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李县令,你找我爹什么事儿,说不定,我能帮上忙呢。”
李国安一听,文锦薇说的好像有些道理,如果到时候文锦薇能帮忙说几句好话,绝对比任何人都管用。
“是这样的,眼看就要春耕了,但是今天大家不是遭了难吗,粮种肯定只有县衙来解决,但是县衙的钱,都贴补大家口粮了,所以我想找文老爷,商量一下,能不能借一些,能县衙有了钱,就马上还给文老爷。”
“什么,这可是大事儿,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
文锦薇一听是关系到整个涪县百姓,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
文管家刚通报完,正准备去寻李国安,没想到刚出来,就看见自家大小姐正拉着李国安的手,往这边来。
“爹,爹,李知县有事儿找你。”
李国安刚好和文管家对视上,前者露出一个无奈的眼神,文三爷到时有些微微惊讶,自己家大小姐平日很是矜持,今天却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拉着一个男人的手。
“丫头,我知道了,我这不是让文管家,去请了吗?”
大老远的,文锦薇就喊起来,文老爷听到自己宝贝女儿的声音,也是赶紧回应,不过话音刚落,就见自己女儿居然拉着李国安的手,直接冲了进来。
文老爷就这么直勾勾看着两人,文锦薇这是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居然一直拉着一个男人的手,顿时脸上羞红,赶紧将手松开。
李国安更是尴尬,就像是偷情被发现一样,自己可是来求人的,万一文老爷以为自己是轻浮之人,这事儿可就黄了。
“爹,嗯,那个,李县令找你有事。”
“我知道,你县令请坐吧,丫头,你先下去。”
“哼,李县令已经告诉我了,他是为了涪县百姓来的,爹爹一定要帮你县令啊。”
文锦薇说完,转头就离开了。
“嗨,李县令莫要见笑,小女被我宠坏了。”
“文小姐率真活泼,乃是真性情,我等都不如啊。”
“哈哈,说的是,说的是,请坐。”
“谢文老爷。”
可不是吗,多少人都是带着面具与人交往,将真实的自己藏匿起来。
李国安此次前来的目的,文管家刚才已经告诉他了,其实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就是举手之劳,而且他肯定会帮忙。
于公,春耕不仅影响百姓,更会影响到朝廷税收,他文府在陛下那里是挂了名的,若是被陛下知道,恐怕他文家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于私,说到底李国安走上仕途之路,多少有文府的功劳,就当是结个善缘,说不定以后,能起到一些作用。
“李县令请喝茶。”
李国安此时心里已经非常着急了,因为他不知道文老爷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所以哪里有心情喝茶。
文老爷爷看出了李国安的局促不安,立刻就表了态。
“文三已经将事情告诉我了,李县令放心,粮种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
“当真!”
李国安话刚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对方可是文周,涪县第一大户,自然不会那这种事情开玩笑。
“我文周在涪县,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子,既然答应了,就请李县令放心。”
“我代表涪县百姓,多谢文老爷了。”
李国安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当下也对这个传闻中的文老爷,充满了感激,果然性子和他儿子文凭一样,爽快。
“李大人,不知道对接下来涪县的发展,有什么规划没有?”
正事说完,文老爷便开始询问李国安,但是这话传到李国安耳朵里,那就不是简单的拉家常了,肯定是抱有目的性的,所以李国安正色说道。
“文老爷,对于接下来涪县的发展规划,我计划主要以贸易为主。”
“贸易?你怎么会想到贸易呢?涪县可没有什么特产啊。”
文老爷想了很多,但偏偏没想到贸易,因为涪县地处边境,紧挨着哒子和巴国,三国交接的地方非常乱,当地本身也没什么特产,所以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沾边。
“文老爷,你理解的贸易是什么呢?”
李国安并没有急于解答文老爷的疑问,而是反问道。
“贸易说简单点就是做买卖,互通有无,将自己的东西卖于他人。”
果然,这个时代的人,将贸易看得太简单了。
“文老爷,这不叫贸易,这就是做买卖。”
“哦,那我倒要听听李县令的理解了。”
见李国安公然反驳自己,文老爷不仅没生气,还饶有兴趣地看着对方,想听听对方的理解。
“刚才文老爷说的只是简单的商品买卖,这条路确实不适合涪县,因为涪县没有任何一样拿得出手的商品,但是涪县却有着其他地方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涪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怎么没看出来。”
文老爷显然对李国安这话,表示怀疑,他自己就是涪县人,从小就出生在这里,后来飞黄腾达一路做官到了京师,现在辞官后,回到老家修养,所以涪县是个什么模样,他最清楚不过了。
“文老爷,首先我先讲讲什么是贸易,像你刚才所讲的,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是贸易,不过我称之为初级贸易,也就是入门。”
文老爷一听眉毛挑了挑,不过并没有打断李国安的话。
“我所讲的贸易,简单来说,其实更像是一个交易组织者,能将所有做买卖的人,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我来制定交易规则,从别人的交易过程中获利,这个考验的就是组织者的能力,还是交易地点的便利性。”
文老爷听到李国安的解释后,理解就明白了。
“所以涪县地处三国交接处,反而成了它的优势?不过你是不是忘了你的另外一个条件,你认为你有能力让大武,巴国,甚至哒子国的人都到你这来做买卖?”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文老爷立马就抓住了重点。
“哈哈,行不行,总得试试,不试永远没有机会,万一成功了呢?”
李国安倒是很乐观,倒不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是他觉得三国之间都有贸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