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袁尚自从斩杀史涣之后,对自己的勇猛颇为自负,不等袁谭等人的兵马赶到,就亲自率领数万大军从黎阳出发,与曹军的先头部队迎面对战。张辽一马当先冲出阵来,袁尚拿起枪冲上去迎战,还没到三个回合,就招架不住,大败而逃。张辽乘胜追击,袁尚慌了阵脚,急忙率军逃回冀州。袁绍听说袁尚战败归来,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好几斗,昏倒在地。刘夫人急忙将他救到卧室内,袁绍的病情愈发危急。刘夫人赶忙请来审配、逢纪,一直来到袁绍的床榻前,商议后事。袁绍只能用手指指点点,却无法说话。刘夫人问:“袁尚可以继承您的位置吗?”袁绍点头示意。审配便在床榻前写下了遗嘱。袁绍突然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一斗多,然后死去。
后人写诗这样评价袁绍:袁绍家族世代都是位居公卿的高官,在社会上早就树立了响亮的名声。他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志向远大,行事肆意洒脱,有着纵横天下的豪迈气概。袁绍曾经广泛招揽人才,号称门下聚集了三千才智出众的门客,同时他还坐拥百万英勇善战的士兵,看上去实力极其强大。然而,可惜的是,他就像披上虎皮的羊,徒有威风凛凛的外表,内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和胆略,最终没能成就大功业;又如同拥有凤凰般出众的条件,却怀着胆小如鸡的怯懦心态,面对关键决策时总是犹豫不决,致使诸多事情难以成功。更加令人惋惜的是,袁绍死后,家族陷入了悲惨的境地。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不顾兄弟情谊,相互争斗,这场家庭内乱不断延续,不仅让家族的势力迅速衰败,也成为了一段让人痛心的悲剧。
袁绍死后,审配等人主持丧事。刘夫人竟将袁绍生前宠爱的五个妾室全部杀害,又担心她们的阴魂在九泉之下与袁绍相见,于是剪掉她们的头发,划破她们的脸,毁坏她们的尸体,其嫉妒恶毒到了这种地步。袁尚害怕这些宠妾的家属日后生事,便将他们一并抓起来杀掉了。审配、逢纪拥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兼任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的州牧,并派人去报丧。此时袁谭已经从青州发兵,得知父亲去世,就与郭图、辛评商议。郭图说:“主公您不在冀州,审配、逢纪必定会拥立袁尚为主。我们应当赶紧行动。”辛评说:“审配、逢纪二人,肯定早就定下了计谋。现在如果匆忙赶去,必定会遭遇灾祸。”袁谭问:“那该怎么办呢?”郭图说:“我们可以先在城外屯兵,观察他们的动静。我亲自去冀州探察情况。”袁谭听从了他的建议。
郭图于是进入冀州,见到袁尚。行礼完毕后,袁尚问:“兄长为什么没一起来?”郭图说:“因为他在军中抱病,无法前来相见。”袁尚说:“我接受父亲的遗命,被立为主公,加封兄长为车骑将军。如今曹军压境,请兄长担任前部先锋,我随后就调兵接应。”郭图说:“军中没有商议良策的人,希望能让审配、逢纪二人来辅佐我家主公。”袁尚说:“我也想依靠这二人早晚出谋划策,怎么能离开他们呢!”郭图说:“那么在二人当中派一个人去,怎么样?”袁尚不得已,就让二人抓阄,抓到的人就去。结果逢纪抓到了,袁尚立刻命令逢纪带着印绶,与郭图一同前往袁谭的军中。逢纪跟随郭图来到袁谭军中,见袁谭并没有生病,心中感到不安,便献上印绶。
袁谭大怒,想要斩杀逢纪。郭图悄悄劝谏说:“如今曹军压境,暂且先把逢纪留在这儿,以安抚袁尚的心。等打败曹操之后,再来争夺冀州也不迟。”袁谭听从了他的话。 随即袁谭拔营起程,向前来到黎阳,与曹军对峙。袁谭派大将汪昭出战,曹操派徐晃迎敌。两位将领没交战几个回合,徐晃手起刀落,将汪昭斩于马下。曹军乘势掩杀,袁谭的军队大败。袁谭收拾败军退回黎阳,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与审配商议后,只派出五千多兵马前去援助。曹操得知救兵已到,派乐进、李典带兵在半路拦截,前后夹击,将袁尚派来的救兵全部杀光。袁谭得知袁尚只拨了五千兵马,还在半路上被伏击消灭,大怒,于是叫来逢纪责骂。逢纪说:“请容我写封信给主公,求他亲自来救援。”袁谭就让逢纪写信,派人送到冀州给袁尚,袁尚与审配共同商议。审配说:“郭图诡计多端,之前不争夺冀州就离开,是因为曹军压境。如今如果打败曹操,他必定会来争夺冀州。不如不发救兵,借助曹操的力量除掉袁谭。”袁尚听从了他的话,不肯发兵。
使者回来报告,袁谭非常生气,立刻斩杀了逢纪,并商议要投降曹操。很快就有探子将此事密报给袁尚。袁尚与审配商议说:“如果袁谭投降曹操,二人合力来攻打,那么冀州就危险了。”于是留下审配和大将苏由固守冀州,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黎阳救援袁谭。袁尚问军中谁敢担任前部先锋,大将吕旷、吕翔兄弟二人表示愿意前往。袁尚点了三万兵马,让他们作为先锋,先行抵达黎阳。袁谭听说袁尚亲自前来,非常高兴,于是打消了投降曹操的念头。袁谭在城中屯兵,袁尚在城外屯兵,形成掎角之势。 没过几天,袁熙、高干也都率领军队来到城外,分别屯兵三处,每天出兵与曹操对峙。袁尚多次战败,曹操的军队则屡次获胜。到了建安八年二月,曹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高干都大败,只好放弃黎阳逃走。曹操带兵追到冀州,袁谭与袁尚入城坚守,袁熙与高干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扎营,虚张声势。曹操的军队连日攻打,却无法攻克。
郭嘉建议说:“袁氏家族废长立幼,兄弟之间权力相争,各自结党。如果逼得太紧,他们就会相互救援;如果放松一些,他们就会自相争斗。不如我们举兵南下荆州,征讨刘表,等待袁氏兄弟发生变故。变故发生后再出击,就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任命贾诩为太守,镇守黎阳;派曹洪带兵驻守官渡。自己则率领大军向荆州进发。袁谭、袁尚得知曹军自行撤退,于是相互庆贺。袁熙、高干各自告辞离去。袁谭与郭图、辛评商议说:“我是长子,反而不能继承父亲的基业;袁尚是继母所生,却继承了大位,我心里实在不服。”郭图说:“主公可以在城外部署军队,装作请袁尚、审配来饮酒,埋伏好刀斧手将他们杀掉,大事就成了。”袁谭听从了他的建议。恰好别驾王修从青州赶来,袁谭将这个计策告诉了他。王修说:“兄弟就如同左右手。如今与他人争斗,却砍断自己的右手,还说自己一定能获胜,这怎么可能呢?抛弃兄弟而不亲近,天下还有谁会亲近您呢?那些进谗言的人离间骨肉亲情,只为谋取一时之利,希望您充耳不闻。”袁谭大怒,呵斥王修离开,派人去请袁尚。
袁尚与审配商议。审配说:“这必定是郭图的计策。主公如果前往,一定会中奸计,不如趁机攻打他。”袁尚依言,立即披挂上马,率领五万兵马出城。袁谭见袁尚带兵前来,知道事情败露,也马上披挂上马,与袁尚交战。袁尚见到袁谭就破口大骂。袁谭也骂道:“你用药毒死父亲,篡夺爵位,如今又想来杀兄长吗?”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袁尚不顾箭矢石块,冲锋陷阵,掩杀过去。袁谭率领败军逃奔到平原,袁尚收兵回城。袁谭与郭图再次商议进兵,任命岑璧为将领,带兵前来。袁尚亲自带兵出冀州。双方摆开阵势,旗帜招展,战鼓相闻。岑璧出阵叫骂。袁尚想要亲自出战,大将吕旷拍马舞刀,迎战岑璧。二人交战没几个回合,吕旷就将岑璧斩于马下。袁谭的军队又一次战败,再次逃奔到平原。
审配劝说袁尚进兵,一直追到平原。袁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城,坚守不出。袁尚从三面围城攻打。袁谭与郭图商议对策。郭图说:“如今城中粮食短缺,敌军士气正盛,我们势单力薄,难以抵挡。我认为可以派人向曹操投降,让曹操带兵攻打冀州,袁尚必定会回兵救援。将军您带兵夹击,就可以擒获袁尚。如果曹操击破袁尚的军队,我们就趁机收缴他的军备物资来抵御曹操。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粮食供应不上,必然会自行撤退。这样我们就可以仍然占据冀州,图谋进一步发展。”袁谭听从了他的话,问道:“谁可以作为使者呢?”郭图说:“辛评的弟弟辛毗,字佐治,现任平原令。此人能言善辩,可以任命为使者。” 袁谭立刻召见辛毗,辛毗欣然前来。袁谭写好书信交给辛毗,派三千士兵护送辛毗出境。辛毗日夜兼程,带着书信去见曹操。当时曹操屯军在西平,准备讨伐刘表,刘表派刘备带兵作为前部来迎战。还没等双方交锋,辛毗就来到了曹操的营寨。
辛毗见到曹操,行礼完毕后,曹操问他来意,辛毗详细说明了袁谭求救的意图,并呈上书信。曹操看完信,将辛毗留在营寨中,召集文武官员商议。程昱说:“袁谭被袁尚攻击得太急,不得已才来投降,不可轻信。”吕虔、满宠也说:“丞相已经带兵到了这里,怎么能放弃刘表而帮助袁谭呢?”荀攸说:“三位的话不太妥当。依我看,当今天下正多事之秋,而刘表只是坐守在长江、汉水之间,不敢有所扩展,由此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争夺天下四方的志向。袁氏家族占据四州之地,拥有数十万军队,如果他们兄弟和睦,共同守护家业,天下的局势还难以预料。如今趁他们兄弟相互攻伐,形势窘迫而前来投奔我们,我们先带兵除掉袁尚,再观察后续变化,一并消灭袁谭,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这是不可错失的良机。” 曹操大喜,便邀请辛毗一同饮酒,对他说:“袁谭的投降,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呢?袁尚的军队,真的一定能被我们打败吗?”
辛毗回答说:“明公您不必纠结于是真心还是假意,只需要考虑当前的形势就可以了。袁氏家族连年战败,在外战争不断,军队疲惫不堪,在内又诛杀谋臣,导致人心惶惶。兄弟之间相互猜忌,产生嫌隙,使得势力一分为二。再加上饥荒接连发生,天灾人祸一同降临,不管是聪明的人还是愚笨的人,都能看出袁氏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这正是上天要灭亡袁氏的时候啊。如今明公您带兵攻打邺城,如果袁尚不回军救援,就会失去他的老巢;要是回军救援,那么袁谭就会在他身后追击。以明公您的威势,去攻打那些疲惫不堪的敌军,就如同疾风扫落叶一般轻松。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去攻打荆州,荆州是一个富足安乐的地方,国家和谐,百姓顺从,很难轻易撼动。况且,四方的忧患,没有比河北的袁氏更大的了。只要平定了河北,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就。希望明公您仔细考虑。”曹操大喜道:“真遗憾没能早点与辛佐治相见啊!”当天就督军返回攻打冀州。刘备担心曹操有什么计谋,没有继续追击,带兵返回了荆州。
话说袁尚得知曹军渡过黄河,急忙率军返回邺城,命令吕旷、吕翔断后。袁谭见袁尚撤军,便出动平原的全部兵马,在后面追赶。没走几十里,一声炮响,两支军队同时杀出,左边是吕旷,右边是吕翔,兄弟二人拦住了袁谭。袁谭拉住缰绳,对二位将领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对二位将军一直都很不错,如今为何追随我弟弟来逼迫我呢?”二位将领听了,便下马投降袁谭。袁谭说:“不要投降我,你们可以去投降曹丞相。”二位将领于是跟随袁谭回到营中。 袁谭等曹操的军队到达后,带着二位将领去见曹操。曹操大喜,将女儿许配给袁谭为妻,让吕旷、吕翔做媒人。袁谭请求曹操攻打冀州。曹操说:“如今粮草供应不上,搬运粮草十分辛苦。我准备渡过黄河,堵住淇水,让它流入白沟,以便疏通粮道,然后再进兵。”他让袁谭暂且留在平原。曹操率领军队撤退到黎阳屯扎,封吕旷、吕翔为列侯,让他们随军听用。
郭图对袁谭说:“曹操把女儿许配给您,恐怕并非真心。如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将他们带在军中,这是为了笼络河北人心,日后必定会成为我们的祸患。主公可以刻两颗将军印,暗中派人送给吕旷、吕翔,让他们做内应。等曹操打败袁尚之后,我们就可以趁机行事。”袁谭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刻了两颗将军印,暗中送给吕旷、吕翔。 吕旷、吕翔二人接到印后,直接拿着印来向曹操禀报。曹操大笑说:“袁谭暗中送印,是想让你们做内应,等我打败袁尚之后,再从中谋取好处。你们暂且先收下,我自有主张。”从此,曹操便有了杀掉袁谭的想法。
再说袁尚与审配商议:“如今曹操的军队将粮草运入白沟,必定会来攻打冀州,该怎么办呢?”审配说:“可以发布檄文,让武安县长尹楷屯兵毛城,打通上党运粮的通道;命令沮授的儿子沮鹄镇守邯郸,作为声援。主公您可以进兵平原,急速攻打袁谭。先消灭袁谭,然后再打败曹操。”袁尚大喜,留下审配与陈琳守卫冀州,派马延、张顗二位将领为先锋,连夜起兵攻打平原。袁谭得知袁尚的军队逼近,向曹操告急。曹操说:“这次我一定能拿下冀州。”正说着,恰好许攸从许昌赶来。许攸听说袁尚又在攻打袁谭,便进帐拜见曹操说:“丞相坐守在这里,难道是想等天雷劈死袁氏兄弟吗?”曹操笑着说:“我已经有了主意。”于是命令曹洪先带兵攻打邺城,自己则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尹楷。曹军抵达尹楷的领地,尹楷带兵前来迎战。尹楷刚一出马,曹操就问:“许仲康在哪里?”许褚应声而出,纵马直取尹楷。尹楷措手不及,被许褚一刀斩于马下,其余众人纷纷溃逃。
曹操将他们全部招降,随即带兵去攻打邯郸。沮鹄进兵迎战。张辽出马与沮鹄交锋,没到三个回合,沮鹄大败逃跑,张辽在后面追赶。两匹马相距不远时,张辽急忙取弓搭箭,射中沮鹄,沮鹄中箭落马。曹操指挥军队掩杀,众人都四散奔逃。于是曹操率领大军向前抵达冀州。曹洪此时已经兵临城下。曹操命令三军在城周围筑起土山,又暗中挖掘地道攻城。审配设计坚守,法令极为严格。东门守将冯礼,因为醉酒耽误了巡逻警戒,审配严厉斥责了他。冯礼心怀怨恨,偷偷出城向曹操投降。曹操询问破城的计策,冯礼说:“突门内的土很厚,可以挖掘地道进入。”曹操便命令冯礼带领三百名壮士,趁夜挖掘地道进城。
话说审配自从冯礼出城投降后,每天夜里都亲自登上城楼巡视军队。当天夜里,他在突门阁上,望见城外没有灯火,便说:“冯礼必定是带兵从地道进城了。”急忙召唤精兵运来石块,撞击突闸门。门被关闭,冯礼和三百名壮士都被埋死在土中。曹操这次行动失利,于是放弃了地道攻城的计划,退兵到洹水之上,等待袁尚回兵。袁尚攻打平原,听说曹操已经攻破尹楷、沮鹄,大军围困冀州,于是撤兵回救。部将马延说:“走大路回去,曹操必定设有伏兵,我们可以走小路,从西山出滏水口去偷袭曹营,这样一定能解冀州之围。”袁尚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率领大军先行,让马延与张顗断后。很快就有探子去报告曹操。曹操说:“如果他们从大路上来,我就避开;如果从西山小路而来,一战就可以擒获他们。我料想袁尚必定会举火为号,让城中接应。我们可以分兵攻击。”于是部署安排妥当。
话说袁尚出了滏水界口,向东到阳平,在阳平亭屯军,这里距离冀州十七里,一边靠着滏水。袁尚命令军士堆积柴薪干草,到夜里焚烧作为信号。他派主簿李孚扮成曹军都督,一直来到城下,大喊:“开门!”审配听出是李孚的声音,便放他进城。李孚说:“袁尚已经在阳平亭列好阵势,等候接应,如果城中出兵,也举火为号。”审配让城中堆积柴草放火,以互通消息。李孚又说:“城中没有粮食了,可以放出老弱残兵和妇人出城投降,他们必定不会防备,我们就可以跟在百姓后面出兵攻打。”审配听从了他的建议。第二天,城上竖起白旗,上面写着“冀州百姓投降”。曹操说:“这是城中没有粮食,让老弱百姓出城投降,后面必定会有军队出城。”曹操让张辽、徐晃各带三千士兵,埋伏在两边。曹操亲自骑着马,张着指挥用的麾盖来到城下。
果然见城门打开,百姓们扶着老人、带着小孩,手里拿着白旗出城。等百姓全部出城后,城中的士兵突然冲了出来。曹操指挥手下挥动红旗,张辽、徐晃两路兵马立刻杀出,一顿乱杀,城中的士兵没办法,只能又退回城里。曹操亲自飞马追赶,来到吊桥边,城中弩箭如雨般射来,射中曹操头盔,差点穿透头顶。众将急忙将曹操救回阵中。曹操换了衣服和马匹,率领众将攻打袁尚的营寨,袁尚亲自迎敌。这时各路军马一起杀到,两军混战,袁尚大败。袁尚带着败兵退到西山扎营,派人催促马延、张顗的军队前来。却不知曹操已派吕旷、吕翔去招降这二位将领。马延、张顗二人跟着吕旷、吕翔前来投降,曹操也封他们为列侯。曹操即日进兵攻打西山,先派吕旷、吕翔、马延、张顗截断袁尚的粮道。袁尚知道西山守不住了,于是夜里逃往滥口。刚安营还没稳住,四下里火光冲天,伏兵齐出,袁尚的士兵来不及披甲,马匹来不及备鞍,军队大乱,溃不成军,一口气退了五十里。袁尚势穷力竭,只得派豫州刺史阴夔到曹操营中请求投降。曹操假意答应,却连夜派张辽、徐晃去劫营。袁尚只得丢弃印绶、节钺、衣甲、辎重,往中山方向逃窜。
曹操回军继续攻打冀州。许攸献计说:“为什么不决开漳河之水来淹城呢?”曹操觉得此计可行,先派兵在城外挖掘壕沟,壕沟环绕冀州城四十里。审配在城楼上看到曹操的军队在城外挖壕沟,而且挖得很浅,暗自嘲笑说:“这是想决开漳河水来灌城啊。壕沟挖深了才能灌水,这么浅,有什么用呢!”于是没有加以防备。当夜,曹操增派十倍的士兵,全力挖掘壕沟。等到天亮,壕沟已经宽深各二丈,然后引入漳河水,城中水深达数尺。再加上城中粮食断绝,军士们都饿死了。辛毗在城外,用枪挑着袁尚的印绶和衣服,招降城内的人。审配大怒,将辛毗家中老小八十多口,都在城楼上斩杀,把首级扔了下来。辛毗见状,号哭不止。 审配的侄子审荣,向来与辛毗关系很好,看到辛毗家属被害,心中愤恨不已,于是秘密写了一封献城门的信,绑在箭上,射下城来。军士捡到后献给辛毗,辛毗又将信呈给曹操。曹操先下令:如果攻入冀州,不许杀害袁氏一门老小;军民投降的免死。
第二天黎明,审荣大开西门,放曹兵进城。辛毗跃马当先冲入城中,其他军将随后跟进,杀进冀州城。审配在东南城楼上,看到曹操的军队已经入城,便带领几名骑兵下城拼死抵抗,正好迎面遇上徐晃,双方交战。徐晃生擒审配,将他绑出城来。路上碰到辛毗,辛毗咬牙切齿,用马鞭抽打审配的头说:“你这恶贼!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审配大骂道:“辛毗你这奸贼!引曹操来攻破我的冀州,我恨不得杀了你!”徐晃押着审配去见曹操。 曹操问审配:“你知道是谁献门迎接我的吗?”审配说:“不知道。”曹操说:“是你的侄子审荣。”审配愤怒地说:“这小子不成器,竟然做出这种事!”曹操又问:“昨天我到城下时,为什么城中弩箭那么多?”审配说:“恨箭太少!恨箭太少!”曹操说:“你对袁氏忠心耿耿,不得不这样。现在你愿意投降我吗?”审配说:“不投降!不投降!”辛毗哭着拜倒在地说:“我家八十多口人,都被这个恶贼杀害。希望丞相杀了他,为我报仇雪恨!”审配说:“我生是袁氏的臣子,死是袁氏的鬼,不像你们这些谄媚阿谀的奸贼!快杀了我!”曹操让人把他拉出去。临刑前,审配大声呵斥行刑的人说:“我的主公在北方,不能让我面朝南而死!”于是向北跪地,伸长脖子就刃赴死。
后人有诗感叹道:“河北有很多名士,谁能像审配这样:因为昏庸的主公而丧命,其忠心可与古人相比。忠诚直言,毫无隐瞒,廉洁能干,志向不贪。临死还向着北方,那些投降的人都该感到羞愧。”
审配死后,曹操怜悯他的忠义,下令将他葬在城北。众将请曹操入城。曹操正要起身,只见刀斧手押着一个人过来,曹操一看,是陈琳。曹操对他说:“你之前为袁绍写檄文,只列举我的罪状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辱骂我的祖父呢?”陈琳回答说:“当时的形势就像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出去啊。”左右的人劝曹操杀了他,曹操爱惜他的才华,就赦免了他,任命他为从事。
话说曹操的长子曹丕,字子桓,当时十八岁。曹丕出生的时候,有一片云气,颜色青紫,圆如车盖,笼罩在他的房间上,终日不散。有个会望气的人,悄悄对曹操说:“这是天子之气啊。您的这个儿子贵不可言!”曹丕八岁就能写文章,才华出众,博古通今,擅长骑马射箭,喜好击剑。当时曹操攻破冀州,曹丕随父亲在军中,他先带领随身的士兵,径直奔向袁绍家,下马拔剑闯入。有个将领阻拦他说:“丞相有令,任何人不许进入袁绍府。”曹丕呵斥他退下,提剑进入后堂。只见两个妇人抱在一起哭泣,曹丕上前就要杀她们。
这正是:袁绍家族四世位列公侯的辉煌已然如梦般消逝,如今一家人又要遭受祸殃。不知道这两个妇人的性命会怎样,且听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