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冉秋叶一家人都认可了何雨柱。
冉秋叶心中暗忖,看来指望不上他们两个了。
傻柱那身手,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
大领导去接待外宾。
外宾来自 ** ,共有三十多人,其中有个翻译是华裔,穿着打扮有些像是假洋鬼子。
刚见面,这位假洋鬼子就不断打听关于满汉全席的事情,这让大领导立刻警觉起来。
\"张老,不知满汉全席筹备得如何?听说满汉全席总共108道菜,每一道都有讲究,并非简单的拼凑。
我不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一会儿我们的摄影师想直接进后厨拍摄,稍后会在国家电视台播出,在 ** 宣传一下中华美食文化。\"
大领导意识到,今天这场宴会,对方显然有所图谋,这是想要看中方出丑啊!
在对方的要求下,大领导别无选择,只能带他们去备菜的地方参观。
此时,霍老爷子的腹痛已经缓解不少,但身体仍然虚弱,无法起身,只能躺在推车上被推进厨房。
众人正商议要不要让霍老爷子指导这三位大厨操作,这样至少能保证菜品完成。
然而意外的是,这位假洋鬼子的工作十分细致,甚至还认出了晏森。
他上来就一阵奉承,把晏森夸得飘飘然。
\"克勒郡王,如今天下懂得满汉全席的仅剩您一人了。
您的味蕾不仅在国内有名,在国外也很有影响力。
今天就要靠您的品鉴,看看能否做出正宗的满汉全席!\"
晏森虽然为人坦率,但面对假洋鬼子的夹枪带棒的恭维,还是陷入了尴尬境地,即便他想偏袒,也难以做到。
大领导虽然表面镇定,内心却已是波澜起伏。
难道自己会在一场宴会上失手?
大领导忧心忡忡。
他观察着霍老爷子和其他三位大厨的表情,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
\"张老,何雨柱是否能胜任满汉全席?\"
张老的命运与白秘书紧密相连。
白秘书将个人前程完全寄托于张老身上,因此全力以赴地支持他。
张老听后心中微动。
何雨柱的厨艺毋庸置疑,甚至可媲美霍老爷子。
但满汉全席讲究经验,光靠厨艺好并不一定能胜任。
不过眼下别无他法,只能尝试。
大领导也愿意冒险一试。
“小白,不管怎样,先问问吧。
要是他会做,那就太好了!”
白秘书匆匆离开厨房,前往包间。
冉家的人见到白秘书再次到来,便知有重要事情。
冉父询问:“白秘书,发生什么事了?”
“冉老师,确实有些紧急情况。
** 来的客人似乎有意找茬,我们曾放话说要用满汉全席招待他们,以示诚意。
谁知霍老爷子不知为何中毒,目前身体虚弱无法掌勺。
从京城其他三家大饭店请来的三位大厨,也都无法完成满汉全席。”
“ ** 人正密切关注每一个环节,甚至要求录像记录。
现在情况非常紧迫,如果我们做不出来,对方可能会在国际上大肆宣传,这对国家形象极为不利。
更麻烦的是,现场还有京城第一美食评论家克勒郡王晏森亲自监督,根本容不得半点敷衍。
我忽然想到,雨柱的厨艺相当高超,或许可以试试让他来做满汉全席。”
众人听罢,心情沉重。
那个年代,大家的爱国情怀都十分强烈。
他们不相信何雨柱能做出满汉全席,但还是隐隐担忧。
何雨柱听到这话,心中有所触动。
他很久以前就来过京城大饭店,模仿过霍老爷子的厨艺,所以理论上他是可以完成满汉全席的。
但他研究过霍老爷子的作品,发现其实并不完善,而且他自己也从未真正亲手做过,因此结果如何,他也没把握。
再说,他听说过克勒郡王晏森的大名,有这样的人物在场,他的表现更是难以预料。
然而事态紧急,何雨柱不能只顾自身,还需考虑国家的声誉。
如果牺牲个人荣誉,能为国家解决问题,他义不容辞。
何雨柱思索片刻,问道:“那几位大厨真的都做不了吗?”
白秘书回答:“确定无疑。
他们分别是东**派传人韩德新,山东鲁菜传人张吉顺,以及江浙菜传人姜源。”
三人都专精于单一菜系,对满汉全席却毫无头绪。
何雨柱说道:\"我对满汉全席确实有所了解,但从未亲手制作过。
若有需要,我愿意尝试。\"
白秘书听后眼前一亮,说:\"那就先去看看吧,死马当作活马医!\"
何雨柱站起身,其他人也无心用餐,一同前往后厨。
很快众人抵达厨房。
霍老爷子正指导大家分类摆放菜品。
何雨柱到场观察片刻,对照自己的研究,立刻找到几处问题。
他没有多言,快步上前调整了几道菜的位置,又撤下两道,吩咐助手准备田鸡和仔鸽。
刚动手时,旁边的安保人员欲上前阻止。
霍老爷子也准备开口呵斥。
但随即发现何雨柱的动作与记忆中的某些场景重合,便阻止了安保人员。
安保人员早已接到指令,今日霍老爷子的命令至上,无人能替代。
霍老爷子既惊讶又欣喜。
他在筹备满汉全席时,有些细节遗忘了,但他未向他人提及,心想本就无人知晓,照旧行事即可。
不曾想,不知从哪冒出个年轻人,随手便修正了他的错误。
\"小友,请问尊姓大名?\"
霍老爷子恭敬地询问。
何雨柱也不敢怠慢,这位也算是自己的半个师父,虽未倾囊相授,但学其技艺。
\"霍老爷子您好,免贵姓何。\"
\"你莫非是榜眼谭的 ** 何洪生的后人?\"
\"正是晚辈何洪生之子何雨柱,您认识家父?\"
\"未曾谋面,但久仰大名。
不想令尊之子亦有如此精湛手艺,后生可畏啊!\"
\"您过誉了,晚辈也只是略通一二。\"
\"此言差矣!这108道菜我耗半月钻研,两日定位,你不过五分钟,便发现问题并作出正确调整,实乃厨中高手!\"
\"霍老爷子,您过奖了!\"
其实何雨柱并没有比霍老爷子高出多少,只是他有了复制系统的辅助,就像有了一个储存信息的工具,任何数据都能随时调用,不会遗忘。
而霍老爷子则完全依赖个人能力。
仅凭一己之力做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
时间紧迫,何雨柱一个人无法完成任务。
加上三位新加入的大厨以及京城大饭店中几位水准较高的厨师,一共只有五人。
为了让赶工顺利进行,何雨柱取出一颗丹药递给霍老爷子。
霍老爷子毫不犹豫地服用了。
五分钟后,霍老爷子的精神明显好转,竟然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显得格外精神,与之前的状态判若两人。
周围的人纷纷赞叹不已。
那些外国专家和所谓的“假洋鬼子”
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惊异之色。
“张先生,您的医术堪称神奇!”
米国领队通过翻译称赞道。
就连大领导也面露得意之色。
柱子真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不仅救了自己的性命,在关键时候又助了一臂之力。
这次的贡献实在不小,可以说是挽回了国家的声誉。
……
“小叶子,你这男朋友到底是哪里找来的?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大嫂陈希看着何雨柱的表现,笑着问冉秋叶。
其他人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厨艺超群的人竟会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不仅精通烹饪,还轻易拿出五千块巨款,并对文学艺术略知一二。
起初大家都认为小叶子找了个普通厨子,如今却觉得他是凤凰栖梧桐,堪称佳偶。
克勒郡王晏森一直沉默不语,因为刚到时他就发现菜单存在问题,以这样的水平难以完成满汉全席。
所以他对讨论菜品毫不感兴趣。
何雨柱出手后,众人神色皆变。
这位年轻的厨师竟精通满汉全席的菜谱,令人颇为意外。
韩德新、张吉顺和姜源三人面面相觑,他们一向骄傲,但在霍老爷子面前不得不低头。
如今却来了个年轻人,让霍老爷子甘拜下风,他们也只能服从安排。
霍老爷子干脆利落地对何雨柱说道:“柱子,关键时候不用客气,你来统筹,我帮你。”
随后,何雨柱请霍老爷子介绍各位大厨的专长,开始思考如何分配任务。
满汉全席共有百零八道菜,主要以东北菜、鲁菜、京菜、江浙菜为主。
南菜占五十四道,江浙菜三十道,闽菜十二道,广东菜十二道;北菜同样五十四道,京菜十二道,鲁菜三十道,满族菜十二道。
清朝为促进民族融合,在菜肴上提倡满汉一家。
满族饮食特色为烧烤、火锅、涮涮锅,而汉族烹饪更显精细,技法多样。
实际上,霍老爷子虽称会做满汉全席,也只是熟悉菜谱,真正操作时不可能由他一人完成。
只有像何雨柱这样黄金中级实力的人,才能勉强 ** 完成。
但今天要在一天内做完所有菜品,单靠他一人难以实现。
因此,他需调配人力,让各派系大厨协作完成。
不久,何雨柱、霍老爷子及三位外部大厨,加上京城大饭店的三位资深大厨,共八人组成团队。
其余六人分别负责各地菜系,何雨柱与霍老爷子则专注于制作满汉全席中的珍品,如熊掌、鱼骨、鲤鱼子、猴头菇、蛤士蟆、鹿鞭、豹胎等食材。
分工结束后,众人齐心协力,一道道佳肴迅速送往宴会厅。
假洋鬼子与代表团见流程顺畅,有些焦急。
假洋鬼子悄然靠近克勒郡王,“郡王,没想到贵朝最着名的满汉全席,这般轻松便能完成。”
席位上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轻蔑地说:“原以为有多厉害,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克勒郡王瞥了他一眼,皱眉道:“你懂什么?厨艺并非照搬菜谱就能成事。
若只是依样画葫芦,随便找个村妇都能做出同样的东西。
只有经过行家品鉴认可,才算真正成功。”
“既然如此,您为何要先尝呢?”
那人不服气地问。
“一边去!看你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在我们那个年代,你这样的早就被当成低贱的太监了。
你那些小心思我能不知道?”
“你尽管放心,就算你不挑唆,我也不会敷衍了事。
既然是我来评判,就要实事求是。
吃进嘴里的菜、说出口的话,都是实话实说,绝不含糊!”
那人被呛得面红耳赤,但他见目的已达,便强压怒火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