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这一次也学会了圆滑这一套,他并没跳入萧桓的陷阱了,自作主张的就选择了处理这件事。而是采用了与萧桓一样的路数,那就是将这个皮球直接的踢给了秦衍。
这一次使团的接待工作,萧元武的确是交给了秦衍全权负责的。因此关乎于使团上下所有的事情,那其实都是需要秦衍来处理的。萧瑀那么说,其实也并没有说错,对于使团这些事情,他们两个都是亲王,但还真没有什么处置的权利,一切都需要秦衍亲自的来过问与处理。
不过,萧瑀比萧桓显然聪明的多,他虽然将这事情推给了秦衍处理。但却还是保持了好人的人设,表示无论秦衍做出什么选择,他与萧桓都会全力支持。
这样说,不光能够继续的立自己的好人人设,更是直接将原本想要把自己摘干净的萧桓也给拉下了水,当真是做到了一箭双雕滴水不漏。
“大哥,我说的没错吧,大哥应该也会支持晋国公的决定吧。”
萧瑀看向了萧桓笑着说道,眼神里带着一抹戏谑与玩弄,很明显的,这是将萧桓玩弄于股掌之间啊。
“额……”
“那是自然。”
萧桓没有想到萧瑀居然会玩这一套,瞬间尬住了。他当然不能够说不想粘锅了,那岂不是落于人后被人诟病与嘲笑。如此一来对于他的声望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的,这不是他所愿意接受的。
因此的,他眼下就只能够被牵着鼻子走,乖乖的听萧瑀的,这让他心中不免有些恼火,显得十分的不爽。
不过,不爽归不爽,他却无可奈何,谁让的眼下自己有些骑虎难下呢。
“果然,论圆滑,这个楚王甩了萧桓与萧敬一百条街啊。明明是想要甩锅,却还做的如此的冠冕堂皇,表现的很敞亮,萧桓在他面前,简直如同新兵蛋子。”
秦衍听着这二人的对话,心中冷笑了一声。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萧瑀真的很狡猾,且也十分的圆润。这点这些日子的观察下来,秦衍也大概了解到了萧瑀的为人。
这让秦衍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穿越前一段九龙夺嫡的历史。而眼前的这个萧瑀,很像九子夺嫡里的老八,看上去是一个八贤王,实则却是一个极其富有心机与腹黑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比自己坏的还要危险。因为你若是看不透他,有时候被人卖了,还得给别人数钱。
“此事,当真全听我的?”
皮球踢到秦衍这里,秦衍也算是没有退路了。不过,秦衍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将这个球踢给别人。因为他本来就是持球谁,踢也踢不到别人的身上去。
目光看向了远处即将奔袭而来的使团队伍,秦衍忽然的眯起了双眼,然后对着萧桓与萧瑀问道。
“当然,晋国公,你是接待使,使团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任何的事情你说了算,我与老二全力支持你便是。”
萧桓点点头,立马的把锅推给了秦衍。他是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办的,自己想不到,那就看秦衍的咯。秦衍那么聪明,或许真有什么办法。哪怕是没有什么办法,那这件事也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萧元武也不至于怪罪到他身上,只会怪罪秦衍这个接待使与礼部尚书。
“对,晋国公想做什么就做,我们全力支持你。”
萧瑀自己说的话,当然也得认,所以眼下点头说道,表示肯定。
“那好,那就全部听我的了。”
秦衍微微一笑,点头答应道。
“不知,晋国公可想到了什么对策了?”
见秦衍答应,还 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萧瑀内心一动,当下对着他问道,很想知道秦衍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阻止对方。
“对策,那当然有了!”
“什么对策?”
闻言,众人好奇,齐齐的看向了秦衍问道。
“很简单,大凤律令,凡是在上京与上京城外纵马者,轻者发配三千里,重者死罪。”
“对方如此嚣张态度,纵马疾驰而来, 简直是没有将我大凤放在眼中,既如此挑衅,那又何必留什么颜面,杀了便是。”
“禁军听令,弓箭手准备,目标瞄准向官道上的那些纵马者。”
秦衍十分的淡定,然而说出来的方法却是让萧桓、萧瑀乃至于纪源一都愣住了。
他们显然做梦都没有想到,秦衍所谓的方法,居然是要直接动手杀了那些纵马者。
一瞬间的,大家的脸色瞬间的变了。连一向十分圆滑的萧瑀这一刻的脸色也变得十分的难看了起来,一脸的古怪。
“晋国公,你疯了,那可是草原与吐蕃的使臣啊,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你居然要对两国使臣动手。他们可是代表着草原与吐蕃来出使我大凤的,你可别忘记了,他们两国如今还陈兵在我大凤边境呢。”
“若是真杀了他们两国的使臣,那陈兵在边境的两国士兵必然会大举进犯我大凤的,如此重责,你承担的起吗?”
纪源一慌了,更是感觉秦衍疯了。还以为秦衍会有什么好的方法呢,结果居然是要让禁军射杀这些纵马的两国使团。
他感觉秦衍是不是出门脑袋被门给夹到了,这使臣是随便可以杀的吗。先不说一贯以来有不杀使臣的规矩,如今,草原与吐蕃是以胁迫的方式出使的大凤啊。
边关可还有对方两国几十万军队呢,这要是出现一个意外与好歹来,那战端马上就起,如此重大的责任,他可不愿意承受。
若他不是这个副使的话,他倒是很乐意看秦衍犯如此大的错误,可眼下,他是副使,秦衍要是做了什么决定,他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因此,纪源一怕的很,当下提出了反对。
“是啊晋国公,这对方毕竟是使臣啊,直接射杀,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太过分了一些,如此一来,容易引起矛盾,恐怕不利于大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