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梆子声穿透雨幕,惊得太极宫檐角铜铃乱响。李治裹着明黄龙纹大氅,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无意识摩挲,望着殿外如墨的夜色,心底泛起不祥的预感。
忽闻宫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长孙无忌浑身湿透,玄色官袍上还沾着泥浆,却不顾礼仪径直闯入。
\"陛下!\"长孙无忌扑通跪地,手中密函被雨水浸得发皱,\"高阳公主勾结金王李远景、霸林公主,还有吴王李恪,图谋废黜陛下,另立新君!\"
李治猛地起身,龙袍扫落案上奏折。烛光在他惨白的脸上摇曳,映得眼底血丝狰狞:\"不可能!高阳自幼与朕最是亲厚,她怎会...\"话音未落,密函已呈至眼前,那熟悉的字迹刺得他眼眶生疼——的确是高阳的笔迹。
这是他们往来的书信,还有谋反部署。\"长孙无忌声音冷得像冰,\"聚众谋反,按律当诛。请陛下即刻下旨!\"
殿内死寂,唯有雨声砸在琉璃瓦上的闷响。李治颤抖着抓起朱笔,墨迹在宣纸上晕染成狰狞的团块。他想起幼时与高阳在御花园放风筝的场景,想起高阳及笄时笑着向他讨要赏赐的模样,如今却要亲手写下赐死诏书。
笔尖悬在半空,终究落不下去,他突然将笔狠狠摔在地上,抱着头蜷缩在龙椅里:\"不...朕做不到...\"
消息传到昭仪宫时,武媚娘正逗弄襁褓中的女儿。闻言,她将孩子轻轻交给乳母,眉间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夜色中,她踩着积水匆匆赶往甘露殿,只见李治瘫坐在龙榻上,发间珠冠歪斜,双目无神地望着虚空。
\"陛下,\"武媚娘跪在榻前,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谋反之事关乎江山社稷,容不得半点仁慈。\"她伸手轻轻拭去李治脸上的泪痕,\"不如先将他们召来审问,听听他们如何辩解?\"
李治猛地摇头,像惊弓之鸟般缩进床榻角落:\"朕不想见他们...不想...\"
武媚娘轻叹一声,将人搂入怀中轻轻安抚:\"身为天子,有些事必须面对。若不处置,恐生大乱。\"她凝视着李治颤抖的肩膀,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若陛下不忍,臣妾愿代您去送高阳公主最后一程。\"
翌日黄昏,冷宫高墙内。高阳公主披散着头发,却依旧昂首挺胸,全然不见阶下囚的狼狈。见到武媚娘,她忽然笑了:\"我早该料到,能劝动九哥的,只有你。\"
武媚娘望着这个曾恣意张扬的公主,想起初入宫时,高阳教她骑马射箭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怅然:\"公主可后悔?\"
\"后悔?\"高阳仰头大笑,笑声惊飞了墙头乌鸦,\"若九哥能因此振作,我死得其所!武媚娘,你我终究不是一路人。若有来世...\"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武媚娘身后的鸩酒上。
饮下毒酒后,高阳倚着斑驳的宫墙,喃喃道:\"九哥...大唐...就靠你了...麒麟侯...我还想吃你做的菜。\"话音未落,身体缓缓滑落,血色在青砖上晕开,宛如一朵凋零的牡丹。
这场剧变深深刺痛了武媚娘。望着高阳冰冷的尸体,她忽然意识到,在这吃人的皇宫里,心软便是致命弱点。王皇后与萧淑妃仍在虎视眈眈,若想站稳脚跟...
几日后,昭仪宫传来婴儿啼哭。武媚娘抱着女儿,温柔地亲吻她粉嫩的脸颊。
待无人时,她的眼神逐渐变得冰冷。当夜,王皇后前来探视,离开后不久,宫女突然尖叫:小公主没了呼吸!
望着女儿青紫的小脸,武媚娘泪水夺眶而出。但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她握紧了拳头——这是她必须走出的一步。
从高阳之死到女儿夭折,宫墙内的血色,终将成为她通往权力巅峰的垫脚石。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太平坊,麒麟侯府的飞檐垂落晶莹水帘,将庭院里的青石板洗得发亮。
张起灵握着刚送来的密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泛黄的宣纸,上面\"高阳赐死\"、\"小公主夭折\"的字迹洇着墨痕,在雨中晕染成暗红的血渍。
\"果然历史终是没变化。\"他望着窗外飘摇的雨幕,声音轻得像叹息。前世作为《盗墓笔记》中的\"小哥\",他虽历经无数诡谲,却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过历史车轮碾过时的震颤。
高阳公主飞扬跋扈的笑靥,武媚娘眼底深不见底的算计,此刻都化作史书上冰冷的记载。
袁天罡负手立于廊下,玄色道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凝视着徒弟紧绷的侧脸,想起方才推演的卦象——巽卦变蛊卦,象征着大乱将起。\"走吧,去找圣上辞行。\"他的声音低沉如古钟,带着看透天机的苍凉。
张起灵转身时,青铜古铃发出一声清响,惊起檐下避雨的麻雀。师徒二人并肩踏入雨幕,身后侯府朱门缓缓阖上,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太极宫内弥漫着浓重的檀香,试图掩盖空气中挥之不去的悲戚。李治斜倚在龙榻上,玄色丧服未脱,眼底布满血丝。
案头堆积的奏折无人批阅,最上方的白绢还沾着未干的泪痕。当王公公尖细的嗓音传来\"国师和麒麟侯求见\"时,他怔愣良久,才沙哑着开口:\"传。\"
袁天罡与张起灵踏入殿内,行三跪九叩大礼。金石地砖沁着寒意,透过衣袍渗进骨髓。李治望着阶下二人,恍惚想起几日前还与高阳公主在御花园饮酒,如今却阴阳两隔;怀中软糯的女儿,也化作了棺椁里冰冷的尸体。
\"有何事,国师、麒麟侯?\"他的声音疲惫至极,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生气。
袁天罡叩首道:\"启禀圣上,吾徒身患失忆顽疾,听闻外乡有奇药可医,特来请旨离京。\"他并未提及沂州古墓的秘密,更未道出卦象中预示的腥风血雨。
李治捏着龙袍的手指微微发颤。他想起张起灵曾在洛阳时护他周全,想起袁天罡多次推演国运救大唐于危难。如今连这两位肱股之臣都要离去,这空荡荡的皇宫,竟比冷宫还要寂寥。
\"去吧...\"他挥了挥手,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国师...一切小心。\"
退出太极宫时,雨不知何时停了。张起灵回望宫门上方斑驳的\"太极\"二字,突然想起高阳公主说过的\"大唐已不是李家的天下\"。
远处,武媚娘的昭仪宫方向升起袅袅青烟,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宫廷中酝酿。而他与师父此去,不仅是为解失忆之症,更是踏入了历史的惊涛骇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