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队会议室,因为新上任的队长还没来,所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你说,居然被李国安这小子当上了队长,他才来多久,就直接当上队长了。”
“那又咋了,人家是凭真本事当上的,当时比武你咋不上?”
“我,我那天刚好肚子疼,不然肯定就是我的了。”
“就吹吧,你啥德行,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哈哈哈。”
队员有因为李国安年轻,且当捕快时间太短而羡慕嫉妒的,也有支持的,觉得李国安当队长,总好过之前的那个队长,反正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你说这咋还不来?新官上任三把火?”
最开始嫉妒的那个捕快,又开始阴阳怪气,煽动情绪。
“我李国安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大家应该了解我的为人,刚才是去给县令大人报道去了。”
李国安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李国安和朱油渣从门外进来。
说话那捕快没想到,背后说人坏话,直接被人当面撞上,立刻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而且此人还偏偏是新上任的领导。
众人见李国安这位新队长来了,也纷纷不在八卦,立刻站好,等待吩咐。
“诸位,以前的事情,无论好与坏,对与错,我李国安统统不在追究,我知道,我初来乍到,很多人对我不满,但是现在事实就是这样,大家若是能好好相处,咱们还是兄弟,若是觉得我李国安这个人不行,也可以早点另谋高就。”
李国安不想把太多时间浪费在队伍里的人情世故上,所以在早就想好,必须上猛药,不能犹犹豫豫,优柔寡断,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
别说这一招还真的就镇住了所有人,大家都表示一定会好好干,只不过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心话,多少是伪善面具,就不得而知了。
。。。。。。
大武帝国县城根据人口发展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下,中,上,涪县地处边境,人口和发展都不可能超过中原,所以在大武帝国只属于下县。
李国安当上队长已经有十来天了,这期间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直到今天有人送来一封邀请函。
“大哥,怎么了?”
朱油渣看着大哥满脸凝重,关心道。
“你看看这个。”
李国安将手里的邀请函递了过去,这是几家商会联合送来的邀请函,巧的是,这些商户刚好在黄队管辖范围内。
“大哥,这是给你送钱来了。”
朱油渣看到邀请函后,满脸笑意,似乎还有些等候依旧的意思。
李国安却是更加迷惑地看着朱油渣。
“送钱?”
“大哥,这是商家给你上交保护费呢,我还想着早就该来了,估计是前几日,大哥刚上位,他们还在观望,现在大局已定,便差人送来请柬。”
朱油渣常年混迹于涪县大街小巷,虽然没混出什么名堂,但是各大商行,帮会能叫得出名号的人,朱油渣几乎都见过,但是也仅仅是远远观望。
“保护费?咱们的郝队长胆子还真大啊。”
李国安愤愤不平地说到,但是很快朱油渣的话,却打破了他的认知。
“大哥,郝队长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而且这钱,你还真不好推辞。”
“啊!”
李国安还第一次听说,这受贿还必须要收的。
“大哥,我在涪县这么多年,这里面的道道,虽然不敢说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但也都略知一二。”
“那我洗耳恭听。”
李国安倒要听听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受贿还必须收,不收还不行?
“其实最终还是一个字,利。”
“利?”
“是的,大哥,这上交保护费的事情,并非是咱们这一片街区。”
“难道整个涪县都是这种情况不成?”
李国安轻蔑一笑,似乎觉得朱油渣说得有些夸大了。
“大哥,你还真别不信,你还真说对了,整个涪县都是这种情况,而且这钱收了之后,并非捕快全部装自己兜里了,而是整个衙门都有份。”
“啊!你说县衙的官员也都参与了此事?”
朱油渣的话,再次打破了李国安的认知。
涪县的高层一把手汤县令,虽然接触不久,但是他一直以为这人就只是没什么上进心,但是还不至于鱼肉百姓,吃拿卡要,而王主簿印象就更好了,他不信王主簿会同流合污。
“大哥,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其实这并不算什么,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油渣越说越玄,朝廷居然也知道,而且还默许了?
“大哥,其实这事儿,并不稀奇,从前朝开始就有这样的先例了,前朝时期,皇帝奢靡无度,导致国库空虚,甚至连官员的月奉都发不出来,于是便有人建议,默许官员对当地商人伸手,这个口子一开,就难以在收住。”
“那也是前朝皇帝昏庸,这和我大武朝廷有什么关系,不是说我大武朝皇帝是圣主明君吗,为何还是允许这种行为?”
李国安很不理解,这是人尽皆知的陋习,为何大武皇帝建立了新政权,却还没有第一时间制止。
“穷,因为穷啊,大武帝国新建,百废待兴,国家为了恢复百姓生产,免了不少的苛捐杂税,唯一的税收,也拿来整顿边军,抵御外敌,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这也不是贪墨的理由啊。”
“大哥,你可知道县令大人年俸多少?就拿咱们那汤县令来说吧,他当这个县令有职田一百五十亩,俸料三十五石。”
朱油渣见说不明白,便直接拿身边县令举例。
“这么多?”
“多?大哥,你知道前朝县令的年俸多少?职田三百亩,俸料七十五石,俸银二十五两银子。可是多了足足一倍有余。”
“差这么多?”
有了鲜明的对比,李国安一下就明白差距了。
他个人并不倡导什么为官着,两袖清风,当官的都穷得吃不饱穿不暖,你能指望他不贪墨,所以相反,李国安比较认同高薪养廉,只有正大光明的收入能满足官员的开支,这样才能对他们提出更严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