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淼淼看了看这一院子的母鸡,“每个月最少100个。”
“每个月?100个?”王桂花眼睛都瞪圆了,就连旁边一直默默观察她的周爱国都站直了身子。
他们心里下意识开始打算盘,一个鸡蛋5分钱,十个5毛,一百个5块,每个月最少净赚2块!
而他们大队壮劳力一个月按工分分钱也差不多8块到头了,那可是要出大力的!
苏淼淼:“嗯,不行吗?还是太多了,没有多余的?”
“怎么不行,哎呀,快进屋坐,吃饭了没?婶子给你泼个红糖鸡蛋吃。”王婶子反应迅速立马朝左右看了看,赶紧拉上她的手往屋里带。
苏淼淼回头示意司墨跟上,王桂花看到也没说什么。
“婶子您别忙了,我们吃过了才来的。”
最后还是得到了王婶子的糖水招待。
“不是婶子多事啊,你要这么多鸡蛋吃的完吗?”
“当然了,我们两个人吃呢,而且我弟弟司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是需要补了。”
“你弟弟?”周爱国开口了,他没记错的话他们两个原本没交集的吧?作为大队长,他对村里人的人脉亲戚关系都是烂熟于心的。
没听说过司墨有个姐姐啊!
“嗯,我刚认的,以后司墨就是我弟弟了,以后我养他。”苏淼淼看话题该到了,接着说,“大队长,我这次来呢,其实也是有事想请您帮忙的,知青点太挤了,我想搬去我弟弟家住,但您也知道他家的情况,所以我想把那房子推了重盖。”
“盖房?在司墨……司家那块?”周爱国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的,在他们村里的人家盖房子?为此还专门认了门亲戚?
知青点挤他知道,田建设前些天还跟他说来着。
但大队又没钱,就是有钱村里人也不会同意把钱用来给知青们盖房子,那不得炸锅。
所以他只说等等,等什么时候上面有政策调拨钱了再说。
不过说到钱,周爱国看着苏淼淼,“苏同志,知青点挤我知道,你如果确实想盖房住的舒服点,我可以给你特殊申请把知青点后面的那块石头地批给你, 那块地本身就是荒地村民也不会说什么,本来就是准备划给知青……点。”
周爱国说到最后,突然反应过来,看着似笑非笑的苏淼淼,他就说怎么会有人专门跑到村民家里盖房子。
当时那件事确实是他们村做的不地道,占用人家田建设自己出钱出力盖的房子,但与村民的民意比……
而房子盖到村民家里,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则以她的脾气,能直接让村里所有人的房子都变成无主之物!
“爱国叔,我知道您是好意为我着想,但我喜欢住的宽敞一点,喜欢大院子,那块荒地有些太小了。”
周爱国顺坡下驴,“嗯,确实,那这样的话你准备什么时候盖?”
总不能不让人村民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盖房子,他没有任何理由阻止。
“爱国叔,越快越好,而且我想盖像您家正房这样的大砖瓦房,不过不用五间,三间就行,我家人少,所以砖呀后续什么的都需要您跟婶子帮忙了,您看需要多少钱?”
“你要盖砖瓦房?”周爱国觉得这苏同志太高调了,又想想她刚来第一天就被村里人知道有多少钱……村里惦记的不知道多少,如果不是他压着,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村民冲上去了。
当然他这也是为了村民好,任谁看到她一脚把一个大姑娘踢飞都不认为这是个善茬。
现在她想盖房……也好,钱花出去些村里人也能少些惦记,心里舒服些。
周爱国妥协,“你要盖像我们家这样的泥土房也就百来块就成,毕竟土砖什么的都可以向村民买,但你要盖砖瓦房的话就多了,再加上村里人的人工费,前前后后加起来起码小300。”
王桂花这时终于反应过来,热情的搭腔,“对,我们家当时盖这房子的时候就花了500多,不过住着确实舒服。”
苏淼淼想了一下,“可以。”现在对她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那后面要麻烦爱国叔和婶子了。”
“哎呀不麻烦,你这小姑娘初来乍到的我跟你叔多照顾点应该的,以后要多来婶子家走动啊。”
苏淼淼笑容灿烂,“肯定的婶子,而且我这人比较懒,到时候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可以叫我,我看到您院子里在磨豆子,是准备做豆腐吗?等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您每次做了豆腐可以给我们也送一块吗?跟鸡蛋一起算。”
“瞧你说的,吃个豆腐还跟婶子客气,等明天,明天婶子做好给你送去,让你尝尝婶子的手艺!”王桂花脸上的褶子更深了。
她隐隐有种预感,她可以靠她发家的感觉!
这城里来的知青,有钱,大方!
对着自己的财神爷更热情了。
最后他们是被王婶子送出整条巷子才回去的,那脚程一看就欢快的不行。
回去的路上,苏淼淼看着明显在思考的司墨,摸摸他的脑袋,什么话都没说。
言传身教,身教不需要再有多余的话语!
而此时回到家里的王桂花正激动的拉着老伴在屋里嘀咕。
“他爹,这苏知青什么来路啊?怎么能说盖房子眼都不眨一下?那可是300块钱啊!”要知道就算是他们家,当初要起这个砖瓦房的时候都是考虑了很久。
周爱国睨了老伴一眼,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不知道你跟人聊火热?”
好家伙都做上生意了,这幸好是都在村子里,还可以说以物易物,不然都要被打成投机倒把。
他这娘们啥都好,就是有些爱钱,但也不是啥大毛病,人还不错的,再说有他在,不会出啥大事,就是这苏知青的事以后得上点心了!
“我这不是看你没有啥意见嘛。”
她还能不了解他,如果不是不能相交的人,他老早就打断他们了。
“你都有理,那你咋没认出来那就是你每天都放在嘴边的那个有800块钱的知青?”周爱国眼里闪过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