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高爔没有告诉他们,他们也不敢多问。
这里面或许就涉及到皇家隐秘,皇家的事,很多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死的越快。
此次作战,朱高爔空间中一个军的兵力,真正参加战斗的也就只有一个旅。
可接下来肃清北至外兴安岭乃至到北冰洋沿岸,东至库页岛的整个东北地区。
虽然分布的人口并不多,可一个旅的兵力还是远远不够。
在将金州城交给孙亮驻守,并让他以金州城为中心,逐步肃清周围的女真部族后。
朱高爔便来到奴儿干都司的核心地,奴儿干城。
随后,朱高爔命人拿下库页岛后,便以奴尔干城为起点,一步步肃清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
或许他们中不少人也是无辜的,但对于朱高爔来说,其他民族或许可以被原谅。
唯独女真人和倭国人,一但有机会,朱高爔会将其彻底除去。
近代以来,就是他们害的华夏将近四千万同胞喋血,甚至整个华夏都差点被灭族。
就冲这一点,他们都不值得被原谅。
何况按照原本的历史,在土木堡之战后,大明就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建州女真便趁机崛起,迅速取代了大明在这里的地位,差一点就统一了女真各部。
要不是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东拼西凑了五万大军和各种物资。
三路大军合围,对建州女真发动雷霆一击,差点将其灭族,只有少部分人逃到蒙古草原,这才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再给他们一点时间,大明或许要早百多年就被清朝取代了。
就这样,他们还是在一百多年后发展起来了,建立了大清,取代了大明。
这也是众人在评论明朝十六帝时,朱见深能够站在朱元璋和朱棣旁边,而他爹朱祁镇只能跪在最下面的原因。
随着一个月时间过去,除了直接投降的女真人,女真人已经基本被肃清。
朱高爔命孙亮派人将他们装船打包,沿着海陆一路南下,送至应天府,交由朱棣处置,为此甚至征用了不少大型渔船。
至于朱棣是将他们安置在其他地方还是直接杀了或者充入徭役,那朱高爔就管不着了。
朱高爔本人却没有回应天,在返回辽东岐王府过完年后,等到来年春暖花开。
朱高爔便带人一路北上,这次跟随而来的就不是军队了而是岐王府的政务属官。
朱高爔沿路做了详细的规划,哪里修建城池,哪里铺桥修路,哪里开垦良田,哪里开通运河,属官一路都在记载。
稍后就有人记录整理,安排落实下去。
黑龙江以北的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世被满清政府割让给了沙俄,朱高爔还从未来过。
如今有机会,自然是要好好看下。
随着朱高爔北上,他才发现,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女真人,竟然还有这么多民族。
比如赫哲人、费雅喀人、鄂伦春人、锡北人……乃至于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本源的形形色色的民族。
有些民族,甚至从来没有和外界联系过,只是重复着他们祖辈的习惯。
或依山而居,或依河而居,或依湖而居,不一而足。
朱高爔都命人将其登记在册,在回去后,安排人在一些适合通行的地方建立村镇。
只有通商,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再安排一些中原人在这里定居,相互通婚,相互融合,才能将这里彻底变成大明的领土。
随着一路北上,朱高爔的系统空间中又多了几万人,身边也跟随着近千人。
这些人,都是沿途部落首领子弟,负责给以后在这边修建城池和道路的人带路。
半年多后,朱高爔到达极北之地,甚至很荣幸的看到了极光。
一路走来,朱高爔也领略到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文,尝遍了北地特有的美食。
而这些,在后世很多都是国家保护动物,比如“飞龙肉”,就是后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
朱高对于朱棣第五次远征漠北时那句“如此江山,岂不让人留恋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伟人也曾经写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时,怕也是同样的感受。
这里很多美食,朱高爔后世都没见过,但吃起来味道相当不错,要是运到应天,应该会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
但这里很多部落依旧穿的是动物皮毛,不但不美观,还有异味。
而且这里部落生活物资相当缺乏,有的整个部落甚至只有一两个铁锅。
这不就又为岐王府提供了一条商路。
就在朱高爔北巡的这一段时间,应天府却炸开了锅。
去年年底朱高爔要北征,灭了女真的请旨传回去时,一众人还不以为然。
甚至有人还担心岐王的行为彻底激怒女真部族,让大明北境再添加一路强敌。
但内阁和兵部还在讨论到底是出兵援助还是申饬岐王,让其固守辽东。
还没讨论出具体章程的时候,岐王一战彻底剿灭女真的奏疏就传回了应天。
当时还有人怀疑岐王是不是虚报以掩盖在奴儿干都司吃了败仗的事实。
直到上百艘船将几万女真人运回应天时,一众大臣才闭了嘴。
不久整个应天府又炸开了锅,起因是有六科给事中官员弹劾岐王朱高爔拥兵自重,恐有谋反的嫌疑。
朱棣看到弹劾奏疏后,眉头紧皱。
朱棣深知朱高爔经过就藩这几年的磨砺,已经有了他当初的几分风采。
此次北征更是成果斐然,但这弹劾之词也不是无的放矢。
自己这老四要是再在东北深耕几年,怕是真会有以东北为根基,鲸吞天下之势。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支持朱高爔和弹劾他的大臣们争论不休。
支持朱高爔的大臣认为他为大明开疆拓土,剿灭女真,功劳巨大;
而弹劾者则坚称他拥兵自重,是皇权潜在威胁。
朱棣并未当场表态,而是暗中派人去调查朱高爔在北地的所作所为。
与此同时,朱高爔从极北之地返回辽东岐王府后,也收到了应天府的消息。
没有等老爷子的传唤圣旨,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北地后续事宜后,便请旨返回应天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