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皇命一下,登闻鼓重新被设立。就在京城东直门,东市菜市场。
由东厂的太监,以及锦衣卫的缇骑,联合进行看管。防止被官员.宵小暗中破坏。
而且,还是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专门的人守护。
腾骧四卫,新兵的招兵点。排满了前来报名的百姓。
曹文诏和曹变蛟,亲自带着参将.游击将军坐镇。
年龄有严格的限制,必须是二十二岁到三十岁之间的青壮年。
要有一定的力气,可以举起一个石墩。
身高要求,要在六尺八寸以上。
对于户籍,没有限制。可以是流民,可以是商户,也可以是匠户。
这样严格的要求,筛选掉一批人。在短短五天时间,招兵人。
朱由检为了提高,腾骧四卫的战斗力。特意赏赐了3000支三八大盖,20万发子弹,3000枚木柄手榴弹。
并且还下了圣旨,让曹文诏和曹变蛟。在军营内,用三八大盖进行实弹训练。
腾骧四卫原本有人,曹文诏淘汰了7000人,这七千人都是白发苍苍,耋耄之年的老头。
.....
这五天的时间,天雄军的3000将士,带着晋商黄家抄家得到的53万两银子,564万两黄金,押送回到京城。
这笔银子和黄金,浩浩荡荡,驱车驶入紫禁城。
在朱由检的命令下,全部送进皇帝的内帑。曹化涥作为御马监掌印太监,进行登记.入库。
朱由检亲自来到内帑,看着风尘仆仆的天雄军将士,不由得感到心疼。
“诸位将士,你们辛苦了。传朕旨意,每一位天雄军的将士,赏赐2两白银!”
“大伴。你带着御马监的太监,逐一分发给天雄军的将士。”朱由检转过头,看着曹化涥,沉声命令。
“记住,发到每一个人手里。不得贪墨。”
曹化涥连忙鞠躬,憨厚的笑容:“皇爷,放心吧。老奴,一定把赏银,交到每一位将士的手里。”
3000天雄军,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十分激动,心里十分感动。
3000天雄军,异口同声的呐喊:“多谢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所谓,明均不满饷,满响不可敌。
朱由检转过身,抬起右手虚扶,声音拔高:“天雄军的将士们。你们都是,大明的精锐!你们都是,朕的心腹!”
“朕,期待着你们。在辽东战场上,斩杀建奴,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朱由检高高举起双手,开始煽动起来:“谁要是能够杀了皇太极,砍下皇太极的人头。朕封他魏国公,爵位世袭罔替。食邑10万户!”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3000天雄军,倒吸一口凉气。不由得面面相觑,心头火热。
魏国公?爵位世袭罔替?还能食邑10万户!
这简直是,一步登天啊。
但是,皇太极是这么容易,就能杀掉?
这可是辽东建奴的大汗!
有些天雄军将士,稍稍冷静下来。顿时想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皇太极的人头,陛下也不可能,册封魏国公,世袭罔替,食邑10万户。
.....
五天的时间,朱由检进入随身港口,开了五个集装箱。
分别开出氢氧化钠(烧碱)6000斤。皮肤和眼与氢氧化钠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猪肉(猪颈肉)9000斤。
娥罗斯盐(不加碘)3000斤。
加碘盐6000斤。
朱由检派曹化涥,运送4000斤猪颈肉,2000斤加碘盐,送到腾骧四卫的兵营。
腾骧四卫的将士们,真的吃到了猪肉。而且,人生第一次尝到了精盐。心里面对于朱由检,升起无尽的感激。
陛下,说到做到。
参加腾骧四卫,真的能吃上肉。而且,还能品尝到精盐。
这样的生活,只有亲王和皇室,才能享受。
其实,古代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只要能够吃饱饭,就很满足了。
更不要说,还能吃上肉!吃上精盐!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对我们不薄,我们要誓死效忠陛下!”
“誓死效忠陛下!!”
整个兵营里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呐喊声。
.....
随着勋贵们,纷纷人头落地。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势力开始大幅度削弱!
朱由检的目的达到了,再加上东林党人,纷纷上奏折。恳求朱由检,不要滥杀无辜。并且,弹劾孙传庭,拥兵自重。
朱由检冷哼一声:“王承恩。把这些弹劾孙爱卿的奏折,全部丢进火盆里。”
王承恩回过神来,没有多问。直接走过来,抱起这对奏折。
在明朝,凡是公事。兵行钱粮.劳役这些公事,就会用题本。
大明官员写好题本,盖上自己的官印。交给通政司,通政司在上呈给内阁。
内阁大臣,给出处理意见。上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进行批红。
然后,在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盖皇帝玉玺。
奏折,那就是私事。不会盖自己的官印。
朱由检冷不丁开口,双腿盘坐在软塌上:“东林党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
他现在总算知道,大明为什么会亡国?
原主的性格,多疑.猜忌,朝令夕改,又极度信任东林党人。
原主在位17年,换了19位兵部尚书,17位内阁首辅。简直是走马观花。
这群东林党人,知道如果上奏题本。根本不可能,到朱由检的手里。
题本送到内阁,肯定就会被驳回。连司礼监,都送不进来。
因为的内阁,黄立极被抓,关押在东厂的牢狱内。
施凤来申请乞骸骨,告老还乡。
就剩下两个内阁大臣,李国普和张瑞图。
他们两个,朱由检已经命令锦衣卫和西厂,进行暗中监视,买通他们府邸的下人和丫鬟。
王承恩和曹化涥.方正化,听得清清楚楚。连忙低头,不敢开口多嘴。
在后宫中的大太监,最重要的就是谨言慎行。
皇爷的命令,要坚决执行。
不要想着去违背皇爷,皇爷乃是天子!大明的皇帝!
朱由检想了想,看着方正化:“方正化。你去告诉孙传庭,让他可以收兵。回到军营,开放城门了。”
“皇爷,奴婢这就去。”方正化连忙躬身,双手抱拳。态度恭敬。
.....
翌日,早朝。
奉天殿内。
朱由检身穿明黄色蜀锦祥云九龙袍,头上戴着十二冕旒,坐在龙椅之上:“礼部尚书。张贵妃什么时候能够入宫?可有选定良辰吉日?”
礼部尚书在明代主管礼仪、祭祀、科举及外交事务。
礼部尚书温体仁,身穿大红色官袍。手持翡翠芴扳,从文官集团走出来:“启禀陛下。这个月初六,就是吉日,宜婚嫁。”
“礼部和司礼监,已经给英国公府,下了聘礼,三书。”
“还有一件事,陛下。科举,要在几月份举行?”礼部尚书温体仁,问出最重要的问题。
朱由检沉默一会,沉声道:“暂时,推迟一年。”
“另外,内阁大臣的人选。各位爱卿可有举荐?”朱由检直接岔开话题。
周延儒站出来,举起手里的芴扳:“陛下。臣举荐,韩爌!韩爌乃是,先帝时期内阁大臣...”
右佥都御史刘志选,走了出来。举起手里的白玉芴扳:“陛下。臣举荐袁崇焕,作为内阁首辅。秦良玉,作为内阁次辅。”
唰——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觉得十分的意外。刘志选是阉党和东林党,都在极力拉拢的人。
换句话来说,这个人是骑墙派,墙头草。
朱由检沉吟一会,右手摸着颌下三寸长髯:“诰命夫人秦良玉,乃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皇兄时期,就立下赫赫战功。”
“这样吧,传朕旨意!加封秦良玉,为内阁次辅,兵部员外郎。都督佥事(正二品)”
这是五军都督府的官职。
左、右都督(正一品)最高武职,多为虚衔。
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常作为加衔授予边军将领。
英国公张维贤,走了出来。举起手里的翡翠芴扳:“老臣!附议!”
“至于说,袁崇焕嘛。朕,还是要亲自见一见。”朱由检犹豫片刻,还是决定亲眼见一见。
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
毕竟,明史是有满清修着。
读者老爷们都知道,朱元璋的鞋拔子脸。流传后世。
满清的祖先是女真族,他们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就会全力抹黑明朝。
老话说得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
所以,中和得出一个结论。明史,是不能全信。
“王承恩。退朝之后,让锦衣卫缇骑。一人双马,快马加鞭出京。赶往四川,传旨给秦良玉。”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沉声命令道:“告诉秦良玉,可以带她的孩子,还有侄子进京。朕要重用她。”
王承恩连忙转过身,弯腰鞠躬:“皇爷。你放心,老奴会安排好的。”
朱由检:“还有袁崇焕,朕要亲自考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