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洛汐的指尖贴在小灵心口,那微弱却规律的搏动像一根细线,在她几乎断裂的意识里轻轻扯动。护魂玉彻底熄灭,银铃静卧腕间,毫无反应。她喉咙发紧,却没出声,只是将孩子往怀中拢了拢,挡在自己与逼近的黑影之间。
轩辕凌单膝撑地,剑尖插进石缝,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额角渗血,视线死死锁住水晶球上方凝聚的黑影。慕容尘靠在断柱边,右腿血流不止,手指抓着枪杆,呼吸沉重得像是从砂石里挤出来。
祭坛地面裂开的缝隙中,扭曲的人形轮廓正缓缓爬出,无声无息,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
就在这时,小灵的手指忽然动了一下。
三下,停顿,再两下。
颜洛汐浑身一震。这不是“危险解除”,是他们第一世定下的另一组暗号——**真相将现**。
她屏住呼吸,凝神盯着孩子的脸。那苍白的皮肤下,似乎有极淡的光晕在流动,如同沉睡的河流被月光唤醒。她还没来得及细看,小灵胸口那枚碎裂的护魂玉突然发出一声细微的“咔”响,一道乳白色的光丝自裂缝中溢出,缠上她的手腕。
那光不烫不冷,却让她整条手臂的经脉骤然绷紧。一股陌生的力量顺着血脉向上蔓延,直冲识海。
她猛地闭眼。
起初是刺痛,像冰针扎进脑髓;可转瞬之间,那痛感化作暖流,一点点融化她枯竭的精神力。她看见许多画面——相府后院,她把一碗药递给咳血的老仆,对方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商贾之世,她在灾民棚前打开粮仓,妇人跪在地上抱着孩子哭出声;复国路上,她亲手为阵亡将士合上双眼,残阳落在他们未冷的脸颊上……
那些她曾救过的人,那些她默默行过的善,从未被遗忘。
此刻,全在她识海深处汇成一条金色长河,奔涌而来。
乳白光流与金光相遇,没有碰撞,反而交融成螺旋状的光柱,轰然冲入她天灵。她双眼猛然睁开,眸底闪过一缕金芒,周身浮起淡淡光晕,像是黑夜中悄然点燃的灯。
轩辕凌察觉异样,抬头看向她。那光虽微弱,却让他心头一震。他张了开口,刚要说话,却被颜洛汐抬手制止。
她没看他,而是低头注视怀中小灵。孩子的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比之前平稳了些,胸口微微起伏,像是沉入了一场安稳的梦。她伸手探向护魂玉碎片,指尖触到一丝温热——不是能量复苏,而是某种更本源的东西正在苏醒。
她忽然明白了。
这股力量,不是系统赋予的,也不是外界注入的。它是小灵体内潜藏的先天灵蕴,是她穿越诸世所积攒的善缘,在母子性命相连、信念濒临破碎的瞬间,被激发出来的愿之种。
“原来……不是破誓。”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听见,“是改愿。”
她想起昏迷前闪过的那句古卷箴言:“承愿之缚,非力可解,唯愿改则契消。”
孩子们当年许下的,从来不是永远服从,而是“活下去”。他们在恐惧中签下契约,换取一线生机。可如今,这份愿力早已变质,成了束缚他们的枷锁。
要解开它,不能靠摧毁,只能用更大的愿去覆盖。
她缓缓将小灵放在身后石台凹处,用残破的披风盖好。然后站起身,一步步走向水晶球。
轩辕凌想拦她,却被她一个眼神止住。那目光清明坚定,不再有半分迟疑。
黑影悬浮在水晶球上方,双臂展开,五指如钩,正欲发动最后的压制。地缝中的人形已行至半程,空洞的眼眶直勾勾盯着众人。
颜洛汐却不再看它们。
她抬起右手,按在自己心口,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整个祭坛:
“此生所行,皆为护汝等安宁。”
她顿了顿,气息平稳,一字一句:
“若有来世,愿代众生受苦,换尔自由之身。”
话音落下的刹那,她体内的光流轰然震荡。乳白与金黄交织的能量自心口爆发,化作一道柔和却不可阻挡的波纹,向四周扩散。
最先反应的是那些逼近的人形轮廓。
它们的动作停滞了,原本扭曲的身形微微颤抖,发出低呜般的声响,像是压抑已久的哭泣终于找到了出口。其中一个缓缓抬起手,指向水晶球,又慢慢放下,像是在行礼。
水晶球表面的黑膜剧烈波动,血色符文急速旋转,试图抵抗。可那层防护不再稳固,边缘开始出现细微的龟裂,如同冬日湖面承受不住阳光的温度。
轩辕凌瞪大眼,看着颜洛汐周身光芒渐盛。他握剑的手松了几分力,不是因为虚弱,而是因为他清楚地感觉到——空气中的压迫感,正在减弱。
慕容尘靠在断柱上,嘴角溢血,却露出一丝笑。他盯着水晶球内部,那里原本冷漠俯视的黑瞳,此刻竟有了片刻的晃动,仿佛被什么触动。
“看来……还有机会。”他低声道。
颜洛汐站在原地,掌心仍贴着心口,体内能量尚未完全稳定。她知道,这一击不是终结,而是开端。真正的改愿,需要时间,需要共鸣,需要所有被困的灵魂愿意接受新的可能。
她回头看了眼小灵。
那孩子仍昏睡着,但手腕上的银铃,正泛起一层极淡的金光,一闪,又一闪,像是回应着什么。
她刚要走回去,忽然察觉脚下地面震动。
不是来自地缝,而是从水晶球底部传来。
一道极细的裂痕,在球体基座悄然蔓延。与此同时,球内黑影猛然扭头,朝她望来。
那一眼中,不再是纯粹的冷漠。
而是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