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莒阳城中心的一座颇为气派的府衙之内,灯火通明。
先前护送于禁回城的那名副将,以及负责统领莒阳城城防军的别部司马,正聚在前厅之中,紧急商议着军情。
不久之前,那响彻全城的鸣金之声,以及隐约传来的喊杀声,早已让他们知晓了敌军攻城的消息。
对此,厅中众人无不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感到异常紧张与焦虑。
“将军不必过于忧虑,我等已在城内各处要道做好了部署,城墙之上亦有重兵把守,想那敌军兵力不多,一时半会儿,是断然破不了城的。”
那名别部司马见副将脸色难看,强自镇定地出言安慰道。
副将闻言,却只是勉强点了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与忧虑。
“我知道,只是不知为何,我这眼皮一直跳个不停,心中总觉得慌张得很,就怕……就怕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唉,若是于将军此刻能够醒着,那该多好啊……”
听了他这话,厅中其余几名将校也是纷纷摇头叹息,神情黯然。
于禁白日被张飞那惊天一击重创,直到此刻,依旧人事不省,昏迷不醒。
若是于禁能够醒着,以他的威望与能力,定然能够迅速稳定军心,指挥若定。
凡事便可请示于禁,他们这些做属下的,肩上的担子也能轻上许多,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就在厅中几人相对无言,各自叹息之际,府衙之外,突然传来一声凄厉无比的高喊,声音中充满了惊恐与绝望。
“不好了!不好了!敌军……敌军破城了!”
赵云的身影,几乎是踉踉跄跄地冲到了府衙的门口,对着门内神色各异的众人,大声禀报道。
“什么!”
厅中众人闻言,无不大惊失色,霍然起身。
那名副将更是脸色骤变,几个箭步便冲到了府衙门前,看着门外衣衫带血、神色仓皇的赵云,又惊又怒,厉声质问道:
“怎么可能!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蛊惑军心!从鸣金声响起到现在,还不到半个时辰,敌军兵力本就不多,怎么可能如此之快便攻破我莒阳城防?”
赵云伸手指着城东方向那片火光冲天之处,语气急促地说道:“千真万确!敌军已然打破了东门,正朝着此处杀来!火光便是证明!将军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查看!”
府衙内的几名将校,顺着赵云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到城东方向火光熊熊,将半边夜空都映照得一片血红,隐约还能听到喊杀之声正由远及近。
“真……真的破城了?”
那副将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不太可能,但眼前的火光,以及那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却让他心中的防线开始动摇,已然信了七八分。
就在此时。
“报——!”
远处街道之上,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传令兵伏在马背上,拼命催促着胯下战马,口中发出声嘶力竭的高喊。
那传令兵眨眼之间便已冲至府衙门前,他甚至来不及勒马,便直接从飞驰的马背上翻滚下来,踉跄几步,扑倒在副将面前,抱拳禀报道:
“禀……禀将军!东门……东门被破!敌军主力已经杀进城了!”
赵云嘴角在无人察觉的暗处,悄然向上提了提。
他心中暗道:云长、翼德,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给力!我这才刚刚放起一把火,他二人便已然攻破了城门……
出于对关羽、张飞二人能力的绝对信任,赵云先前在说出“敌军已打破东门”这句话时,心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担心。
他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因此而谎报军情。
因为他坚信,城门,是肯定会被攻破的。
自己所说的,迟早都会变成事实。
那名别部司马此刻早已吓得面无人色,他声音颤抖地对副将说道:“将军,敌军来势凶猛,我军猝不及防,如今城池已破,大势已去……咱们……咱们还是……撤吧!”
副将脸上神色变幻不定,心中激烈地挣扎着。
片刻之后,他猛地一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事已至此,只好如此了!”
他沉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放弃莒阳,从西门撤离!那个谁……”
副将下达完撤退的命令后,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便落在了赵云的身上。
他指了指赵云,继续说道:“你去内院,将于将军背出来,随我等一同撤离!”
赵云心中一动,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急忙抱拳领命:“是!属下遵命!”
说完,他转身便朝着内院于禁养伤的屋子快步走去。
不多时,赵云便已将于禁从屋中背了出来,来到了前院。
此刻,副将与那名别部司马,以及其余几名将校,都已翻身上马,在院中等候。
在他们旁边,还停着一辆由两匹高头大马拉着的平板马车,显然是为重伤的于禁准备的。
赵云依言,小心翼翼地将于禁已经瘫软的身体,轻轻地放在了马车之上。
而后,他十分自觉地绕到马车的前方,在车夫的身旁坐了下来。
那副将深深地看了赵云一眼,却并未多说什么。
他猛地一挥手,厉声喝道:“出城!”
一行人立时催动马匹,护着载有于禁的马车,朝着西门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不断有从城内各个区域溃败下来的曹军部队,陆陆续续地前来与他们会合。
等他们抵达西门之时,身后已然汇聚了数千名人马。
只是,这些士卒个个面带惊恐,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早已无心再战。
不过,这座莒阳城,先前早已被曹军搜刮得干干净净,城中百姓也大多逃难而去,早已是一座空城,并没有什么值得曹军留恋的东西。
副将下令放弃莒阳城,除了形势所迫之外,也是想尽快带着重伤的于禁,撤回到位于开阳城外的先锋大营之中。
在那里,有更为充足的兵力,也更为安全,才能让于禁得到更好的救治与休养。
赵云坐在颠簸的马车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周围那些如同丧家之犬般仓皇逃窜的曹军士卒。
他心中暗自思忖:
曹军果然势大,仅仅是于禁这一支偏师,在遭受如此惨败之后,残存的人数,依旧比我军投入此次作战的总兵力还要多上不少。
想要在正面战场上彻底击败曹军,以我军目前的实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非……能出奇招……
而他心中所谓的“奇招”,便是那最为凶险,也最为直接的——斩首行动。
赵云的目光微微闪烁,一个新的,更为大胆的计划,已然在他的脑海之中悄然成形。
他要借着这个护送于禁撤退的机会,设法混入曹军的先锋大营之中。
而后,再寻找机会,刺杀曹军此次北路进攻的先锋大将——曹仁!
根据他先前从俘虏口中以及各种渠道搜集到的情报,此次曹操全军压境,大举攻入徐州之后,在顺利攻占了东海郡之后,便将麾下大军分作两部,一南一北,继续向徐州腹地纵深攻伐。
曹操亲率主力大军南下,直扑徐州治所下邳。
而北路,则交由其麾下心腹大将曹仁统领,负责攻取琅琊郡诸县。
就算是分兵之后,曹仁麾下所统领的兵马,依旧有近三万之众,几乎是刘备军目前总兵力的十倍。
这样悬殊的兵力差距,绝不是刘备军能够在正面战场上与之抗衡的。
所以,赵云才会生出刺杀曹仁这般看似疯狂的想法。
他深知,此行必然是九死一生,凶险到了极点。
但为了主公,为了徐州的百姓,赵云已然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决心放手一搏!
(第九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