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猫心中已有计划,他决定要做的事都会全力以赴。
冉秋叶行动力极强,快步回到自己的院子,开始规划起来。
何雨柱在一旁看到,忍不住笑了笑,心想冉秋叶心里还有芥蒂。
“何必急呢?有空再做也不迟!”
何雨柱觉得这事不必如此匆忙,但看着冉秋叶急切的模样,又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在背后轻声提醒了一句。
冉秋叶回头看了何雨柱一眼,他知道何雨柱希望他能一起回去。
不过此刻冉秋叶并不想和何雨柱单独相处,于是再次转身继续忙活。
可他很快意识到这样显得不太妥当,毕竟两人之间并无隔阂,若只是他一个人赌气,那确实不妥。
因此他又转回头来。
“你去把书拿来,挑一本你喜欢的,在这里读一会儿吧。
别管我,这些事我能搞定。”
冉秋叶催促着何雨柱,让他取书阅读,借此转移注意力。
何雨柱明白,这是冉秋叶在给他找事情做,以免自己添麻烦。
如今何雨柱的存在或许确实打扰到了冉秋叶,但冉秋叶并未直说,而是巧妙地安排任务。
何雨柱深知,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就该照做,否则会让冉秋叶不悦。
而且他也觉得那些书都很有价值,都是冉秋叶精心挑选并亲自帮忙翻译的,若不阅读,便是辜负了对方的心意。
于是何雨柱进屋拿了本书,坐到椅子上开始读。
这是冉秋叶特意布置的,平时闲暇时,尤其是早晚,他都喜欢在树下读书,可惜院中没有大树。
这样挺好。
他打算种一棵大树,但又担心树太大会影响院子里其他人的生活。
“在这院子种棵稍大的树挺好的,既能遮阴又能美化环境。”
冉秋叶似乎对现状无力改变,转而想改善这个小院的生活。
冉秋叶的愿望让何雨柱意识到,尽管他不清楚具体想法,但支持冉秋叶的意愿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小院,何雨柱明白改变并不容易,毕竟这不是他们一家能决定的。
不过他认为冉秋叶的想法不错。
“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把整个院子买下来,或者在附近再买一处类似的院子,你想怎么改造都行。”
冉秋叶的想法让何雨柱发现两人有相似之处,他也喜欢这样的院子。
若有机会,他们会考虑买下整座院子,实在不行也可购买周边的类似房产。
因为何雨柱来自未来,他清楚不久后这座城市将发生变化,那时这些房子会很值钱。
“买这么多院子,我们住得过来吗?”
何雨柱的话让冉秋叶感到惊讶。
冉秋叶认为买这么多院子对他们并无实际意义,因为他们根本住不完。
她疑惑何雨柱为何会提到这个话题,毕竟以他们目前的经济能力,即使她个人也能负担得起更多院子。
何雨柱并非真想为孩子囤房,只是觉得当前购房是良机,因为未来当人们都意识到房产重要性时,再入手就会困难。
他认为现在是进行稳妥投资的好时机,但不确定冉秋叶能否接受,因此表达得较为委婉。
冉秋叶一眼便洞悉了何雨柱的想法,即便为孩子买房,也不需购入如此数量。
她猜测何雨柱可能发现了某些商机,于是直接询问。
若这些商机确实有利,她也愿意参与投资,但她清楚自己的资金单独存放意义不大。
若交给何雨柱的公司,他又未必需要。
因此,他倾向于自行寻找投资方向,同时考虑是否跟随何雨柱的步伐。
近年来,她娘家也受惠于何雨柱不少资助,有意回馈。
但他明白,即便倾尽所有给予何雨柱,对方也不会感到充裕。
而他自己也能尝试 ** 投资,或许未来能取得与何雨柱相当的成绩。
何雨柱看到冉秋叶的态度,感到很意外。
他没想到冉秋叶竟然有这样的想法,看来冉秋叶对投资房产很感兴趣。
“目前大家都忽略了房子的价值,认为它不值钱,但一旦大家意识到它的价值,价格肯定会飙升。”
何雨柱向冉秋叶说明了当前房子的真实情况。
冉秋叶明白,现在的房价不算特别高,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是不小的开支。
有些人在外辛苦工作多年,依然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会大量购置房产,因为在人们心中,房子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即使大家都不太关注,这房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能夸张到什么程度呢?”
冉秋叶不明白何雨柱的意思,即便大家对房子的态度冷淡,房价也大致如此,难道未来会迅速上涨?
如今,许多人更倾向于住高楼,特别是在拆迁区域,大家都乐意将老宅换成新房,高层居住既宽敞又舒适。
因此,很多人愿意出售旧宅购买新楼,尤其是年轻人。
“正因大家都不在意,我们才要反其道而行之!”
何雨柱知道冉秋叶可能还不理解他的观点。
但他无法直接告诉冉秋叶自己有过相关经历,只能建议她逆流而上。
冉秋叶对何雨柱的观点深信不疑。
冉秋叶认真思考后,觉得确实如此。
大家都争抢的事情不一定值得跟随,盲目跟风或许最终不会有太大收获。
相反,当某件事少有人问津时,反而可能蕴含机遇。
“不过,投资房产短期内未必能见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利。
所以投入资金后,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回报!”
何雨柱同时也提醒冉秋叶,房产投资通常不会很快产生收益。
冉秋叶陷入深思,因为她曾在外学习过经济学知识。
尽管她手头有一定积蓄,但她认为把这些钱投入到房产中,如果长期看不到成效,意义不大。
收益方面,他宁愿把钱攥在自己手里。
“既然这样,不如把这笔钱攥在我们手里,等有机会再说。”
冉秋叶认为这么做并不划算。
倒不如先把钱留着,等觉得有利可图时再去投资。
冉秋叶说完,何雨柱看了她一眼。
他觉得冉秋叶可能对投资不太了解。
毕竟他自己已在多项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而冉秋叶却对他的判断表示怀疑。
“并非不信你,只是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冉秋叶清楚自己手里的钱对何雨柱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如果用来买几个院子倒也不错。
但他担忧的是,这些院子若无法盈利,那他的钱就被闲置了。
相比之下,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更让人安心。
何雨柱还没搞懂冉秋叶的想法,她便转移了话题。
冉秋叶现在觉得把钱留在自己手中比较踏实。
尽管学了些经济学,但他并未深入钻研。
空闲时他会重拾那些为何雨柱翻译过的书籍,重温其中的内容。
当初翻译时虽记住了大致意思,但因急于完成任务,很多细节并未细究。
俗话讲,熟读三遍,其义自现。
因此,他计划有时间时重新审视这些书。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这座小院好好规划一番。
冉秋叶站在院子前,认真思考着该种些什么花。
墙边种高一点的,院子 ** 种低一点的,这样既不会挡住视线也不会碍事。
他全神贯注地规划着,还仔细计算着这片土地可以容纳多少花草树木。
虽然地方不大,但也需精心布局。
冉秋叶一旦投入工作,便全身心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从不考虑别的事情。
因此,他如今正全力以赴地忙碌着。
何雨柱看不懂冉秋叶具体在忙些什么,但他清楚,冉秋叶正在为他们的家进行规划。
对他们而言,这所房子意义非凡。
若冉秋叶不对此有所安排,何雨柱反倒会觉得他对这里缺乏归属感。
现在,冉秋叶着手规划,何雨柱注视着他的身影,明白在冉秋叶的努力下,这个家将焕然一新。
于是两人一起在院子06里劳作,何雨柱看书之余,时不时抬头看看冉秋叶。
冉秋叶专注地计算着,思索着某个角落适合种植哪种花卉,另一处又该栽种何种色彩的植物。
尽管如此,他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事。
今天发生的一些事,他甚至都未曾记录下来,特别是见到三大娘时,两人几乎没有过多交谈。
他本想问问三大娘的想法,可考虑到彼此并不熟悉,这样的问题显得不太妥当。
最终,他没有开口,却对了解三大娘的真实想法充满兴趣。
“三大娘确实是个有趣的人,我跟她接触不多,听说她已出院回家了。”
当冉秋叶埋头做事时,脑海中浮现了三大娘的身影。
他想询问何雨柱关于她的具体情况,却又担心何雨柱多想。
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于何雨柱,毕竟两人并不熟络。
于是,冉秋叶向何雨柱请教,三大娘究竟是怎样的人。
何雨柱观察了一下冉秋叶,意识到他对院里的长辈们都抱有兴趣。
“这些大娘们都很传统,三大娘也不例外。
她在家务和教育子女方面有自己的方法,只是三大爷太过精明算计了!”
何雨柱认为院里的这些人正如聋老太太所说,虽然各有个性,但并无恶意。
3大爷和3大娘辛勤劳作,养育了众多子女,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为家庭奔波。
相比之下,何雨柱和冉秋叶因孩子较少,生活压力较小,他们感到较为轻松。
3大爷作为普通教师,收入有限却要抚养多个孩子,他的付出与努力令人钦佩。
他的算计并非针对他人,而是为了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何雨柱理解这一点,认为这是生活所迫。
冉秋叶回忆过去,发现那个年代人人都不易,尤其是像3大爷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她明白这些人为生活所困,不得不精于计算。
何雨柱劝她多关心帮助3大爷一家,因为他们确实需要支持。
尽管3大爷有过失,但冉秋叶依然难以接受他做出伤害3大娘的行为。
她觉得这对夫妻看起来并不像会犯错的人,这种变化让她困惑。
两人继续讨论着这些家庭间的复杂关系,感叹生活的不易。
冉秋叶回想了一下,或许当年三爷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遇到了小翠花后,在她的 ** 下一时放纵了自己。
但如今他们家境况日渐困窘,这才是三爷、三奶奶与小翠花之间纠葛的开端。
\"好了,你在这里看书吧,我已经有了主意,大致知道要在院子里种些什么了!\"
冉秋叶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又检查了一遍院里的土质。
他知道土壤的状态对选择种植哪种花卉品种至关重要。
因此,看完这些后,他打算回屋整理今天做的笔记。
冉秋叶每天都会坚持整理,因为这些都是他写作的好素材。
而且,他做这些时,何雨柱从不打扰。
他一心投入工作,何雨柱也自觉不便打扰。
所以冉秋叶偶尔能有一段安静时光,尽管这时间并不长。
即便如此,他觉得每天有些独处时间还是很必要的。
\"你刚到院子里还不熟悉这些人和事,慢慢就熟络了!别着急,这里的人没有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