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表面上讲,我们这里有一份来自《水晶帝国日报》的真实信息:
某年某月某日,有一位旅行者在宾卡尼海滩附近失踪,后确认系地陷所致。
想必类似这样的消息并不罕见,总能在报纸报导上看到,上面提到的宾卡尼海滩就是本类事件的高发区之一——与其并列的自然是本国的另两个沙滩:兰格海滨和前中心海滨。不错,都是沿海地区。
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地陷?实际上,像沙子这类极不密集的地段被海水长时间冲刷,很容易裂解变形;一个小的缺失就是一道大裂痕,一道裂痕就会引起整体的支离破碎;地下的沙子被浸湿了,所有分子都处于离散状态下,那片区域已不再是土地,却又不能算作水,有沉淀,却不厚,马若踏入,会被沙子“溺死”;若水过多,则死亡极快;若沙过多,则死亡缓慢,但会让受难者饱尝苦楚。
像这样的区域,谓之为“地陷”。而这种意外,常常发生在某一带的海滨,并且发生的概率不会随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而减少,只要自然情况存在,这一问题就永远存在。
而在暗渠里,地陷的情况又比地上复杂得多。
在地上,当你深陷沙地时,你的周身是沙子,旁边是海水,吹着的是海风,头上是湛蓝的天空,直到完全沉入沙底前你都有生还的 ,或许有马路过,或许有船驶过,哪怕希望全部丧失,你还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世界,呼吸这世界的新鲜空气,最后感伤的死去。
但放到暗渠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周身只有无尽的污秽,闻着的是恶臭,吞在嘴里的是污泥,上不见天日,左右不见活马,生还的可能性完全寄托在一群毫无斗志的“队友”身上,自救的情况只可能是天马和独角兽办得到,但符合以上两种条件的马仍在为“水晶”劳作。这样死掉是最令马绝望的,死的不明不白,而且非常耻辱,尸体会被其他生物分食,从这种环境里飘出来的灵魂都是不干净的!死于阴沟里的地陷,照任何牺牲都痛苦百倍,却不会被别马记住。
地陷问题对治理工作造成了巨大阻碍。不难猜到会有这么个结果。第一批修建者于黑晶王统治第十六年将阴渠扩展到了整个帝国中心位置的地下,也同样使水晶帝国损失了零点三个百分点的马口,两年的强劳动力就此结束,可以说,尸骨架起了暗渠。
正因这样,黑晶王派出第二批修建者时,他发现没马服从他这一命令,这些平常臣服于他、毫无反抗的“奴隶”竟出现了不顺从!甚至,黑晶王以处决相威胁,仍没有马动摇;所有被指定的马均毫无意外地选择了被杀——这样死的还痛快些!“法不责众”,即使是黑晶王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只得宣布暂停施工,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意施工者,并予以终身自由的奖赏——是的,那个年代,自由是需要奖赏的。可即便是这样,黑晶王也还是没有收到哪怕一个施工请求。
到底阴沟里是什么样的情形,对仅有耳闻的马就能造成这么大的震慑?这些我们暂且不谈,放于后文一起讲述。
总之,照这样看来,黑晶王的治理似乎要失败了,他面对这一道现实的难题表现出了无可奈何!没有马会想试着去暗渠一趟,依照他们当时的话讲:“你都有勇气去暗渠了,为什么不去推翻黑晶王呢?”由此,所有马对“暗渠”和“黑晶王”的态度就都可以看出来了,这句话内涵丰富。
可是,暗渠停工后,过了两年,一位自荐者出现了,万事万物都有与之相克的马存在,暗渠也不例外。
说的是黑晶王统治第十八年,有一天,黑晶王仍是照常巡工,路行至暗渠开工的地方时,他发现:约莫有二十五匹马聚集在那里讨论着什么,黑晶王心生疑惑,便飞了下去,落到了那群马前。
马群见状,立刻安静下来本站在马群中间的一匹棕褐色皮肤、橙黄色鬃毛的马挤过马群,来到了黑晶王的面前。
黑晶王见此马对自己毫无惧色,心里生出的疑惑比怒火还多,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兴趣,又见此马器宇不凡,便问道:
“你是谁?同这些马聚在这里想干什么?”
“陛下,”那马鞠了一躬,表示敬意,话语丝毫没有颤抖,神情丝毫没有惧色,与其他公民完全不同,这使得黑晶王对他的好感度骤增,“请允许我这样自我介绍:现在,您帝国里最勇敢的马正站在您面前跟您谈话。”
“哦?”黑晶王一听,更是兴趣大增,“你怎敢这样自称?你干了什么事?”
“我还没干过什么,但是,我将要做的事,会让我名留青史。”
“你…你要做什么?”
“接管暗渠修建工作,并且,勘察暗渠。”
他的话惊住了黑晶王,此后更是惊住了所有知晓的马。而对于他对自己的期望,他也的确做到了,他的名字,不止一次被各个史料记载:奥拓托尔(oak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