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接着道:“定襄城距离朔方城有四百里的路程,骑兵急行军两日可到。
稳妥起见,殿下须得在腊月二十五带着龙象营拌作商队,按正常速度前往朔方城。
在二十九日到达朔方城外四十里的人头山,在山谷中休整一日。
一日之后,趁着夜色在人最困乏的寅时之前领军摸到朔方城下。
到寅时一刻与裴行俭一起行动,里应外合抢城,若是顺利进了城,就直冲城主府,将梁师都拿下。”
李靖说着看向尉迟恭:“你于腊月二十八领定襄道大军中最精锐的三千铁骑,奔袭到朔方城外五十里的鹰嘴崖,随时准备接应殿下。
若事有不谐,你要护着殿下往西前往最近的夏州总管柴绍军中;若是西路被截断,得立刻转头向东前往并州都督李积军中。”
李靖说着,声音转厉:“兵凶战危,你们三千两百人都可以死!但绝对不能让殿下伤到分毫!!
听明白了吗?!!!”
尉迟恭、李龙象、小春子等人躬身抱拳:“李帅放心,我等即使是粉身碎骨,也绝不会让殿下掉根毛。”
-------------------
贞观元年腊月二十四,漫天风雪。
风雪中,裴行俭穿着一身突厥贵族的皮袍,骑着高头大马。在席君买等十几个龙象营好手装扮成的突厥骑兵簇拥下,大摇大摆的来到了朔方城外五里之地。
为啥说裴行俭大摇大摆,因为裴行俭战马上还横放着化妆成汉人女子的李十六。席君买等人的马上也有由李九到李十八化妆成的女子。
李十六本就长得唇红齿白,经过化妆,更显娇媚。
裴行俭忍不住在李十六屁股上又拍了一巴掌,用突厥语大笑着道:“美人儿,小爷今夜好好疼爱你。”
裴行俭这小子从小就机灵学东西很快,在边塞待了两三个月,已经把突厥语学得有模有样了。
李十六屁股屁股被拍,咬着牙道:“姓裴的小王八蛋,等拿下朔方之后,看咱家不把你屁股给打烂!”
裴行俭小声解释:“十六公公误会我了,小子只是为了骗过朔方城的守军逢场作的戏,对公公的屁股并不感兴趣。”
“你少他娘的掩饰,你自己算算一路上拍了咱家多少次屁股了!”
“额......也就一百多次吧。”
两人争吵着来到了朔方城下,裴行俭对正躲在城楼里躲避风雪的守城士兵用突厥语大喊:“老子是颉利可汗的侄子阿史那沙苾,速开城门让老子进去。”
梁师都所建立的伪梁政权上下都是老汉奸了,自然有听得懂突厥语的。
女墙上探出一个将领的脑袋,对着裴行俭喊道:“大可汗不是断绝与大梁的盟约了吗?沙苾小可汗还来我朔方城干嘛?”
裴行俭怒道:“断绝与大梁的盟约不过是大可汗在大唐天子压迫下的权宜之计。如今大可汗派我来,就是想和梁师都重修盟约。休得废话,速速开门。不然老子掉头就走,让我叔叔派兵来打你们。”
那将领不敢怠慢,急忙道:“小可汗稍安勿躁,我这就带人去给您开城门。”
不一会城门大开,裴行俭带人大摇大摆的入城。
进了城门,裴行俭又对那守城将领道:“速去通报,让梁师都来迎接老子。”
那守城将领道:“末将乃大梁皇帝心腹爱将李正宝,可领小可汗直接入城主府见陛下。也可免小可汗在风雪中苦等受冻。”
裴行俭一瞪眼:“那还不在前带路!!”
李正宝点头哈腰的道:“小可汗请。”
在李正宝这个带路党的领路下,一行人骑行了两三刻钟,终于是到了城主府。
梁师都已经在门口恭候。
裴行俭在马上拱手:“突厥使者阿史那沙苾见过大梁皇帝。”
梁师都大笑着拱手还礼:“沙苾小可汗顶风冒雪旅途劳顿,还请下马进府喝杯薄酒解乏。”
裴行俭这才下马,搂着李十六大摇大摆的进入城主府。
见裴行俭如此无礼,梁师都脸色阴晴不定的跟上。
进入正堂,梁师都早就备好酒宴。
宾主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梁师都举着酒杯问道:“朕与大可汗相交十年,为何未曾听说过他提起过沙苾小可汗这个侄子?”
和席君买同乘一匹马而来的野鹿草芽用突厥话说道:“小可汗乃是颉利大可汗之兄处罗可汗遗腹子,大梁皇帝没听颉利大可汗提过也是正常。”
梁师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裴行俭冷哼一声,接着道:“草原今年遭了白灾,牛羊冻死无数!大可汗派我前来传令:命大梁准备二十万石粮食在年后正月十五之前送往王庭。”
陪宴的梁师都堂弟粱洛仁大怒,拍案而起:“我大梁今年也遭了雪灾,灾民遍地。如何还有多余的粮食上贡突厥!!”
裴行俭冷笑:“李唐如今横扫中原,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你大梁之所以能苟延残喘至今,全赖我突厥支持!
苟安日子过久了,你们不会真以为没有了我大突厥,你们这些虫豸就能扛住李唐天兵了吧?!”
裴行俭说着,猛然一拍桌案,如猛虎一般长啸:“小心把我大突厥惹毛了,我叔父联合李唐一起来打你们,把你们这些虫豸杀得一个不留!!”
闻听此言,梁师都及手下文武皆大惊失色。诚惶诚恐的道:“沙苾小可汗息怒,我等明日就去筹措粮食。”
裴行俭这才展颜,举起酒杯道:“接着吃接着喝,接着奏乐接着舞!”
当夜宾主尽欢,喝得面红耳赤的裴行俭一行人被安排到了大梁的草头班子鸿胪寺住宿。
第二天,梁师都在草头宫殿上下旨:为了支援受灾的突厥老大哥,全大梁百姓每人需捐献粮食十升!
圣旨下到地方官吏手中,伪梁的地方官吏在十字上面添了一撇,变成了捐粮千升!!!!
一时之间伪梁境内百姓怨声载道,
民怨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