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担心韩非威胁他在朝中的地位,因此欲除之而后快。
想到自己带来的变动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李奇确认了自己的推测:韩非未被押往咸阳,而李斯也失去了机会。
李奇把目光转向了李奇,计划借助他的力量除掉韩非。
然而,李斯的想法终究落空了。
若韩非未曾归顺自己,或许能以重利打动李奇出手。
但如今韩非已是自己人,岂会自断臂膀?
“接下来如何?”
李奇明知故问。
吴达解释道:“韩非乃韩室公子,曾与廷尉同窗,二人素有嫌隙。
且他忠于韩国,绝不会投诚我大秦,故廷尉大人嘱咐将军将其除去。”
说罢,做了个抹脖的动作。”有廷尉的文书吗?”
李奇询问。”没有,我是廷尉管家,受其密令而来,仅有口头吩咐。”
吴达回答。”果然像李斯的风格。”
李奇心中冷笑:李斯行事果然周密,让我去杀韩非,这般下作手段,又不留任何凭证,即便我上报也拿他无可奈何。
不过,李斯的心胸确实狭隘。
难怪历史中被李高报复至满门抄斩,如此自私自利之人,即便有能力,也远不及韩非之品行。”呵呵。”
听罢,李奇笑道:“可惜,让廷尉失望了。”
“将军此言何意?”
吴达面露疑惑。”韩非已归降我大秦,愿辅佐大王,助我治理韩国,你可回禀廷尉大人了。”
李奇平静地说。
……
第三更至此结束,晚间继续更新,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什么?韩非投降了?”
吴达震惊不已,出发前主子明明坚信韩非不会屈服,怎会突然投降?
“若无其他事,你可以离开了。”
“本将还有诸多事务待处理。”
李奇不愿与这等小人多费唇舌,直接下了逐客令。
李将军:
尽管韩非已降,但他毕竟是韩国人,其诚意尚待考量。
况且,决定权也不在你身上,廷尉大人早已表明态度。
廷尉曾言,只要协助此事,日后必铭记将军之恩,在朝堂上也会为将军美言,助你更进一步。
吴达听罢,语气微转,劝道。
李奇冷眼一扫:\"滚!\"
\"你……你说什么?\"
吴达脸色骤变。”李青!\"
\"将此人驱逐,永不准入城。”
李奇不愿与吴达多费口舌。
以李斯的狭隘心胸,未能助他除去韩非,定怀恨在心。
但李奇毫不在意。
手握兵权,实力傍身,他无所畏惧。
更何况,若秦王得知此事,李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秦王英明,岂会容忍愚昧之举。
应声而动,李青步入大殿,直言:\"走吧。”
\"李奇,\"
\"你可知我背后何人?\"
\"为一韩非得罪廷尉,后果如何,你知道吗?\"
吴达勃然大怒。”李青!\"
李奇目光一瞥。
啪!
李青出手,一巴掌扇得吴达踉跄后退。
还未等他缓过神来,李青便提起吴达,径直将其送出大殿。
门外亲卫接应,立即将其驱逐出城。”将军,人已送出。”
李青复命。”离城后,处理干净。”
李奇冰冷吩咐。”是。”
李青稍怔,随即领命。
李奇之言如圣旨,李青不敢违抗。”李斯,\"
\"或许你是人才,但如今我有韩非,不得不与你为敌。”
\"你针对韩非,不过因嫉妒其才高于你,惧其威胁你的相位。”
\"可我偏要与你斗到底。”
李奇冷笑着说道:“偏要想法子让韩非争这相邦之位,治理韩国不过是他建功的开端罢了。”
那管家胆敢对他无礼,李奇可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该出手时绝不犹豫。
……
李家村。”村民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雍城的大军胜利归来了,派兵来通报村里参军子弟的战况,还有他们的爵位与年俸。”
这一天,
村里的老村长一边敲锣一边高声喊话。
李奇家里。
怀孕已显的李燕儿听见声音,立刻满怀期待又有些担忧地走出房门。
军中的消息往往不那么及时准确。
秦军家属想要得知亲人的消息,只能等大军回朝或者战事结束。
即便爵位封赏和年俸发放,也是统一在这个时候进行。
在军营里,年俸几乎派不上用场,除非主动领取,否则都会直接寄回家中。
而在秦国,
军纪森严,以法治国。
即使战士牺牲,其应有的年俸也不会减少,反而会得到至少两倍的抚恤金。
这就是秦国对待军人的方式——尊崇军人,以军为荣。
也因此,
参军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获得爵位与前途,光耀门楣。
尽管有人不愿上战场,但渴望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对战场充满向往。”奇哥哥,你不会有事的。”
“你答应过会回来娶我的。”
“再过不久,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你千万不能丢下我们。”
李燕儿挺着大肚子,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表的不安。
如果李奇在战场上遭遇不测,她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燕儿。”
“你怎么出来了?”
“快回去躺着,你马上就要生产了,出来做什么?”
几个大娘见李燕儿走出来,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忙上前搀扶。
这些关怀出自真心,李燕儿如今怀胎渐重,全靠邻里大婶们的照顾,否则她恐怕难以坚持,甚至可能伤及腹中孩子。”大娘、大婶。”李燕儿轻声唤道,嘴角勉强扬起笑意,但眉宇间满是焦虑。
她渴望得知奇哥哥的消息,这份期盼压在心头,让她心神不安。
几个大娘对视一眼,眼神中同样写满忧虑。
军中消息隔绝,来人传递信息,结果可能是喜也可能是忧,若是不幸传来噩耗……她们实在不忍看李燕儿承受这般打击。”你先回去休息,我们在这儿盯着,一旦有了消息就告诉你。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重身体,等着李奇平安归来。”一位大娘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对呀,你就安心养胎吧。”
\"有任何消息我们立刻赶回来报信。”
\"燕儿,快回去歇着。”
众人大声劝慰,都希望李燕儿别冒险去面对未知的结果。
毕竟她身子弱,承受不住太大的 ** 。”大娘,我明白大家的心意。”李燕儿感激地点头,语气坚定却温柔:\"但这回可能是我唯一能听到奇哥哥消息的机会,我不想放弃。
请相信我,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挺得住。
因为我和奇哥哥已经有了属于我们的孩子。”
她本是富贵之家的千金,虽住在乡间,但也受过良好教养,识文断字,见识远超同龄人。
对于大娘们的心思,她怎会不知?
\"唉,也好。”大娘们叹息着答应下来,随后扶着她朝村口走去。
村口处,村民们已聚拢过来,站在路边静静等待。
在他们正前方,一百多名披甲武士整齐排列,由一名百夫长带领,严阵以待。
身后,堆放着各种形式的薪饷,既有粮食,也有财帛。
秦国的爵位与薪饷有两种形式:可以选择财帛,也可以选择粮食。
当然,两者皆可选择。
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任何人敢克扣秦军将士的薪饷。
此事由秦王亲自关注,并交由丞相亲自处理。
若有人胆敢侵吞军饷,致使军人家人的生活无以为继,必将受到满门抄斩的严厉惩罚。
在嬴正初掌正权时,曾有 ** 污吏企图侵占军饷,自认为不会被察觉,但最终他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族被灭,以此警示世人。
经过多次教训后,再无人敢于触碰嬴正的底线。
关于军饷的问题,绝无人敢存侥幸之心。”村正。”
“大家都到齐了吗?”
等到村口聚集的村民逐渐散去,站在队伍前列的百夫长走向村正,询问道:“所有人是否已到齐?”
“回大人,”
老村长笑答,“所有人都已到齐。”
“很好。”
百夫长点头回应。
随后,他从身后的马车上取下一封竹简,上面详细记录了李家村入伍军人的信息及封爵详情。
这类事务在军队中有专门的军职人员负责。”各位父老乡亲。”
“我是来自雍城军营的军务官,前来宣布李家村入伍军人的情况、封爵及薪饷发放事宜。”
“我大秦对韩国的战役已经结束,承蒙大王恩泽,我们雍城大军参与了此次行动。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成功灭韩,开辟千里沃土,夺取大量疆域。
雍城大军为灭韩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场战斗中,我大秦将士取得了无数军功。
有人因英勇杀敌而受封爵位,也有人在战场上为国捐躯。”
“战场无情,无论消息如何,请各位父老乡亲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他们都是我大秦的英雄,永远不会被遗忘。”
百夫长走上前,面向全体村民宣布。
此言一出,村中许多家中有人参军的村民心头一紧,满是担忧。”奇哥,你一定要平安无事。”
“求天保佑。”
“我们的孩子还在等你回家。”
李燕儿攥紧拳头,内心忐忑,却也满怀期待。
她不愿听见任何坏消息,只能默默祈愿。
她深信李奇定会兑现承诺,当年离开时他曾许诺活着归来,风风光光迎娶她入门。”现在开始宣读本村阵亡勇士名单。”
百夫长轻叹一声,展开手中的竹简。
在这种时刻,除了哀伤别无他法。
大秦军队始终遵循有始有终的原则。
让阵亡者的家人知晓 ** 总好过毫无消息,且此事关系抚恤金发放,必须公开。”李家村李寸,四级爵位,在边境战事中与敌交锋牺牲。
按大秦律例,发放三倍年俸作为抚恤,并由当地官府照顾其家属。”
百夫长高声念道。
话音刚落,
“啊……我的寸儿,为何抛下娘亲独自离去……我的孩子……”
村中一对中年夫妻顿时悲从中来,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周围村民急忙上前搀扶安抚。”交付骨灰、军牌及抚恤年金。”
百夫长强忍情绪,下达命令。”遵命。”
众多锐士迅速行动,将骨灰与军牌递至阵亡战士的父母手中,并分发抚恤款项。
对大秦锐士来说,
安葬亡者至关重要。
但在战场上无法做到周全,若条件不允许则就地掩埋,有条件便焚化 ** ,带回故乡。
尽管火化显得冷酷,却胜过客死他乡,也让亲人稍感慰藉。
百夫长再度展开名册,朗声宣读:\"李家村,李林,六级爵位,在阳城之战中壮烈牺牲……\"
每一次这样的宣告,总能引发一户人家的悲痛。
若是家中还有其他子女,尚能稍作慰藉;若仅有一名子嗣,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没有奇哥哥……\"李燕儿低声呢喃,双手紧紧攥成拳,眼中满是焦虑。
每次听到名单中没有李奇的名字,她都会暂时松一口气,却又因接下来的念诵而再次忐忑。
和李奇同批入伍的共有九人,尽管李奇尽力关照,但战场无情,无人能够确保安全。
最终,还是有两个同乡兄弟不幸遇难。
百夫长合上名册,语气庄重地宣布:\"李家村阵亡英烈名单至此宣读完毕,此次共计十五人。
他们皆为我大秦之英雄,为国捐躯,英魂永垂不朽,必将铭刻在所有国民心中。
而他们的家人亦将世代荣光。”
这样的仪式不仅是为了抚慰失去亲人的家属,也是对英烈家庭的一种无上荣耀。
这不仅是责任,更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不容置疑。”奇哥哥还活着……\"百夫长的话音落下,李燕儿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只要奇哥哥还活着,对她而言便是最好的消息。
她期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
pS:感谢大家的支持,后续章节持续更新中,希望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对李燕儿而言,从小与李奇一同长大。
儿时的李奇以成熟稳重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她,不知不觉间,李燕儿已将李奇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那个所谓的家中,除了母亲偶尔给予的些许关怀,父亲对她全然冷漠,仿佛她并非他的亲生女儿。
这次连父亲也把她当作家族联姻的工具,虽然这是时代的无奈,但李燕儿无法接受。
若非怀上了李奇的孩子,或许她早已被迫嫁作他人妇。
心底里,她最亲近、最爱的人唯有李奇。
无论身处何地,奇哥哥总是陪伴左右,呵护备至。
随着阵亡名单的公布,李燕儿稍稍安心,至少李奇安然无恙。”战事已毕,奇哥哥定已班师回朝,很快就能见到他了。”
想到这里,她满心期待。
等待了大半年,如今即将临盆,男人即将归来,也许还能亲眼见证孩子降临世间。”现在公布李家村的晋爵名单,同时发放岁俸。”
百夫长换上新的名册,此刻人们比面对阵亡名单时更为激动。
灭韩之战后,必定有许多将士晋爵,而这些爵位带来的岁俸足以供养众多家庭。”李家村,李重,服役三年,获五级爵,任五百主,岁俸二百五十石,其家人可领取。”
百夫长大声宣布。”李重他娘,家里粮仓所剩不多,这次我们多领些粮食,其余换成财帛吧。”
李重的父亲对妻子说道。”好。”
李重的母亲坚定点头。
两人径直朝岁俸发放处走去。
周围不少同村人见状,脸上流露出羡慕之色。
入伍三年,如今已是五级爵、五百主,统率五百人,必是屡立战功。
这份岁俸足以让全家衣食无忧。”李家村。”
“李泉,两年军龄,三等爵,百夫长,岁俸一百五十石。”
百夫长手持名册逐一念出,李家村每名服役超过一年的老兵都因军功获得爵位升迁及岁俸奖励。
显然,先公布资深老兵的待遇,再轮到新人。
李家村人口不多,仅数百人,参军者不过数十。
因此无论点到谁,都是众人熟悉的名字。
在村民眼里,这些参军的孩子就像自家成长起来的一样。”李奇那小子和我家青子他们怎么还没念到?”
“急死人了。”
“真想知道他们在军营表现如何,是否为国杀敌建功。”
站在李燕儿身旁的大婶们神情焦虑。
得知儿子尚在人世,她们已安心大半,眼下岁俸发放,更令她们充满期待。
若岁俸丰厚,生活便能宽裕许多。”燕儿,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你快生了,要是没你家李奇的岁俸,日子怕是不好过。”
一位大婶对李燕儿说道。”只要奇哥没事就好,别的我不多想。”
李燕儿浅笑回应。
如今她已完全放下心来。
只要李奇安然无恙,其余事情她都不太在意。”李奇有你这样的姑娘相伴,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就不知将来我家青子能否有这般好运。”
李婶笑着说道。”算了吧,别说我找不着青子,你那儿子也不见得能找到。
他们哪有李奇聪明,模样也没李奇俊,否则燕儿怎会这般喜欢?”
另一位大婶笑着说道。
李燕儿听后,脸上泛起红晕:“婶子们别再提了。”
“哈哈哈,大家别说了,看燕儿害羞的样子。”
众人哄笑。”现在公布入伍未满一年的新兵爵位岁俸。”
百夫长拿起名册,高声宣读。
然而,当他翻开名册,却猛然一怔。”大人,发生何事?”
老村正见百夫长失神,不禁疑惑。”没……没事。”
百夫长咽了口唾液,回过神来,但神色间透着惊讶。
显然,名册上的名字和爵位让他震惊。”李将军竟出身自一个小村庄,莫非就是这李家村?”
百夫长心中震撼不已。
李奇,在雍城大军乃至数十万军队中,堪称晋升的传奇人物,也是让人信服的主将。
他的医术革新惠及百万秦军锐士,而金疮药更挽救了无数将士的生命,每一位锐士都对他心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