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阚泽字德润,是会稽山阴人。他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常给别人做雇工,借此机会向人借书阅读,而且只要看过一遍,就再也不会遗忘。他口才出众,能言善辩,从小就很有胆量气魄。孙权征召他做了参谋,他和黄盖的关系最为要好。黄盖深知他能言善辩又有胆量,所以想让他去送诈降书。阚泽欣然答应,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如果不能建功立业,那岂不是和草木一样,白白腐朽!您既然不惜牺牲自己报答主公,我又怎会吝惜这条小命!”黄盖激动得滚下床来,向他下拜致谢。阚泽说:“此事刻不容缓,现在就出发。”黄盖说:“诈降书已经写好了。”阚泽接过书信,当夜就扮成渔翁的模样,驾着小船,朝着北岸驶去。
这天夜里,寒星布满天空。到了三更时分,阚泽早早来到了曹军的水寨。巡江的军士将他抓住,连夜报告给曹操。曹操问:“难道是奸细?”军士回答:“只是一个渔翁,自称是东吴的参谋阚泽,有机密要事求见。”曹操便让人把他带进来。军士把阚泽带到营帐,只见帐内灯烛辉煌,曹操靠着几案,正襟危坐,问道:“你既然是东吴的参谋,来这里干什么?”阚泽说:“人们都说曹丞相求贤若渴,可看您现在这问话,实在名不副实。黄公覆啊,你可真是打错了主意!”曹操说:“我和东吴早晚都要交战,你私自来到这里,我怎能不问?”阚泽说:“黄公覆是东吴历经三代的老臣,如今却被周瑜在众将面前,无缘无故地毒打,心中愤恨难平。他想投降丞相,以报此仇,特意与我谋划。我和黄公覆情同骨肉,所以径直来给您献上这封密信。不知丞相肯不肯接纳呢?”曹操问:“信在哪里?”阚泽便取出书信呈上。 曹操拆开信,在灯下阅读。信的大致内容是:“我黄盖深受孙氏的厚恩,本不该怀有二心。然而从如今的形势来看,用江东六郡的兵力,去抵挡中原百万雄师,众寡悬殊,这是天下人都有目共睹的。东吴的将领官吏,无论聪明还是愚笨,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取胜的。周瑜这小子,心胸狭隘又愚蠢,自负有才能,总是想以卵击石;再加上他独断专行,作威作福,将士们无罪却受刑罚,有功却得不到奖赏。我作为东吴老臣,无缘无故被他羞辱,心中实在痛恨!听说丞相诚心对待他人,虚怀若谷,广纳贤才,我愿意率领众人归降,以便建功立业,洗刷耻辱。粮草和兵器,都会随船献上。我含泪叩拜,万望您不要起疑。”
曹操在几案上把信反复看了十多次,突然拍案而起,瞪大眼睛,愤怒地说:“黄盖用苦肉计,让你来送诈降书,企图从中谋取好处,竟敢来戏弄我!”随即命令左右将阚泽推出去斩首。左右士兵将阚泽簇拥着往外押。阚泽面不改色,反而仰天大笑。曹操又让人把他拉回来,呵斥道:“我已经识破了你们的奸计,你为什么还笑?”阚泽说:“我不是笑你,我是笑黄公覆看错了人。”曹操问:“怎么看错人了?”阚泽说:“要杀就杀,何必多问!”曹操说:“我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各种奸诈虚伪的手段。你这条计策,只能骗骗别人,怎么能瞒得过我!”阚泽说:“那你说说,信中哪件事是奸计?”曹操说:“我指出你这其中的破绽,让你死而无怨:你既然是真心献书投降,为什么不明确约定时间?你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 阚泽听完,大笑道:“你也不觉得羞愧,还敢自夸熟读兵书!还不趁早收兵回去!倘若交战,你必定会被周瑜擒获!真是不学无术之辈!可惜我要冤死在你手里!”曹操说:“怎么说我不学无术?”阚泽说:“你不懂谋略,不明事理,难道还不是不学无术?”曹操说:“你且说说我哪些地方不对?”阚泽说:“你没有礼待贤才的态度,我又何必说!只有一死罢了。”曹操说:“你要是说得有理,我自然会敬服。”阚泽说:“难道没听说过背叛主公做内应,是不能预先约定时间的吗?倘若现在约定了日期,到时却急切间无法下手,这边又派人来接应,事情必然会泄露。只能见机行事,怎么能预先约定呢?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想冤杀好人,真是没学问的人!”曹操听了这番话,脸色改变,离开座位向阚泽道歉说:“我见识浅薄,不明事理,冒犯了您的威严,还请不要放在心上。”阚泽说:“我和黄公覆是真心投降,就像婴儿盼望父母一样,怎么会有诈呢!”曹操大喜,说:“如果你们二人能立下大功,将来受封爵位,必定在众人之上。”阚泽说:“我们并非为了爵禄而来,实在是顺应天命和人心啊。”曹操便摆酒款待他。
过了一会儿,有人走进营帐,在曹操耳边悄悄说了些话。曹操说:“把信拿来看。”那人便呈上密信。曹操看了之后,脸色颇为欣喜。阚泽心中暗忖:“这肯定是蔡中、蔡和来报告黄盖受刑的消息,所以曹操才相信我投降之事是真的。”曹操说:“麻烦先生再回江东,和黄公覆约定好,先把消息传递过江,我好派兵接应。”阚泽说:“我已经离开了江东,不能再回去。希望丞相另派机密之人前去。”曹操说:“要是派别人去,恐怕事情会泄露。”阚泽再三推辞;过了许久,才说:“如果要去,我不敢久留,马上就得动身。”曹操赏赐他金银布帛,阚泽没有接受。他辞别曹操出营,再次驾起小船,回到江东,去见黄盖,详细讲述了之前的事情。黄盖说:“若不是您能言善辩,我可就白白受苦了。”阚泽说:“我现在去甘宁营寨,打探蔡中、蔡和的消息。”黄盖说:“甚好。” 阚泽来到甘宁营寨,甘宁将他迎入。阚泽说:“将军昨天为救黄公覆,被周公瑾羞辱,我心中很是不平。”甘宁只是笑着,没有回答。正说着话,蔡和、蔡中来了。阚泽用眼神示意甘宁,甘宁心领神会,便说:“周公瑾自恃才能,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如今受此羞辱,没脸见江东众人!”说完,咬牙切齿,拍着桌子大声叫嚷。阚泽假装凑到甘宁耳边,低声说着什么。甘宁低下头,没有说话,只是长叹几声。
蔡和、蔡中见甘宁和阚泽似乎都有反意,便用话试探他们说:“将军为何烦恼?先生又有什么不平之事?”阚泽说:“我们心中的苦楚,你们哪里知道!”蔡和说:“莫非是想背叛东吴,投奔曹操?”阚泽装作大惊失色,甘宁拔剑而起,说:“我们的事被你们识破了,不能不杀你们灭口!”蔡和、蔡中惊慌地说:“二位不必担忧。我们也有心腹之事相告。”甘宁说:“那就赶紧说!”蔡和说:“我们二人是曹操派来诈降的。二位如果有归顺之心,我们可以引荐。”甘宁说:“你们说的是真的?”二人齐声说:“怎敢相欺!”甘宁假装高兴地说:“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天赐良机啊!”蔡和、蔡中说:“黄公覆和将军被羞辱的事,我们已经报告给丞相了。”阚泽说:“我已经替黄公覆给丞相献上了降书,现在特意来见兴霸,相约一同投降。”甘宁说:“大丈夫既然遇到明主,自当倾心归附。” 于是四人一起喝酒,共同谈论心事。蔡和、蔡中当即写信,秘密报告曹操,说“甘宁与我们同为内应”。阚泽另外又写了一封信,派人秘密送给曹操,信中详细说明:黄盖想要前来投降,但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只要看到船头插着青牙旗的船只驶来,那就是黄盖。
再说曹操接连收到两封信,心中疑惑不定,便召集众多谋士商议说:“江东的甘宁,被周瑜羞辱,愿意做内应;黄盖受罚,派阚泽来纳降:这些都不能轻易相信。谁有胆量直接进入周瑜营寨,探听真实消息?”蒋干进言说:“我前次白白去了东吴,没能成功,心中深感惭愧。如今我愿意舍身再去一趟,务必探得真实消息,回来向丞相汇报。”曹操大喜,当即让蒋干上船。蒋干驾着小船,径直来到江南水寨边,便让人通报。周瑜听说蒋干又来了,大喜道:“我的大事成功,就全靠这个人了!”于是叮嘱鲁肃:“请庞士元来,让他按我这样这样做。” 原来襄阳有个庞统,字士元,因为躲避战乱,寓居在江东,鲁肃曾经把他推荐给周瑜。庞统还没来得及去拜见周瑜,周瑜就先让鲁肃去问庞统破曹的计策。庞统秘密地对鲁肃说:“要破曹兵,必须用火攻;但在大江之上,一艘船着火,其余船只就会四散逃走;除非献上连环计,把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然后大功才能告成。”鲁肃把这话告诉了周瑜,周瑜对庞统的见解十分佩服,于是对鲁肃说:“要施行这条计策,非庞士元不可。”鲁肃说:“只怕曹操奸诈狡猾,怎么能让庞统去呢?”周瑜沉吟不作决定。正在寻思没有机会的时候,忽然报告说蒋干又来了。周瑜大喜,一面吩咐庞统依计行事;一面坐在营帐中,派人去请蒋干。
蒋干见没有人来迎接,心中起了疑虑,便让人把船停靠在僻静的岸边系好,然后进入营寨去见周瑜。周瑜板着脸说:“子翼,你为什么如此欺我太甚?”蒋干笑着说:“我想着我们是旧日的兄弟,特意来和你说些心里话,怎么能说我欺骗你呢?”周瑜说:“你要是想劝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上次我念及旧日交情,请你痛饮一场,留你和我同榻而眠;你却偷了我的私人信件,不辞而别,回去报告曹操,害死了蔡瑁、张允,致使我的大事没能成功。今天你又无缘无故前来,肯定不怀好意!我要不是看在旧日交情的份上,就把你一刀两段!本想送你回去,无奈我这一两天内就要攻破曹贼;要是把你留在军中,又怕你泄露机密。”便吩咐左右:“把子翼送到西山的庵中歇息。等我破了曹操,那时再送你过江也不迟。”蒋干还想再开口,周瑜已经走进帐后去了。
左右牵来一匹马,让蒋干骑上,把他送到西山背后的小庵中休息,并派了两个士兵伺候他。蒋干在庵中,心中忧闷,寝食难安。这天夜里,星露满天,他独自走出庵后,只听到有读书的声音。他顺着声音信步找去,只见山岩边有几间草屋,屋内透出灯光。蒋干上前偷看,只见一个人在灯前挂着宝剑,诵读着孙武、吴起的兵书。蒋干心想:“这个人一定不是普通人。”便敲门求见。那人开门出来迎接,仪表不凡。蒋干询问他的姓名,那人回答说:“我姓庞,名统,字士元。”蒋干说:“您莫非就是凤雏先生?”庞统说:“正是。”蒋干高兴地说:“久闻大名,您怎么隐居在这偏僻之地?”庞统回答说:“周瑜自恃才高,容不下他人,所以我才隐居在此。您又是谁呢?”蒋干说:“我是蒋干。”庞统便邀请蒋干进入草庵,一起坐下谈心。蒋干说:“以您的才能,到哪里会不顺利呢?如果您肯归附曹操,我愿意引荐。”庞统说:“我也早就想离开江东了。您既然有引荐之心,那我们现在就出发。要是晚了,周瑜知道了,一定会加害于我。”
于是,庞统和蒋干连夜下山,来到江边找到原来的船只,飞速划船前往江北。 到了曹操的营寨,蒋干先进去拜见曹操,详细讲述了经过。曹操听说凤雏先生来了,亲自出帐迎接,宾主分坐之后,曹操问道:“周瑜年轻气盛,恃才傲物,不采用良谋。我早就听闻先生大名,如今有幸得到您的光临,还请不吝赐教。”庞统说:“我一直听说丞相用兵有方,如今希望能见识一下您的军容。”曹操让人备马,先邀请庞统一同去观看旱寨。庞统和曹操并马登上高处眺望。庞统说:“这里傍山依林,前后照应,出入有门,进退曲折,就算孙武、吴起重生,司马穰苴再现,也不过如此啊。”曹操说:“先生不要过誉,还请多多指教。”于是,他们又一同去观看水寨。只见水寨向南分为二十四个门,每个门都有艨艘战舰,排列得如同城郭一般,中间藏着小船,往来有通道,船只起伏有序。庞统笑着说:“丞相用兵如此厉害,真是名不虚传!”接着,他指着江南方向说:“周郎啊,周郎!注定不久就会灭亡!”曹操大喜。回到营寨后,曹操请庞统进入营帐,摆酒共饮,一同谈论兵法。庞统高谈阔论,雄辩滔滔,应答如流。曹操对他深感敬服,殷勤款待。
庞统假装喝醉,说:“敢问军中有没有好的医生?”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问。庞统说:“水军中有很多人生病,需要好医生来医治。”当时曹操的军队因为不服水土,都患上了呕吐的疾病,死了很多人,曹操正为此事忧虑;忽然听到庞统这么说,怎能不问呢?庞统说:“丞相训练水军的方法很精妙,只是可惜不够完善。”曹操再三询问。庞统说:“我有一个计策,能让大小水军都不再生病,安稳成功。”曹操大喜,连忙请教妙策。庞统说:“大江之中,潮起潮落,风浪不停;北方士兵不习惯乘船,受这颠簸之苦,就容易生病。如果把大船小船相互搭配,或者三十艘为一排,或者五十艘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起来,上面铺上阔板,不要说人可以行走,马也能在上面奔跑。这样一来,任凭风浪潮水如何起伏,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呢?”曹操听后,离开座位向庞统道谢说:“如果不是先生的良谋,怎能攻破东吴呢!”庞统说:“这只是我浅薄的见解,丞相您自己斟酌。”曹操立刻传令,召集军中的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用来锁住船只。众军士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
后人写诗说道:“赤壁之战激烈交锋,双方都在谋划策略,而东吴这边决定采用火攻之法。在整个作战的谋划决策过程中,诸多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倘若没有庞统献出连环计,将曹军战船用铁链首尾相连锁在一起,周瑜又怎么能够建立如此卓越的战功呢?”
庞统又对曹操说:“我看江东的豪杰,很多人都怨恨周瑜;我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为丞相去劝说他们,让他们都来投降。这样周瑜就会孤立无援,必定会被丞相擒获。周瑜被攻破后,刘备也就不足为惧了。”曹操说:“先生如果真能成就大功,我会奏明天子,封您为三公之列。”庞统说:“我并非为了富贵,只是想拯救天下百姓。丞相渡江之后,千万不要滥杀无辜。”曹操说:“我是替天行道,怎么忍心杀戮百姓呢!”庞统请求曹操写一份榜文,以保全自己的宗族。曹操问:“先生的家属现在居住在哪里?”庞统说:“就在江边。如果能得到这份榜文,就能保全他们了。”曹操命人写好榜文,签字画押后交给庞统。庞统拜谢说:“分别之后,您可赶紧进兵,不要等到周瑜察觉。”曹操表示赞同。庞统拜别曹操,来到江边,正要上船,忽然看见岸上有一个人,穿着道袍,戴着竹冠,一把拉住庞统说:“你好大的胆子!黄盖用苦肉计,阚泽送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怕烧得还不够干净!你们使出这些狠毒的手段,只能瞒过曹操,可瞒不过我!”吓得庞统魂飞魄散。
这正是:不要说只有东南方向能够取得胜利,谁说西北方向就没有杰出的人才呢?到底这个人是谁呢,且听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