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坚决不参与这件事,聋老太不久后就能让冉秋叶彻底认输。
尽管冉秋叶信心满满,但俗话说“人老奸,马老滑” ,若聋老太处理不了冉秋叶,岂不是白活了这么久?
在这事上,何雨柱绝不会让冉秋叶牵着走。
“我说傻柱媳妇,别在这儿费劲了,放心吧,我不需要你们挂念,我会照顾好自己,只要你们偶尔来看看我,特别是你闲时,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就行!”
聋老太现在生活得还算自在,根本不需要冉秋叶他们操心。
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他觉得自己还能 ** 生活。
等哪天实在不行了,他会找冉秋叶和何雨柱帮忙。
“奶奶,您还没听完我的话就打断了,我这主意也许您会觉得行得通呢!”
校风洋(何雨柱之子)认为聋老太非常固执,但他确信能说服聋老太,相信自己可以征服她。
冉秋叶此刻显得有些生气,但聋老太完全不在意,直接装聋作哑。
“你说什么?听不清!”
何雨柱的这种方法很奏效,他以此应对四合院所有人。
如今聋老太依旧用此法对付冉秋叶。
何雨柱在一旁保持沉默,认为这是正常的反应。
聋老太和他们之前的交流已相当顺畅。
聋老太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形象,何雨柱一直疑惑,为何何曦毛从未提及自己听不见的事情。
直到今天,这句话终于被说出来,才让何雨柱意识到聋老太平日里对他的态度。
何雨柱目睹了聋老太的行为。
\"看到了吗?来体验一下我们院子里最机智的老太太!\"
何雨柱说完后朝冉秋叶笑了笑。
他知道冉秋叶的劝说不会成功,因为聋老太一旦决定不做某事,没人能改变她的想法。
还未等冉秋叶开口,聋老太便阻止了她继续说下去。
这表明聋老太并非全盘接受他人的关怀,而是有所选择。
何雨柱早已明白聋老太的心思,她并非一味接受善意。
如今的聋老太表现得很正常,因此何雨柱保持沉默,只是静静观察聋老太的表现。
冉秋叶感到无奈,没想到聋老太如此固执。
他本以为聋老太会听他解释接下来的计划,但聋老太直接拒绝了,连解释的机会都没给。
看来向聋老太解释是不可能了。
既然和聋老太沟通无果,与何雨柱再说也无意义,冉秋叶选择了沉默。
\"别生气,您怎么能跟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一般见识呢?\"
何雨柱有些沮丧,他没想到冉秋叶竟然生气了。
他不参与此事是因为无法说服聋老太。
本想置身事外,却没想到冉秋叶直接生气了。
这让何雨柱感到无奈,他想解释,但冉秋叶低头吃东西,似乎不愿听他说话。
这本该是一场愉快的聚餐,却因某些意外被破坏了氛围,何雨柱感到有些遗憾。
\"你看!\"
何雨柱用口型示意冉秋叶看向聋老太,又指向她,聋老太明白何雨柱的意思。
何雨柱悄悄给聋老太递了个眼神,他知道聋老太能看懂。
聋老太心知肚明,理解何雨柱的意图。
显然,何雨柱是想让聋老太向冉秋叶解释清楚,而聋老太原本也不想惹冉秋叶不快,只是没料到对方会真的生气。
之前他还觉得冉秋叶很懂事,此刻却觉得她有些不通情达理,不理解自己的善意,这让聋老太很疲惫,他不想再纠结这件事。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袖手旁观,毕竟这事若导致冉秋叶和何雨柱之间产生矛盾,责任在他。
\"秋叶啊,你也知道我年纪大了,要是能 ** 安安多活几年,我还真希望清净点!\"
聋老太开始诉苦,他知道这种方法对冉秋叶很有效。
要是别的办法行不通,这一招肯定管用。
果然,听到聋老太的话后,冉秋叶缓缓抬起头看着他。
冉秋叶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点无理取闹,他本想帮助他人,可对方不接受就发脾气,这种行为显得幼稚。
但冉秋叶一时也无法释怀,他觉得大院里的人都无法理解他的想法。
然而,他也清楚,并非所有人都能认同他的做法。
所以,他其实不必强求聋老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
就在冉秋叶反思时,聋老太继续说道。
听着他的话,冉秋叶越发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合时宜。
\"傻柱媳妇,我不是拒绝你的帮助,只是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就是这样过的。\"
聋老太对冉秋叶说,这辈子他一直如此,希望冉秋叶能理解他。
冉秋叶明白,有些老人一生只想独自安静生活。
\"若说是为了找个伴或让我住你家,对我来说都无法接受。
我还是清净地来,清净地去更好。\"
冉秋叶的想法,早已被聋老太看穿。
冉秋叶确实想找人照顾何曦毛,但没想到聋老太竟如此清楚他的心思。
从聋老太将东西交给冉秋叶时,他就萌生了这个念头。
冉秋叶觉得自己没时间照顾聋老太,想找个帮手,却没想到聋老太强烈反对。
既然聋老太反对,他也就不坚持了。
因为他这样做只会让聋老太不悦,得不到任何好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他希望冉秋叶好好活着,但如果强行安排,可能会让聋老太不适,起反作用。
\"要是你们真希望我多活几年,那就随我怎么过。
这一辈子我就是这样过来的,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聋老太坚强了一辈子,年老时更不愿成为负担。
所以他希望冉秋叶理解自己,冉秋叶笑着点头,尊重了聋老太的意愿。
冉秋叶明白了,对聋老太不该太过强硬。
聋老太正如他所说,这一生都是独自坚强度过的。
若在他年老时添麻烦,那可能是他不愿看到的。
那些交给冉秋叶的东西,其实是想让他明白,自己需要何雨柱和冉秋叶为他养老送终。
\"我把东西给你们,是想让你们安心,我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
聋老太的意思冉秋叶心领神会,即便她不说,冉秋叶也能明白。
聋老太赠予他们东西,是希望冉秋叶和何雨柱能承担起赡养她的责任。
倘若聋老太什么都不做,就要求冉秋叶和何雨柱养老送终,她自己或许也会感到不安。
既然如此,冉秋叶选择了沉默。
未来只要力所能及,他会尽力多照料聋老太。
毕竟聋老太孤身一人,令冉秋叶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如果有条件,他该多回家探望父母,尽管他们看起来依然年轻,但年岁渐长,更需要陪伴而非实际的照料。
相比之下,何雨柱从未有过类似的感慨。
父亲自小疏于管教,他一直与妹妹相依为命,习惯于付出而鲜少收获。
因此,何雨柱早已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我想起我的父母了,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回去看看,也多陪陪何曦。”
冉秋叶突然说道。
何雨柱起初不明所以,很快便领悟到冉秋叶的心意。
冉秋叶惦记着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辛劳至今未减,甚至还在抚养冉秋叶的孩子——这同样是何雨柱期待甚高的孩子。
受到启发,何雨柱也想起冉秋叶的父母多年来对他们颇为关照,不仅时常提供帮助,还帮忙带大了他们的孩子。
“要是想家了,咱们抽空一起回去看看吧。”
何雨柱承诺有时间会陪冉秋叶回去,但冉秋叶深知他的忙碌。
于是,他决定若有余暇,还是自己单独回去更为妥当。
冉秋叶只是听听而已,从不期待何雨柱能陪他回老家见父母。
他知道何雨柱每周只有一天能陪自己,其他时间都要分给于海棠和娄晓娥。
这件事让冉秋叶很现实,他明白自己都难以得到何雨柱足够的陪伴,更别说父母了。
所以他选择不放在心上,以免徒增伤感。
\"你该常去看看岳父岳母,他们把女儿嫁给你,你就该多回去看看。\"聋老太并不了解冉秋叶、何雨柱以及于海棠他们的安排。
何雨柱也觉得抽空去看岳父母是可以做到的,毕竟孩子在那里,顺便也能探望一下。
但这句话落在冉秋叶耳中却引发了他的担忧。
他认为何雨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今晚陪他吃饭住下,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他的了。
这种想法让他觉得再提要求不过是奢望。
\"有机会再说吧,奶奶您多吃点。\"冉秋叶不愿深想这些事,他知道指望何雨柱毫无意义。
他决定随遇而安,未来如何全看何雨柱的态度。
察觉到冉秋叶情绪变化的何雨柱以为这是刚才与聋老太互动后的反应,认为这与自己无关。
此刻,何雨柱认为自己对冉秋叶无愧于心,便不再纠结此事。
\"奶奶,快来吃饭吧!瞧我准备的这一桌菜,吃完咱们可以出去走走,在院子转转,您有多久没好好欣赏这儿的景色了?\"
何雨柱鼓励聋老太多吃些,同时为冉秋叶夹了几样她喜欢的菜肴,冉秋叶欣然接受。
这种事双方都愿意,冉秋叶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
既然他已接受了何雨柱的过去,就得全盘接受。
他正忙着筹备何晓的升学宴,各项安排几乎已完成。
只是冉秋叶想送何晓些礼物,却不知送什么好。
更让他忧虑的是女儿何曦,若何曦得知此事,冉秋叶该如何向她解释。
这也是为何冉秋叶迟迟不敢回家见父母和女儿的原因。
冉秋叶不知回去后该如何向父母和女儿解释自己的生活现状。
公家虽已废除一夫多妻制,可轮到他时,却偏偏又延续了这一传统。
\"对,奶奶多吃点,吃完让何雨柱陪您出去散散步,我在家里整理一下!\"
冉秋叶也劝聋老多吃些,他知道老人家食量有限。
人到老年,饭量通常不大。
但既然何雨柱做了这些菜,何雨柱希望奶奶能品尝一下他的手艺。
谁知道下次何时能再做这样一顿丰盛的饭菜。
\"何雨柱很少下厨,奶奶,您得多吃点,把本儿吃回来!\"
冉秋叶恢复了轻松愉快的模样,何雨柱见状,终于放下心来。
他认为这才是冉秋叶应有的状态,之前的紧张气氛着实令人不安。
他一度担心冉秋叶会情绪失控,但他深知现在的冉秋叶已足够成熟稳重,绝不会轻易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