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底,始终存有一份执念,仿若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
当今陛下的此次问询,在他看来,极有可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契机,是近百年来重启轮机辉煌的唯一曙光。
他想着,只要能抓住这次机会,让轮机重放光彩,那先辈们的技艺就不会失传。
自己也算是为这门手艺的传承尽了一份力。这份执念,支撑着他在绘图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知疲倦。
烛光在屋内轻轻摇曳,光影斑驳地洒落在许大匠精心绘制的轮机图上,仿若为这承载着历史沧桑与智慧结晶的图纸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此刻,众人的目光皆聚焦于图上,细细端详那精妙繁复的轮机结构。
且看进汽口部分,时光仿若在此处放缓了脚步,自唐、宋、元、明近千年来,这方寸之地的技术革新宛如一潭静水,波澜不惊,着实有限。
本质上,它就像一位固执的老者,坚守着传统,并无太多突破性变化。
若非要论及一二,无非是炉膛材质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演进,从大唐时那质朴厚重的泥膛,历经风雨洗礼,逐步发展至大明时光滑坚硬的瓷膛。
这般改进,说起来也不过是让炉膛在熊熊烈火的炙烤下,多了几分受热的耐久性罢了,谈不上什么石破天惊的创举。
然而,目光一旦转移至轮机主体部分,那可真是仿若踏入了一片风云变幻的科技战场。
唐宋元三朝,彼时的轮机多采用直轮法驱动,远远望去,那一排排笔直的轮叶整齐划一地转动,运转起来虽稳如泰山,可效率却如同被绳索束缚的骏马,难有质的飞跃,只能在原地踏步。
直至永乐年间,仿若一道曙光划破暗沉的夜空,能工巧匠们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超凡的智慧,大胆革新,毅然摒弃旧法,改成扭轮法。
刹那间,轮机仿若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动力传输效率如同展翅高飞的雄鹰,显着提升,令人惊叹不已。
嘉靖朝时,风云突变,一纸禁快船的政令仿若一场突如其来的寒霜,让众多匠人的心为之一颤。
可即便如此,三代巨匠并未因政策的阻碍而一蹶不振,他们仿若坚韧的寒梅,依旧在清冷的工坊中潜心钻研、反复试验,试图在困境中寻得一丝转机。
终于,在万历晚期,许大匠仿若一位集大成者,傲然登场。
他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底与独到见解,改良为并行扭轮构造,且在原有正逆轮基础上,精心增设至十组之多,如同给轮机安上了十组强劲的羽翼。
不仅如此,他还开创性地为轮组添入汽道设计,仿若打通了轮机的“任督二脉”,动力输出与稳定性大幅跃升。
只可惜,命运仿若一位爱开玩笑的顽童,正当许大匠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之际,崇祯皇帝却仿若对这些精妙技艺视而不见,无心关注。
这使得许大匠空有满腹经纶、绝佳创意,仿若怀揣着稀世珍宝却无人赏识。
虽制成微型轮机,多次试验结果也表明其速度远超往昔,可他却始终寻不到机会将其装配于轮船之上,一展宏图。
每念及此,许大匠眼中便会闪过一丝落寞,旁人瞧在眼里,也不禁为其扼腕叹息,仿若看到一颗璀璨的明珠被遗落在黑暗的角落,无人问津。
近些时日,器工监内仿若被一股蓬勃的创新之力笼罩。
许大匠仿若一位执着的探险家,一头扎进技术的茫茫深海,在那错综复杂的技术探索之路上奋力前行,又成功斩获新突破。
瞧啊,随着轮机转速如脱缰野马般进一步提升,一个棘手难题却仿若鬼魅般悄然浮现。
且来势汹汹——风阻急剧增大,那势头,就好似一座巍峨大山毫无预兆地横亘在前,硬生生地挡住了轮机效能迈向极致的道路,严重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挥。
可许大匠岂是轻易会被困难吓倒之人?
他仿若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凭借着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厚经验,那经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再加上他那如鹰隼般敏锐的洞察力,仿若能穿透重重迷雾,已然在困境中摸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可行思路。
只是,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和过往诸多精妙构想面临的困境如出一辙,当下由于种种缘由,无法装机进行实船试验。
这就好比一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有的理论设想、优化方案都只能暂时被困在图纸之上,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
要知道,唯有真正将轮机安置上船,让它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实地测试,才能像一位医术高明的神医精准捕捉问题的症结所在。
进而有的放矢地找寻破解之道,让技术革新如同播下的种子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未时末刻,日光仿若一位慵懒的旅人,渐渐西斜,余晖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暖黄的薄纱。
朱有建仿若一位闲庭信步的雅士,步履悠然,不疾不徐地再度现身于器工监。
他仿若练就了一身“隐身术”,刻意敛去行踪,未惊扰周遭旁人,仿若一位普通访客,信步迈入内堂。
刹那间,映入眼帘的,是大功告成的许大匠。
此刻的他正安然坐在一隅,仿若一位功成名就的隐者,手捧香茗,那袅袅升腾的热气仿若为他勾勒出一幅惬意的画面,他正细细品味着成功的喜悦。
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那笑意从眼角眉梢溢出来,仿若春日里绽放的繁花,那神情显然是对自己新近绘就的图纸满意至极。
见皇帝驾临,许大匠仿若被一道电流击中,忙不迭地搁下茶杯。
那茶杯与桌面碰撞发出“哐当”一声轻响,他起身整衣,动作迅速而又不失恭敬,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仿若一棵被风吹弯的稻谷,谦卑而又虔诚。
朱有建站定在桌案之前,身姿挺拔如松,宛如一位即将品鉴稀世珍宝的行家。
此刻,他的目光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精准聚焦于许大匠改良后的图纸。
刹那间,那双平日里沉稳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惊叹之色,仿若无意间窥见了上天挥就的神来之笔,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他微微俯身,凑近图纸,仔细端详起来。
这图的专业程度远超想象,仿若一座深邃的知识迷宫,引人探寻。
单看那剖面图,线条精细入微,每一道都仿佛是工匠用最细腻的心思雕琢而成。
几近达到三维立体的逼真境界,仿若将那轮机的内部构造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栩栩如生。
虽说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标注的参数,于他而言仿若一串串神秘莫测的符文,一时半会儿难以参透,仿若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找不到出口。
但这般精妙的立体图示,却仿若一道明亮的曙光,穿透迷雾。
凭借往昔所学物理知识,他仿若一位手持指南针的旅人,还是能够领略个中精妙,在这复杂的图纸世界里找到方向。
虽说让他依样绘制,怕是比登天还难,力有不逮之感油然而生,仿若一位初入江湖的新手面对绝世高手的绝招,只能望洋兴叹。
但单纯的辨认、理解,倒也不在话下,仿若一位经验老到的鉴赏家,虽不能亲手创作,却能慧眼识珠,洞察其内在价值。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与赞赏,仿若在心底默默赞叹许大匠的高超技艺。
朱有建身姿挺拔地伫立在图纸前,目光仿若被神秘力量牵引,首先投向了那出汽部分。
他微微眯起双眸,只轻轻一扫、匆匆一瞥,眼眸深处便有了判断,心中已然有数:
这部分的设计与绘制,那精细程度、专业水准,比起自己此前绞尽脑汁、费尽力气所做的草图。
简直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就如同萤火之光遇见了皓月之辉。
当下,他便果断地将探寻的重点全然放在了轮机图上,仿若一位即将踏入神秘宝藏洞穴的探险家,满心期待又带着几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