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将军,汉军败局已定,此地有十万大军,可是有七千多条性命,七千多个家庭。
为了你一己之私,就要几千个家庭为你殉葬,有愧于宽厚爱民之名。
若是你此时战死,必定不会获得朝廷美誉,还因为私欲而遭受后人辱骂,可要想清楚再做决定。”
卢植不语,只是一味的凝视全场将士,宗员、刘德然、高诱等将领皆满怀希冀,能活着谁想要为国殉葬啊。
他们是为身后的世家,至于朝廷会成为什么样子,就不在他们利益考量中了。
若是改朝换代,也只不过是换一个人效命。
千年世家百年王朝,这种思想深刻在他们脑海中,光耀门楣之后才是青史留名。
“中郎将大人,您率领虎狼之师,自出关以来,屡战屡捷,扫平威震宇内,名扬天下。
属下知你平生心愿,是血溅沙场,马革裹尸,末将也想如此,亦万死不辞也!
一时功败垂成,代表不了什么,先保存有用之躯,卷土而来也未可知!
您一生立志安定四海,抚平夷狄,荡平九州贼寇。
建筑皇宫以示成功之威严,天下无不敬而服之,可恨时运不济,宫中竟为阉竖左右。
大人可以一死了之,可我等皆有家人亲友,叛军言而有信,尚且善待百姓。
人终究难免一死,可身死而留下污名。
宦官当道,必然推卸责任空空连累族人,生死道消后百口莫辩,人生悲悯莫过如此。”
宗员见卢植犹豫不决,在一旁敦敦开导,害怕其一时冲动,导致众人惨死当场,阐明其中弊端。
特别是拉出他背后的族人,古人最在意宗族与名誉,把动乱源头推给了十常侍,其他将领也七嘴八舌的劝告。
卢植沉思片刻,又望了望四周密密麻麻的叛军,一时间茫然无措。
举剑四望心茫然,看着诸将士祈求眼神,悠然叹息。
“你就是武临吧,没想到我纵横半生,却兵败巨鹿,一生清誉毁于一旦。
俗闻你心怀坦荡,宽厚爱民,常有仁德之心,希望能信守诺言,放士兵们一条活路。”
武临见他一脸颓废,眼中黯淡无光,迫于形势不在顽强抵抗,也是轻舒了一口气。
管亥却不关心其他,一眼火热的盯着两千铁甲军,漆黑的铠甲打磨光滑。
防御力惊人,工艺精湛,历经大战也保存完善,是无比的羡慕啊!
“好,卢植将军大义,典韦、太史慈上前收取俘虏押送信都。
周仓、徐晃派人打扫战场,管亥渠帅,这些琐事就交给在下了。
你军作为此战主力,又经历一番大战,兵马锐减,士兵走散,战利品一人一半如何?”
管亥还以为武临要以势压人,独吞汉军兵甲粮草。
看对方一脸嬉笑,心中虽然愤怒,但能获得一半装备,此行也是利弊参半。
最后看了一眼那精良的黑盔甲,又斜瞥了几百米外的臧霸。
那三万人马是要不回来,冷哼一声后,带领卜己、郭太、卞喜等一万多兵返回巨鹿城。
武临笑脸欢送管亥离开,心中异常惬意,此战获利颇丰,又削弱了管亥兵马,拉拢了一支部队。
为之后扩张地盘,实施改组计划,挽回百姓心中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管亥等黄巾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组织混乱,宛如流寇般四处掠夺,人心不齐且争权夺利,早就遗忘了最初骑兵的初衷。
且管亥、波才、张曼成等人皆是桀骜不驯之辈,习惯了权利滋味,怎么可能轻松的放下。
皆是一方枭雄,绝不会甘居人下。
他们在黄巾军中声望隆重,难以循规蹈矩。
重新融入秩序中,为了构建稳定制度框架,这些隐患必须提前清理。
当武临思虑之际,臧霸策马而来,小心翼翼的询问:
“将军,我等兄弟开罪于管亥渠帅,巨鹿城是回不去了,一支孤军游荡在外无所依存。
盼望将军可惜,属下愿率领部下投效将军,久闻将军智谋无双,统兵有道,屡次溃败汉军,仁义宽厚,实乃世之明主。
愿跟随将军征战四方,荡平海内,推翻腐朽汉朝,完成一统的大业。”
说到此处,臧霸连同孙观、尹礼,吴敦三将,立即翻身下马表达忠心。
武临也知其心思,毕竟公然与管亥作对,几万兵马按兵不发,心中早有预演,迅速下马搀扶。
“臧霸司马,我军纪律严明,奖罚森严,若是你要进人我军序列,所有兵马必须全部打散。
三万人太多了,要经过层层挑选,期间老弱伤残者会给予一份生计,军队秩序也要改组。
若你愿意,随我率军返回石门城,我部司马统兵五千精兵,孙观、尹礼、吴敦为曲督,可统兵三千!”
臧霸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武临这般严苛,近三万人仅能留下三分之一。
但事已至此,考虑到武临的战绩,以及典韦等人也是司马,武临也才是将军,也是释然了。
毕竟是五千精兵,起点也不弱,以后还有晋升空间。
若是多加训练,可堪比两万黄巾军,有一位明主仿佛一盏指路明灯,好似看到了锦绣前程。
四人虽有些郁闷,但覆水难收,退无可退,只得跟随武临征战沙场。
当晚,武临等人撤兵平乡县,经过昨夜一战,缴获了二万副较好的甲胄。
即便分给了管亥一半,加上二千铁甲兵的铠甲,其他粮草物资无数,暂时缓解了巨鹿军粮的困境。
休整一夜,军队并未停留,巨鹿前期战事稳定,局势趋于缓和,已经没有他的事情了。
波才占据邯郸也有了立足之地,管亥虽遭遇大变,也有四万兵马。
兵精粮足,巨鹿城高池深,位置险峻,易守难攻,即便对战十万人围城,数月也不可攻破。
正当武临以为可以修整一段时间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又令大军风声鹤唳,掀起了新一场大战。
因为,当武临抵达信都时,石门传来飞鸽传书,并州刺史丁原,于昨日从晋阳发兵,兵锋直指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