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猛与肖培一起往回走,路过集市的时候,杜猛买了不少东西拎着,直接送到肖家去。
肖娘子有些吃惊,连忙摆手,“这个我不能要您!快带回去。”
杜猛轻轻一笑,“这又不是平白无故送你们的。今天肖公子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不然我那个爹要是耍起横来,我还真没好办法应付他。”
他当然不怕杜老爷子。可是他不这样说,肖娘子势必不会收他的谢礼。
果然见他这样说之后,肖娘子神情缓和下来,“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过就是跑个腿罢了,那值当的你这送这些,快拿回去吧!”
“既然拿来了,哪还有拿回去的理。你要是不收的话,以后我有事也不好叫肖公子帮忙了。”
“这,”肖娘子面现难色,思量了一番后才把东西接下来。“您以后也别叫他什么肖公子了,没得让人笑话。就叫他肖哥儿或培哥儿就行。”
“也好!那就叫肖哥儿。”杜猛也不想天天喊肖公子。可是他总不能自己主动喊人家肖哥儿,显得自己多自来熟似的。
如今肖娘子说话了,他正好把称呼改了。
“今天在柳夫子那,肖哥儿也做了文章的,柳夫子很是夸赞了一番。”杜猛笑着说道。
一说到自家儿子,肖娘子就开心不已。“是啊,培儿读书还是很用功的。他爹在的时候,他在学堂一直都是上等生。可惜如今他只能在家里自学,到底是我没用,耽误了他的前程。”说到这个肖娘子就满心忧伤。
肖培眉头一皱,“娘,你说这个做什么?就算在家里自学,我也有把握考中秀才。”
“到底跟在书院是不同的。”肖娘子叹道。
“我有个想法。”杜猛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肖娘子母子两个疑惑的看着他,肖娘子迟疑片刻,“愿听其详!”
“肖哥儿,你觉得青河怎么样?”杜猛问道。
肖娘子惊诧不已,想不到他提青河是个什么意思。
她先前隐隐以为杜猛看上她家肖培,是不是打算说给他家春华呢。
说起来春华是不错,她也觉得这是个好孩子。可是她也觉得自家儿子未来是有前途的,给他娶一个乡下姑娘有点对不起他。
杜家如今有钱,他说不定愿意资助自家儿子读书。
她刚才已经在心里想着,若是杜猛提出来的话,为了儿子的将来,她可以替儿子答应下来。
只是实在没想到,他居然提起青河来。
“青河弟弟挺好的,踏实认真,坚持下去未来还是有希望的。”肖培虽然不知道杜猛提杜青河做什么,但还是还是实话实说。
“那要我说,你们两个结个异姓兄弟可好?”杜猛笑着看着他,“都说兄弟之间有通财之谊,我愿意借钱给你,让你去丹崖书院。”
“这……”肖培愣住了。
肖娘子也呆了。杜猛兜这么大个圈子,就是为了资助自家儿子吗?
“其实呢,我是很看好肖哥儿的。就算是直接借钱给你,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样的话,就怕外面人说闲话。”杜猛看着肖培,“所以你跟青河做个异姓兄弟,我就当你是我的侄子了。”
“如此一来,想必外人应该不会说什么了吧?”
肖娘子含泪点头,“这让我说什么好呢?培儿,快拜见你杜叔父。”
肖培上前一躬倒地,“侄儿见过叔父。我愿意跟青河弟弟义结金兰。”
“好!那你一会过来,我们商量一下这事怎么个做法!”杜猛点点头,“我就知道有这个说法,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懂。”
肖培道:“我这就过去!”
杜春华没想到她爹出去一趟,居然还捡回来一个侄子。
见肖培过来就跟她郑重行礼,口称妹妹,杜春华实实在在地吓了一跳。
“咱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这样子让我很尴尬。”杜春华直接说道。
“我要跟青河结为异性兄弟,以后你也是我妹妹了。”肖培正儿八经地解释道。
“你跟青河结拜?”杜春华愣住了。
“啊!”
杜猛道:“是我提议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他们结拜,也是给青河找个好榜样,以后向肖哥儿学习,也给咱们家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
肖培有点脸热。秀才不难,举人就要靠命了,至于进士那就远了,现在想也无益。
“嗯,爹觉得好就行!”杜春华也觉得这不是坏事,爹做事一向靠谱。
“你同意就行!那现在去取一百两银子过来,我答应借给肖哥儿,让他去丹崖书院的。”
杜春华呆住了。她刚说这个爹靠谱,结果他就来这一出。
不过她也只是一愣神。爹已经答应了,她总不能说不可以。再说了,钱是人家赚的,想怎么花都行。
这些天家里的收入都是放在她手里的,如今也有一百多两。她拣出二十个五两的银锭子放入米袋,直接拎给肖培。
“你点点,看对不对?”
肖培见这二人居然没有一点磕绊就把银子拿了出来,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叔,第一呢,我用不了这么多银两,有六十两就够了!”他拎着那一袋沉甸甸的银子,心里热潮涌动。
“我给您打个借条,这钱是我借你的。等我将来有了钱,我连本带息还你。”说着,就去青河那边找笔墨纸砚,一张借条一挥而就。
“行,这借条我收着。不过银子都带着,要出门还是宽裕一点好。”杜猛接过借条也没看,直接递给杜春华,“你收起来就行。”
肖培见他不收回多出来的银子,便又写了一张借条递过来。
“叔,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许的。”肖培临出门的时候,极其郑重地跟杜猛说道。
“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杜猛笑着点头。
等肖培出门之后,杜春华才问起这里面的情由来。
杜猛又给她说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啊!”杜春华笑了,“那你这个买卖不亏。”
她前世的时候,这位肖培可不止是中了秀才,最后还考中了举人和进士,是这双河镇是第一位进士出身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