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上一章节的剧情修改了.....)
一切都封装完毕,登记簿也记录得清清楚楚。
“好了,有劳各位了。” 苏锦屏对小夏子和那个生面孔太监说,“把东西送去御书房吧。路上仔细些,千万别再出什么岔子了。”
“是!苏贵人放心!” 小夏子赶紧应下。那个生面孔太监也低着头,喏喏连声。
两人抬着封装好的文房四宝,匆匆离去。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苏锦屏的心里,却始终有些不安。
刚才那个意外……真的只是意外吗?
还是说……那其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障眼法”,目的是为了在混乱中,把真的端砚,换成……赝品?
可是,如果真的是调包,她们这么多人盯着,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到?
除非……掉包的动作,发生在她查验之前?或者……她查验的那方砚台,本身就是假的?!
这个念头一出来,苏锦屏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可能吧?!她刚才明明仔细检查过的!那石质,那雕工,那落款……看起来跟真的一模一样啊!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里那股不安感越来越强烈。
“小翠,” 她忽然开口,“刚才那个生面孔的太监,你以前见过吗?是哪个宫的?”
小翠摇摇头:“奴婢也没见过。小夏子公公说是他新带来的帮手,好像……是刚从哪个杂役处调过来的?”
新来的帮手?还是在这么重要的差事上?
苏锦屏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她走到桌边,看着刚才用来铺垫的白棉布。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棉布上一个极不起眼的、淡淡的……墨点上。
这个墨点,很小,颜色也很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是刚才不小心蹭到的吗?
不对!
苏锦屏猛地想起来!她在查验那方“江山如画”端砚时,为了确认墨色,特意用指尖蘸了一点点清水,在砚台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虽然她很快就用帕子擦掉了,但如果……如果那方砚台,不是真正的端砚,而是用劣质石料仿制的,上面只是涂了一层墨汁来伪装……那她的指尖,或者帕子上,会不会留下一点点……墨迹?
而这个墨点……是不是就是那时候,不小心蹭到棉布上的?!
苏锦屏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立刻拿起那块白棉布,凑到光线下仔细查看。果然!在那个墨点旁边,还有几个更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类似指纹的墨痕!
完了!
苏锦屏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几乎可以肯定!刚才她查验的那方端砚,是假的!
是有人,在她查验之前,就已经把真砚台换掉了!而刚才那个太监滑倒的意外,很可能就是为了……进一步制造混乱,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在慌乱中忽略掉一些细节!
好一个连环计!好一个偷梁换柱!
丽嫔!你好狠的心思!
苏锦屏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
她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掉进了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如果这方假砚台真的送到了皇上面前,被皇上发现……那她这个负责最后查验封装的人,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欺君罔上”的罪名一旦坐实,她必死无疑!
怎么办?!现在去追小夏子他们?来不及了!而且,就算追上了,她也没有证据证明砚台是在他们手上被掉包的!说不定还会被反咬一口!
去跟崔嬷嬷或者皇后禀报?她们会相信她吗?万一她们觉得是她自己办事不力,想推卸责任呢?
苏锦屏感觉自己像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退无可退!
不行!不能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她强迫自己深呼吸,让纷乱的思绪慢慢沉淀下来。
既然砚台已经被送走了,那她现在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在皇上发现之前,把这件事……捅出去!并且,还要找到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证据……证据在哪里?
苏锦屏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块沾着墨点的白棉布上。
对了!还有……她的封条!
她那特制的封条和蜡封,如果被动过,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果……她能证明,在封装的时候,砚台还是“好的”(至少表面上是),而问题是出在运送途中,或者……更早的环节,那她的责任就能减轻很多!
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她还需要更直接的证据,证明那方砚台是假的!
苏锦屏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她立刻对小翠说:“小翠!快!去把我们之前用来做‘暖心饼’剩下的那些白面,还有……厨房里所有的醋,都给我拿来!”
“啊?主子,您要这些做什么?” 小翠不解。
“别问了!快去!” 苏锦屏语气急切。
小翠不敢怠慢,赶紧跑去厨房。
苏锦屏则在屋里快速地翻找着。她需要一些……能与墨迹发生化学反应的东西!
她想到了现代化学里常用的一个原理——酸碱中和,以及……某些指示剂遇酸碱会变色的特性!
虽然她手头没有专业的化学试剂,但她可以用……最土的办法来尝试!
很快,小翠把白面和一小坛子醋都拿来了。
苏锦屏取了一点点白面,加水调成稀糊。又倒了一点点醋在旁边备用。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干净的细木棍,蘸了一点点白棉布上那个已经快要干涸的墨点,把它刮了下来,放进面糊里。
她又蘸了一点点醋,滴进面糊里。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如果那墨点,是普通的松烟墨或者石墨,遇到酸,可能变化不大。
但如果……那是用劣质染料或者什么特殊物质仿制的“假墨”,那遇到酸,会不会……发生颜色变化?或者……产生什么别的反应?
苏锦屏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碗小小的面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