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南京城外旌旗猎猎,战鼓雷鸣。
四万五千大军整装待发,黑压压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步兵、骑兵、炮兵、辎重队,按照作战编制整齐排列,展现出大明军队的威武气势。
朱翊煊身披金甲,跨坐战马,立于军阵前方。苏月卿则穿着一身特制的戎装,英姿飒爽地坐在一旁的马车上。
\"将士们!\"朱翊煊高声喊道,声音传遍整个校场,\"倭寇犯我边疆,残害我同胞,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我等南征,当为国分忧,为民除害!\"
\"为国分忧!为民除害!\"四万五千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出发!\"朱翊煊一挥手中长剑。
大军开始缓缓前进。先是骑兵开路,然后是步兵主力,接着是炮兵和辎重,最后是后卫部队。整个队伍绵延数里,如同一条钢铁巨龙向南方游动。
南京城的百姓们纷纷出城相送,有的献上茶水干粮,有的高声为将士们加油打气。许多老人和妇女甚至跪在路边,祈祷大军早日凯旋。
\"殿下,百姓们如此支持,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张怀德策马来到朱翊煊身边说道。
\"是啊,\"朱翊煊望着路旁的百姓,\"这次南征,我们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这些普通的百姓。\"
队伍行进了一个上午,来到了长江边。这里早就准备好了大量的船只,用来运送军队过江。
\"传令,按编制上船,注意保持队形!\"朱翊煊下令道。
将士们有序地登船,马匹和火炮也被小心地运上专门的运输船。苏月卿的马车被安排在最大的一艘船上,朱翊煊也在同一艘船上。
\"王爷,\"苏月卿站在船头,看着滚滚长江水,\"过了这条江,我们就真正踏上南征的路了。\"
\"是啊,\"朱翊煊走到她身边,\"月卿,你有没有什么担心的?\"
\"担心是有的,\"苏月卿坦诚地说道,\"毕竟这次面对的敌人和北征时不同。倭寇虽然人数不如蒙古军,但他们更加狡猾,而且熟悉地形。\"
\"不过,\"她话锋一转,\"我对我们的胜利有信心。我们的准备更充分,将士更勇猛,而且还有新式武器的优势。\"
朱翊煊握住她的手:\"有你在身边,我也更有信心。\"
船队缓缓前进,不到半日便全部过江。大军重新整队,继续向南行进。
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军一路南下,经过了镇江、常州、苏州等地。每到一处,当地官员都会出城迎接,为大军提供补给和住宿。
\"殿下,\"第三天晚上,在苏州的驿站里,张怀德来报告,\"探马传来消息,再有两日便可到达杭州。\"
\"很好。\"朱翊煊点头,\"到了杭州,我们就离海边不远了。传令各营,加强戒备,随时准备战斗。\"
\"是,殿下。\"
第五天黄昏,大军抵达杭州城外。这座江南名城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但朱翊煊和苏月卿的心思都不在风景上。
\"王爷,\"苏月卿从马车中走出,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情报,\"风语楼传来最新消息。\"
\"说。\"
\"倭寇果然中了我们的计。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台州,宁波方向的防守确实薄弱了很多。\"
朱翊煊眼前一亮:\"太好了!看来我们的声东击西计策成功了。\"
\"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苏月卿继续说道,\"倭寇似乎得到了消息,知道我们已经到了杭州。他们可能会调整部署。\"
\"调整部署需要时间,\"朱翊煊沉思道,\"我们必须抢在他们调整之前行动。传令,今夜在此休整,明日一早直奔宁波!\"
当夜,朱翊煊召集所有将领开会。
\"诸位,根据最新情报,敌人已经知道我们的位置。为了保持突然性,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朱翊煊指着地图说道,\"明天我们直接奔袭宁波,争取一举拿下这个据点。\"
\"殿下,\"一个将领担心地说道,\"强行军会不会太累?\"
\"现在顾不得这些了。\"朱翊煊坚决地说道,\"战机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抓住机会。\"
\"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张怀德问道。
\"第一,保持队形,不要拉得太长。第二,派出足够的斥候,随时了解敌情。第三,火炮要跟紧,这是我们的杀手锏。\"
\"是,殿下!\"众将领齐声应道。
第二天天刚亮,大军便拔营起程。这一次的行军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将士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
中午时分,前方的斥候飞马来报:\"殿下,前方二十里便是宁波!\"
朱翊煊勒马停下,举起望远镜向前观望。只见远处隐约可以看到城墙的轮廓,再远一些,则是波光粼粼的大海。
\"终于到了!\"朱翊煊兴奋地说道,\"传令,全军就地休整一个时辰,然后准备攻城!\"
就在这时,苏月卿的马车也停了下来。她掀开车帘,望向远方的宁波城。
\"王爷,\"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我们终于到了。这里就是我们与倭寇决战的地方。\"
\"是啊,\"朱翊煊走到马车旁,\"月卿,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苏月卿坚定地点头,\"风语楼的人已经在城中就位,随时可以配合我们的行动。\"
\"那好,\"朱翊煊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开始这场决定性的战斗吧!\"
一个时辰后,大明军队开始向宁波城进军。黑压压的军阵如乌云般压向城池,新式火炮被推到前方,炮手们开始装填弹药。
宁波城头上,倭寇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城墙上隐约可以看到守军的身影,他们显然也发现了明军的到来。
\"将士们!\"朱翊煊再次高声喊道,\"倭寇就在前方!为了大明的荣誉,为了百姓的安宁,冲啊!\"
\"冲啊!\"四万五千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
宁波攻城战,正式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