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屏好像被逼到了绝境,脸上血色尽褪,嘴唇也有些哆嗦,看起来可怜极了。
就在丽嫔和所有等着看笑话的人,都以为她马上就要哭出来,或者干脆出丑晕倒的时候……
苏锦屏,却忽然深吸了一口气。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太后那张带着慈祥笑容(但眼底深处可能藏着审视)的脸上。
她那双原本带着惶恐的眼眸,渐渐变得清澈、明亮,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光彩。
她微微躬身,用一种清朗而又带着无限敬意的声音,缓缓开口道:
“太后娘娘慈恩浩荡,嫔妾惶恐,实不敢以拙劣诗句污了娘娘圣听。”
“然,今日得见娘娘慈颜,天恩浩荡,福寿绵长,嫔妾心中感慨万千,亦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她顿了顿,微微抬高了声音,用一种饱含深情的语调,朗声念道: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两句一出,场中顿时一静!
这……这是什么开场?祝寿诗怎么会说这个?弃我去者?乱我心者?这苏才人是疯了吗?!
丽嫔更是心中狂喜!太好了!她果然不会作诗!这是在胡言乱语!冲撞太后!罪该万死!
然而,苏锦屏并没有停顿,她的声音变得更加高亢,充满了力量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洒脱与豪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几句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什么秋雁高楼,什么建安风骨,什么青天明月……虽然很多人听不太懂里面的典故,但那股子豪情壮志,那份汪洋恣肆的才气,已经扑面而来,让在场所有人都被震慑住了!
尤其是安美人这种饱读诗书的,更是眼睛瞪得溜圆,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这……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才华!这真的是那个流云轩的小才人能写出来的?!
就连皇后和太后,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浓厚的兴趣!
丽嫔脸上的得意笑容,僵住了。她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劲!
苏锦屏的声音,在此时又陡然一转,变得沉郁顿挫,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和……对未来的期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最后这两句,更是将那种怀才不遇、不愿同流合污、向往自由洒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虽然……放在祝寿的场合,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合时宜?
但!
且慢!
就在众人还在回味这首诗的意境,觉得有哪里不对,丽嫔正要抓住把柄发难的时候……
苏锦屏抬起头,脸上露出灿烂而又无比真诚的笑容,对着太后,声音响亮地说道:
“太后娘娘!嫔妾才疏学浅,作不出什么华丽的贺寿诗。但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乃是嫔妾家乡一位游戏风尘、自号‘谪仙人’的狂士所作!”
“此诗虽有牢骚愤懑之语,看似不合时宜。然!其胸襟之开阔,其志向之高远,其才情之洒脱,实乃世间罕有!”
“嫔妾斗胆,以此诗献给太后娘娘,并非为己,实乃为太后娘娘贺!”
“贺太后娘娘您——福寿绵长,能见证我大雍人才辈出,俊采星驰,如诗中所赞之建安风骨、小谢清发!”
“贺太后娘娘您——心境豁达,能笑看世间烦忧,抽刀断水,举杯消愁,最终心无挂碍,自在逍遥,得享仙人之寿!”
“更贺太后娘娘您——胸襟广阔,能容纳天下英才,纵使有人生不称意,亦能得遇明主(皇上),不至于散发扁舟,埋没才华!”
“嫔妾以此诗,祝太后娘娘——心如明月,寿比南山!祝我大雍——长风万里,国泰民安!”
说完,她再次深深拜倒在地!
……
全场,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苏锦屏这番……不,是这首诗,以及她最后那番“点睛”的解释,给彻底震傻了!
这……这操作……简直是……
神来之笔啊!!!
一首看似“不合时宜”的牢骚诗,居然被她硬生生地解读成了……对太后、对皇上、对大雍朝的无上赞美和祝福?!
而且,这解读还合情合理,大气磅礴,滴水不漏!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本身……
虽然辞藻并不华丽,但那意境,那气魄,那才情……简直是……
在场但凡懂点诗文的,比如安美人,比如几位饱读诗书的老臣(如果有在场的话),都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这是何等的神作?!那个所谓的“谪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好……好诗!好解!”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竟然是皇上!他猛地一拍大腿,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赞叹!“‘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好气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好意境!‘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好洒脱!”
他看着苏锦屏,眼神里充满了欣赏:“苏才人!你家乡这位‘谪仙人’,当真是……天纵奇才!而你……能以此诗为太后贺寿,这份心思,这份见识,更是……难能可贵!”
皇后也回过神来,看着苏锦屏,眼中异彩连连。她也没想到,这个小才人,居然还有这等急智和口才!能把一首看似“危险”的诗,圆得如此完美,还顺便拍了皇上和太后的马屁!厉害!真是厉害!
而太后娘娘,在最初的惊讶之后,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她虽然未必完全听懂了诗里的典故,但苏锦屏最后那番祝福的话,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里!什么“福寿绵长”、“心境豁达”、“容纳英才”、“国泰民安”……哪个老人家不喜欢听这些?哪个身居高位的人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景象?
尤其是苏锦屏把“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解读为“幸遇明主,不至埋没”,更是挠到了皇上和太后的痒处!
“好!好孩子!”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看向苏锦屏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和赞许,“你有心了!这诗……哀家喜欢!你家乡那位‘谪仙人’,哀家也记住了!回头啊,你把这诗,仔仔细细地给哀家写下来!”
“是!嫔妾遵旨!” 苏锦屏心中狂喜,赶紧应下。成了!不仅过关了,还大获全胜!赢得了皇上、皇后、太后三人的同时赞赏!
而丽嫔,早已僵在原地,脸色比哭还难看!她感觉自己的脸,像是被人用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烙了一下,疼得钻心!
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精心设下的“作诗”陷阱,居然……居然又被苏锦屏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给破了!还让她再次大放异彩?!
这……这简直是在她的伤口上撒盐!再狠狠地踩上几脚!
她看着苏锦屏那张带着“谦卑”笑容的脸,恨得牙齿都快咬碎了!
周围的议论声也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同情或者幸灾乐祸,而是充满了惊叹和……敬畏!
“天哪!这苏才人……是真有大才啊!”
“是啊!那诗……虽然没全听懂,但感觉好厉害!”
“关键是她最后那番解释!太绝了!”
“能把一首牢骚诗说成贺寿词,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看来人家能得宠,不是没道理的……”
“丽嫔娘娘这次……怕是又踢到铁板了……”
丽嫔听到这些议论,更是气血翻涌,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苏锦屏!苏锦屏!!我跟你……势不两立!!!
而苏锦屏,在接受完帝后的夸赞后,又重新退回了角落,恢复了之前的低眉顺眼、与世无争。
但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天起,这位流云轩的苏才人,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小透明了。
她的才华,她的智慧,她的临危不乱,已经在这后宫之中,初步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当然,光芒越盛,引来的觊觎和暗算也可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