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
上完今天的课,训练完这些新兵,朱高爔出了系统空间。
推开书房的门,就看到宋梦瑶正带着三岁的朱瞻晟在院子中骑木马。
因为比较有时间,朱高爔给儿子做了不少木头玩具,木马正是其中最受儿子喜欢的一种,这可是以往其他子女从未享受到的。
“大黑”懒洋洋的躺在木马旁边,但如果朱瞻晟从木马上摔下来,他肯定能第一时间用背接住。
“小白”则是不知道跑哪玩去了,反正一天天的总是不着家,朱高爔已经习惯了。
看到自己丈夫走出书房,宋梦瑶安排丫鬟看着点小瞻晟,便朝着他走过来。
“怎么样,研究成功了没?”
自己丈夫说是要研究什么水泥,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不让人打扰。
就这样已经过去三天了,要不是每天送进去的饭菜都被吃光,宋梦瑶还以为自己丈夫出事了呢。
朱高爔笑着看向自己妻子,将手中的水泥制作的砖块递给了她。
“你试试硬度。”朱高爔有些小得意的对自己媳妇说道。
宋梦瑶从朱高爔手中接过水泥砖,一个掌刀,水泥砖完好无损,她自己的手反而被震的生疼。
“这么硬!”宋梦瑶惊讶道。
要知道,自幼练武的她,就算手臂粗的木棍,她一个掌刀下去也能劈碎。
这个比巴掌厚不了多少的东西,她竟然没劈开,真是奇了怪了。
朱高爔有些心疼的将宋梦瑶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查看了下没什么事这才放下心来,开始替她揉搓起来。
“都孩子他娘了,怎么还这么虎!你就不会扔到地上或者扔到石头上!”
宋梦瑶有些不好意思看自己丈夫,虽然两人孩子都已经这么大了,但每次自己丈夫像这样关心自己的时候,她还是会有些脸红。
“我下次会注意的。”宋梦瑶低声说道。
“如今有了这东西,就可以对我们岐王城进行扩建,将其打造成一座军事堡垒。”
“而且以后不论是修路还是建城,用上水泥,不但能大大加快修建进度,建完后的质量还会远超传统的泥砖。”
朱高爔满脸兴奋的对着自己的妻子介绍起这东西的生产工艺和用处。
水泥的主要成分,一是石灰石,二是粘土,三是铁矿渣或者铁矿石。
前两种材料很容易就能寻到,可铁矿石铁矿渣就没那么好找了,好在这种材料也可以用火山灰替代。
要说到火山灰哪里比较多,朱高爔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某个岛国,这个国家不就是建在火山口上吗?
火山时不时喷发一下,积累起来的火山灰估计足够多了。
这让朱高爔去找小日子晦气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解决了材料的问题,还有两个技术难题,一个是高温技术,另一个就是鼓风技术。
不过这两个技术在之前研究提高钢铁产量的时候就已经攻克了。
如今要做的就是开建水泥厂,雇佣工人开始大规模制作。
又一座工坊在岐王城郊外开始建立起来。
钢铁厂和水泥厂成为蜂窝煤厂最大的两个客户,几乎每个月都能吃下其将近一半的产量。
蜂窝煤也因其燃烧时间长、热量足、便宜的缘故,开始走出辽东,向着全国各地运去。
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可以用来修路和修建城池,朱高爔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岐王城,规划中的新城至少是如今岐王城的十倍大小。
有了水泥和钢材,岐王城的建筑可就不能只建一层了,两三层的建筑开始拔地而起。
岐王城的大基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也向周边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流入岐王城,又进一步刺激了本地商业的发展。
在水泥作坊步入正轨后,朱高爔又将玻璃造了出来。
在工艺成熟后,朱高爔让工匠制作各种模具,一种新型的奢侈品,在岐王城上流阶层逐渐流行起来,并隐隐向着全国各地扩展开来。
在和王彦谈妥后,钢铁厂生产的武器盔甲可以出售给辽东各地驻军。
这又给朱高爔创造了一个利润增长点。
时不时的也会有其他地方的驻军前来询问,不过目前朱高爔并没有扩展业务的想法。
就在辽东一地还好解释,塞王本就有便宜行事的权利,但要是扩散到其他地方。
估计距离朱高爔被召回应天圈禁也不会远了。
岐王城的生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向全国各个地方拓展开来。
就在朱高爔在辽东大搞建设的时候,应天府的朱高煦兄弟两人又开始搞事情了。
上次两人造反失败,被朱棣搞了个歃血为誓教育了一番后,两人安分了好长时间。
可时间一长两人又开始闹腾起来,为了防止被老爷子赶去就藩。
两人便开始怂恿好战的朱棣御驾亲征,他们俩的心思,早就被朱胖胖看穿了。
不管两人说什么,朱胖胖都用一句没钱回怼回去。
三人当着朱棣的面开始吵吵起来了,这让朱棣甚至有一种大号已经废了,再练一个新号的想法。
老二老三的说法没能说服老大朱胖胖,却正好挠到了朱棣的痒痒处。
自从上次一路打到擒狐山,他早就有了再次北伐蒙古诸部的想法。
为了有仗打,朱棣有了先将老大从监国之位撸下来的想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棣亲手策划了一起刺杀自己的行动。
然后就可以用太子监国不利的理由,直接撸了太子的权利,这样不就没人管着他了。
不得不说朱棣有时候为达目是真的会不择手段。
此时正值郑和下西洋回来,为永乐一朝带来了万国来朝的盛世。
朱棣便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秘密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
这天晚上。
朱瞻基带着确认关系的孙若薇来见自己爷爷,正好赶到朱棣遭遇刺杀。
孙若薇为了不让这件事牵连到他们这些建文旧臣,毅然决然的为朱棣挡下暗器。
这也有些打乱了朱棣的布置,不过这可难不倒一心北伐的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