莲的团扇半掩住打量的目光。
\"正是,草民张起灵。\"
少年声线清冷如寒泉李承乾端详着对方,忽展眉轻笑:
\"既如此,待国师归来,还望张小郎君代为转达。”
暮春的风掠过道观飞檐,檐角铜铃叮咚轻响。
张起灵立在丹墀前,目送李承乾一行人远去的车驾,玄色衣袂被风掀起几寸波澜。
待暮色浸染天际,袁天罡踏着满地碎金归来,道袍下摆沾着几片早开的槐花。
\"今日太子率众来访,似有隐情。\"
张起灵躬身行礼,将茶盏推至师父面前,青瓷盏中碧色茶汤泛起涟漪。
袁天罡端起茶盏轻啜,苍老的眉峰微微蹙起:
\"为师已知,定是为皇后的病体。\"茶汤热气氤氲间,他眼底掠过一丝凝重。
\"可是长孙皇后?\"
张起灵心头微动,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沿。
后世史料中那些冰冷的文字突然鲜活起来——贞观十年的病榻,盛年崩逝的贤后,还有史书上\"气竭而崩\"的记载。
\"陛下近日忧思过重,后宫诸事全赖皇后支撑。\"
袁天罡放下茶盏,案几上发出轻响,\"
操劳过度加之气血亏空,太医院的方子收效甚微。\"
张起灵垂眸沉思,记忆里浮现出湘西密林中暗红如血的麒麟竭。
那在后世传说中能续骨生肌的神药,此刻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师父,弟子知晓一味奇药,或可一试。\"
\"哦?\"袁天罡目光如炬,手指叩击着檀木桌案,\"
说来听听。\"
\"麒麟竭。\"张起灵字字清晰,\"
此药生于南疆瘴疠之地,色如凝血,性温而补。
既可固本培元、充盈气血,又能驱邪避秽,正是皇后所需。\"
他脑海中闪过古籍记载的片段,传说中这药曾让濒死之人起死回生。
袁天罡摩挲着颌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确是难得的良药。只是南疆多毒虫猛兽,寻常人难以靠近。\"
话音未落,他已起身负手而立,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明日我便禀明圣上,令不良人倾巢出动,务必寻得此药!
太极宫太极殿内,鎏金蟠龙柱映着晨光,李世民端坐龙椅,听着群臣奏报。
边塞虽偶有摩擦,好在局势可控,各地奏疏上皆是风调雨顺之景,一切如常。随着“退朝”声落,李世民缓步离开大殿,眉头却始终紧锁。
这两年,观音婢(长孙皇后)身体愈发孱弱,太医院名医轮番诊治,皆摇头叹息,只道是气血亏空太过严重,药石难医。
他回到武德殿,斜倚在榻上,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满心都是对皇后的担忧。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而入,跪地禀道:
“陛下,国师袁天罡求见!”
“宣!”
李世民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
袁天罡步伐沉稳地踏入殿内,行过君臣之礼后,开口说道:
“圣上,此前太子殿下曾来找臣,谈及皇后娘娘的病情,忧心忡忡。”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轻轻点了点头:
“承乾这孩子,倒是孝顺。”
袁天罡接着说:
“臣的徒弟偶然提及一味药物——麒麟竭,此物生长于南方,传闻有起死回生之效。
臣愿亲自率领不良人南下,寻得此药,为皇后娘娘治病。”
李世民眼中闪过惊喜,猛地站起身来:
“若真能找到麒麟竭,治好皇后的病,你徒弟便是大功一件!朕定当重重赏赐!”
袁天罡神色庄重,躬身道:
“救皇后娘娘于病痛之中,乃是不良人分内之事,圣上无需言谢。臣定当竭尽全力,尽快寻回麒麟竭!”
李世民拍了拍袁天罡的肩膀,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待:
“有你出马,朕便放心了。一路上多加小心,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袁天罡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李世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盼望着麒麟竭真能成为救治皇后的良药,盼望着观音婢能早日康复,与他再续携手相伴的岁月。
夏初的终南山云雾缭绕,松涛裹挟着细雨漫过青瓦飞檐。
袁天罡负手立于观前石阶,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望着天边渐沉的暮色,坚毅的面容终于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师父,可是圣上已有决断?\"檐下忽传来清冷嗓音,青年自阴影中缓步走出。来人一袭玄甲银纹劲衣正是不良人天暗星张起灵。
袁天罡缓缓转身,果敢的眼眸中闪过一抹精光:
\"圣上允了。娆疆瘴疠横行,麒麟竭生于何处,寻常人等难以辨识和寻找。\"
话音未落,忽有苍鹰自天际俯冲而下,将密函投入其袖中。
张起灵单膝跪地,腰间黑金古刀折射着冷光:
\"请师父放心,徒儿既知麒麟竭,便对麒麟竭生长之处了如指掌。此次愿亲率天捷星、天损星等精锐,南下。\"
观外惊雷炸响,袁天罡抬手抚过石阶上斑驳的苔痕,严肃的声音混着雨声愈发低沉:
\"娆疆蛮荒,暗流汹涌。此行明为采药,实则探查娆疆内部情况。
切记,麒麟竭可解百毒,更能炼制续命奇药,万不可落入他人之手。\"
次日卯时三刻,终南山官道烟尘渐起。张起灵一马当先,身后十二骑不良人皆着黑衣斗笠,腰间玉佩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待队伍行至梅岭关时,天际突然划过三支响箭——那是袁天罡特有的警示讯号。
张起灵勒住缰绳,望着南方层峦叠嶂的群山,手不自觉握紧了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