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初步的接触之后,为了配合后续的谈判,杜锋带人去观摩了一下康提王国的精锐部队,以便确定一下后续谈判中大顺的让步程度。

这个让步程度,是反向的。

如果部队能打,一些地势很重要的荷兰堡垒,是不能放弃的。

如果部队不能打,不但可以把一些不太太重要的堡垒放弃、还给锡兰人,甚至一些关键位置的堡垒也可以放弃。

只需要保留科伦坡、贾夫纳和亭可马里即可。这一点,是枢密院要求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之外,可以让使团自由发挥。

锡兰不是阿富汗,四周都是海,纵然有山区高原,只要不往里面冲,控制沿海平原那是毫无难度的,只要大顺的海军还能维系在好望角以东的优势。

其实杜锋对康提王国的军队,内心是鄙弃的。对面显然不能打,打个荷兰人都被荷兰人堵进了山里,水平可想而知。

参观之后,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

只看武器装备,其实很不错。比大顺军改之前的军械强得多,千余条英国的褐贝斯,还有一支炮兵部队,装备的都是野战炮而不是仿造的舰炮。

但别看装备不错,杜锋从一些细节就能看出来,就算是和军改之前的大顺的火绳枪部队打,这边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组织、操典、技术、纪律,一塌糊涂。

杜锋对刘钰的反向让步的想法是绝对赞同的,他当然认可刘钰说的“棱堡时代已经结束”的说法。

伴随着木托榴弹的稳定性提升、米尼弹的大量使用,这种原本为了防御实心弹和线列兵的棱堡结构,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在一流军队中存在的价值。

当然,像是大顺在西北、东北等地的棱堡,意义还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几座棱堡区,直接可以用三五千兵马,压的西北地区稳定无比,不敢叛乱。

但如果大顺是进攻方,棱堡就毫无意义了。让给康提王国,既可以展现无限的诚意,也能缩减一下守军规模,从而为后续的大规模渡海进攻做好准备。

因为康提人的军队弱,所以可以随时夺回来。

这是一个原因。

另外的原因,则是出于统治的考虑。

术业有专攻,杜锋等军方代表考察了康提人的军队,使节团里枢密院、外交部的人,自是考察了社会层面。

他们得出的结论,便是锡兰这个国家,征服起来不容易。就算征服了,后续也会有此起彼伏的叛乱。

一来,这个国家有文字。

二来,这个国家有统一的信仰。

三来,这个国家有自己的史书。

四来,这个国家有延续两千年的历史,拥有有组织的政府。

最后,这个国家的人种相对统一,都是僧伽罗人。鉴于印度那些乱七八糟的民族时不时渡海入侵,在长久的对抗中,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且这个民族意识与佛教绑定在了一起。

最后一点,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优点是面对西洋人入侵的时候,以佛教为基础的民族觉醒,更容易把人民团结起来。

缺点就是面对大顺这样的“殖民者“时,这种以宗教为基础的民族觉醒,就很难把人民团结起来。

大顺才懒得管他们信什么呢,况且信佛的话,在大顺的统治者看来,问题不大。

历史上锡兰人的反抗运动的起点,也非常非常有意思。英国人赶走了荷兰人之后,正好打赢了拿破仑,工业革命已经开启,大英正是天下无敌的时候,于是自信心爆炸。

这种国势强盛带来的非理性的自信,让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认为,基督教的理论是最优秀的,应该搞一场公开的辩论,让锡兰人知道佛教不行。

但他们显然忘了一点,佛教搞辩论,在古代那也是顶尖的。天朝古代故事里,除了春秋战国时代那些群星级别的百家诸子的辩论高手外,秦汉三国之后,故事里的高级辩手一般都是和尚。

英国人设想的,是通过公开辩论,彻底让佛教的理论塌陷,从而快速推广基督教。

但现实是,佛教高僧不但辩论水平极高,辩的那些传教士哑口无言不说,还借此机会组建了僧人教团,并且以宗教认同为基础,搞起了反帝反殖民和独立运动。

这是发生在后世的故事,大顺这边当然不可能把这个故事“以史为鉴”。

但大顺,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特性,决定了大顺不会走这条错误的路。

因为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延续到唐代的“三教”之争,历经数百年的宗教冲突,在唐代终于完成了初步的三教合流,最终在宋代奠定了理学基础,彻底瓦解了佛、道两家,构建了特殊的、能够包容融合的世界观。

韩昌黎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可不只是来形容他的文笔的。因为高端文人讲究的,是“文以载道”,重要的是“道”。

从汉代佛教入侵、道教大起义,到贞观十三年的弘文馆三教大辩论,再到韩愈反佛老之害,再到唐代道教佛教齐头并进被统治者利用,最终到宋代理学圆上了世界观概念,最终彻底改造了本土的道教和佛教,使之彻底沦为了两支不入流的、不能进入主流政治圈的无害化宗教。

大顺这边所理解的佛教,和锡兰的佛教,不是一种佛教。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了解,反而早就了对大顺相当有利的态势。因为不了解,所以以己度人地以为这边的佛教也和大顺那边差不多;因为觉得佛教都差不多,所以对宗教没有特别的要求,大顺国内也没说有过灭佛之类的举动:自宋之后,便不需要灭了,因为彻底被阉割了、基本无害化了。

根源上,大顺就不想动宗教问题,一切随缘。

而且本身大顺是反基督教的,国内正在大规模的禁教,极为严苛。所以,为了示好,大顺可以允许一些被迫改信基督教的锡兰人,再度信奉佛教,以此来取得锡兰百姓的民心。

这种大顺决策圈的政治家们对原始佛教的不了解,顺其自然的政策,反而瓦解了锡兰产生反殖民运动的土壤:大顺这边,实在不能想象,名义上,僧团的地位,在国王之上。以他们对大顺佛教的理解去理解佛教,自然不觉得佛教有什么不妥。

刘钰对宗教事务不太了解,但却很关心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的政策。在收集了大量南洋和印度地区的情报后,他对荷兰的一个政策,非常赞同。

那就是大量使用中、低种姓人群,担任殖民地的官员,而一定要拒绝使用高种姓人群作为殖民地官员。

虽然很难听,可事实就是,广大的中低种姓人群,相对来说更喜欢殖民者的政策。相对于禁锢他们的种姓制度,荷兰人的罗马法体系,可以让他们松口气。

能把锡兰的民众组织起来的,不是族群。在一个种姓分明的国度里,搞民族主义,必须要以宗教为基础。

没有宗教基础,高种姓、低种姓,说自己是一家人,是同胞,低种姓的人信吗?尤其是能在荷兰殖民政府当官、但在锡兰一辈子就是渔民不可转职的低种姓成员,他们会觉得和高种姓是一家人吗?

而已宗教为基础觉醒民族主义的前提,是宗教对抗。宗教对抗,是最容易直观感受到“我是谁、我不是谁”的东西。

但在大顺这边,或者说大顺在锡兰的驻军这里,这种对抗是模糊的。

水手和一些士兵,可能今天嫖宿、明天偷窃、后天抢劫,很多人基本就是人渣、**,但他们见到寺庙,还是会进去拜一拜。就这样的驻军,和荷兰葡萄牙那些教徒,自然不一样,当地民众也不会觉得有很大的不同:你看,他们见了寺庙也进去拜一拜、烧一炷香,和我们差不多嘛。

一些事,从汉代到隋唐的数百年间,已经有前人干完了。这使得大顺在宗教问题上,纯粹是无心的做到了“无为而治”的效果,纯粹是无心的瓦解了锡兰最大可能的民族觉醒问题。

种种因素,或是有心算计、或是无心之举、或是因为不了解而导致的意外收获、或是大顺自古以来的政策惯性,都使得大顺使团在对康提王朝的第一轮谈判中,收获了康提国王的极大好感。

初步定下的条约,一共六条。

最重要的土地问题,自然是摆在了第一款。

大顺将驻军在科伦坡、亭可马里、贾夫纳三处。附近周边的土地,也归大顺暂时统治。

大顺将归还拉特纳普拉要塞区给康提王朝,允许康提王朝驻军,并且以此要塞,作为科伦坡地区不同统治方式的分界线:任何进入康提王朝的商人,必须得到康提王朝的允许,并由此进入。

直观一点的说,这个拉特纳普拉要塞区,是沿海平原和山区的分界线,也是原来荷兰人统治的边界区。

如果用大顺来做类比,大体相当于山海关。这个要塞是葡萄牙人修建的,后来被荷兰人占领,是荷兰防备康提王朝的军队袭击的重要关卡。

不过,对大顺来讲,意义不大。暂时不需要与康提王朝进行军事对抗,还给康提王国,可以极大的体现诚意。

而这个要塞,本身也过时了。

修于天启元年,在之后的百年之内,都是一流的要塞,真的可以做到少量守军就能击退上千军队的效果。

但现在,对大顺而言,这个破要塞唯一能起到的抵抗作用,就是消耗一批炮弹,完全不存在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价值了。

拉杰辛赫也不是小孩子,当然根本不敢想、也从不认为大顺会归还土地。最多就是盼着大顺讲点道理就是了。

没想到大顺不但讲道理,而且居然还退还了土地,甚至还是在其看来最为重要的一处据点。

条约的第一款一经提出,立刻为后续的谈判铺平了道路,谈判变得顺滑无比。

第二条就是关于经济贸易的。

大顺这边,以商业组织的法人出面,而不是以大顺朝廷的名义出面,每年向康提国王赠送大象十头、战马二十匹。

在每年的7月15日,会将大象和战马,送到康提的都城。

之所以选在了7月15日,因为这一天在佛教圈内,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据说,就是在这一天,释迦摩尼证悟全自觉后首次开坛说法,在贝拿勒斯的鹿园,正式开始对摩诃迦叶、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舍利弗等五弟子讲经的日子。

大顺将实行宗教自由的政策,除了天主教外,任何信仰都可以。

大顺会在沿海地区将一些教堂,改造成寺庙,并且从大顺找来高僧主持。鼓励被强制改信的僧伽罗人,重新转回佛教;康提王国也将不得阻止佛教徒前往佛牙寺朝拜。

作为回报,也算是康提王国的需求,大顺将获得肉桂、槟榔和宝石等货物的独家垄断权,且允许大顺商人,在合法并且得到国王批准的情况下,进入康提王国收购货物。

从第二条开始,就都是关于贸易的了。

包括大顺帮着康提王国建立海关……虽然这个海关和海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在内陆,但还是叫海关。

进入康提的货物,将依法向康提国王缴纳百分之五的价值税;大顺商人可以承包康提的山林土地;大顺商人可以承包沿海地区用于采珍珠;大顺有义务为康提国王提供武器贸易,只要康提国王给钱,大顺可以售卖火枪和大炮……

看上去,这个条约对康提相当的有利。

没用一兵一卒,不但拿回了至关重要的拉特纳普拉要塞区,还想都不敢想的拿到了关税。

只要有钱,就能买枪。只要有枪,就能稳固统治。这一点,拉杰辛赫还是清楚的。

但事实上,这个条约对大顺也相当有利。

康提王国的小农经济,根本没有多少购买力。大顺最多也就是在这里卖点棉布,至于丝绸瓷器等轻奢品,加不加百分之五的关税区别不大。

锡兰的价值,在于肉桂、槟榔和宝石的产地,而不是一个消费市场。就如同印度,对大顺而言,前期只能是原材料产地,想要改造成消费市场,需要长久的努力。

在这个印度棉布能逼到英法出台棉布禁止令的时代,松江布、金陵布,短期之内是很难在印度打开销路的。

换一种更为无情的说法,将来就是要想办法摧毁印度的手工业、瓦解印度的小农经济,造成百万人规模的破产赤贫化,以及瓦解旧有农业体系所带来的千万人规模的饥荒。

锡兰作为大顺将来前出印度的基地,最好还是不要搞的社会动荡,尽可能不去管锡兰内部的事,也尽可能不要过度朝锡兰倾销:市场太小,不值得;倾销多了,社会动荡,还要花更多的钱来镇压,并且严重影响将来进入印度的步伐。

其实整个条约,就相当于是用一条无形的线,把康提王朝圈了起来。大顺把持着出海口和对外贸易,圈起来的地方,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大顺暂时不会管。怎么统治、怎么治理,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男儿行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盛唐日月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马前卒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三国之蛮王传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贞观俗人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