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调整
井陉关失守的消息震动咸阳,秦王嬴政震怒,下令王翦火速出兵,务必夺回要隘并彻底剿灭赵信所部。面对即将到来的三万秦军主力,赵信在蓟城召集军事会议。“我们无法正面抗衡王翦。”赵信站在沙盘前,语气冷静,“但我们可以利用地形和战术,削弱敌人。”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
放弃蓟城外围防线,主动后撤,诱敌深入燕山腹地。
鞠延沉思片刻,点头支持:
“燕山地势复杂,山路崎岖,不利于大军展开。”
“若能在此设伏,或可重创敌军。”
廉昭也建议:“只要拖住王翦半月以上,代郡韩赵遗民便可完成集结。”众人最终达成共识——以退为进,打一场真正的山地阻击战。
二、辽西骑兵之战
与此同时,蒙恬率五千轻骑自辽水北上,意图牵制赵信本部兵力。赵信早已料到此招,命令“燕白”骑兵由副将李广统领,在辽西草原设伏。燕白骑兵采用“白马义从”的游击战术,频繁骚扰秦军粮道,并在夜间发动突袭。一次夜袭中,他们成功焚毁秦军两处补给营地,斩首三百余级,迫使蒙恬暂缓推进。捷报传至前线,王翦得知后眉头紧锁:
“赵信此人,善用奇兵。”
“不可轻敌。”
三、燕山伏击计划
赵信亲率八千燕军退守燕山南麓,选择一处名为“鹰嘴谷”的险峻山谷作为主战场。此处两侧峭壁陡峭,仅有一条狭窄通道可供通行,非常适合设伏。他部署如下:
第一梯队:五百“燕虎”步兵埋伏于谷口两侧,负责封锁入口;
第二梯队:一千“燕陷”重甲步兵列阵于谷中,准备正面迎敌;
第三梯队:三百“燕白”骑兵隐藏于后方山林,待敌深入后切断退路;
远程火力:弓弩手与投石机布置于高坡之上,居高临下压制敌军。
鞠延亲自监督布防,并提醒赵信:
“此战成败,关键在于时机。”
“一旦被敌察觉,我军将无退路。”
赵信点头:
“那就让王翦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战争。”
四、王翦入彀
七日后,王翦大军抵达鹰嘴谷外。探子回报:“赵信已弃蓟城,退守燕山。”王翦虽有所疑虑,但认为赵信不过年轻气盛,未必敢正面迎战。他决定亲自率主力穿越山谷,迅速推进至燕山腹地。当秦军进入谷中时,赵信一声令下,箭雨如倾盆大雨般落下,巨石滚落,烟尘弥漫。“燕陷”列阵而出,以重甲硬抗敌军冲击,同时“燕虎”封堵出口,形成合围之势。王翦大惊,立即下令后撤,但为时已晚。“燕白”骑兵自后方杀出,截断退路,秦军陷入混乱。此役持续整整一日,秦军损失近两千人,王翦被迫下令突围,狼狈退出山谷。
五、战后局势
鹰嘴谷一战,燕军以伤亡六百人的代价,重创王翦主力,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赵信并未追击,而是趁胜巩固防御阵地,并派出使者联络韩赵遗民,加快联军组建进程。鞠延向赵信提议:
“此战虽胜,但秦军实力仍在。”
“我们需尽快联合其他诸侯残部,否则迟早难挡王翦再攻。”
赵信望向远方的燕山,目光坚定:
“这一战只是开始。”
“接下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燕国不仅会防守……也会反击。”
一、战后整备
鹰嘴谷伏击战胜利后,燕军士气高涨。但赵信深知,王翦虽受挫,却并未伤及根本。他立即下令:
加固燕山防线;
派遣斥候监视秦军动向;
在蓟城周边征调新兵,扩充“燕陷”与“燕白”部队;
并着手训练一支真正能抗衡秦军重骑兵的新兵种——西凉铁骑。
鞠延对此提出疑问:“西凉铁骑乃马超所统,以冲击力着称,但需极强马匹与装备支持。”赵信点头:“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他动用系统剩余训练点数,结合缴获的秦军战马资源,精选两百名原边军骑兵,开始进行高强度训练。
二、引入西凉铁骑战术体系
“西凉铁骑”的核心在于:
骑兵冲锋时保持紧密阵型;
利用长矛与重甲突破敌军防线;
极其注重战场纪律与指挥统一。
赵信亲自指导训练,并引入现代骑兵作战理念,使这支骑兵既能执行传统冲击战术,又能灵活应对复杂地形。训练半月后,“燕凉”骑兵正式成军,成为燕军第三支精锐部队。廉昭观演后惊叹:
“此军若用于辽西平原,必可横扫敌骑。”
三、蒙恬再犯辽西
果然,秦军在休整十日后,由蒙恬再次率五千轻骑南下,目标直指辽水渡口。此番,蒙恬吸取前次教训,采取稳扎稳打策略,沿途设营驻守,意图逐步压缩燕军活动空间。赵信接到情报后,召集李广与“燕白”、“燕凉”骑兵将领商议对策。最终决定:
诱敌深入辽西草原,利用机动优势分割歼灭。
四、辽西决战
五日后,蒙恬部进入辽西草原腹地,遭遇“燕白”骑兵袭扰。蒙恬下令追击,却被引至一处山谷地带。就在此时,埋伏已久的“燕凉”骑兵自两侧山坡冲出,如雷霆般突入秦军阵中。“燕白”则绕后切断退路,形成合围之势。赵信亲临前线,指挥全局:
“燕陷”步兵列阵于高地,防止敌军突围;
弓弩手集中火力压制敌军中央;
“燕凉”主力发起三轮冲锋,彻底击溃秦军阵型。
激战持续两个时辰,秦军大败,死伤逾千人,蒙恬仅率数百骑突围而出。此役被称为“辽西决战”,是燕军首次大规模联合兵种协同作战,标志着赵信军事体系趋于成熟。
五、联盟初成
与此同时,代郡韩赵遗民完成集结,组成联军约五千人,由廉昭统领,前来会师。赵信亲自迎接,宣布成立“燕韩赵反秦同盟”,并设立联合指挥部,任命鞠延为参谋长。此举震动诸国残余势力,齐、楚旧贵族亦派使者前来探询合作可能。赵信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的群山,缓缓说道:
“这一战,不是终点。”
“而是我们反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