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步卒将领眼睁睁看着那道矫健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自己身旁掠过,心中尚未来得及生出任何疑问。
他只看到那人冲至前方,从那几个几乎脱力的袍泽手中接过了什么,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又一阵风似的冲了回来,背上赫然是已经不省人事的于禁。
“将军!”
步卒将领终于反应过来,失声惊呼。
他再也顾不得去思考战场上究竟发生了何等变故,只是声嘶力竭地吼道:
“快!结阵!掩护将军撤退!弓弩手准备,挡住追兵!”
命令在混乱中被七零八落地传递下去,那些刚刚赶到河岸,尚有些晕头转向的步卒们,总算是在各级军官的呵斥下,开始手忙脚乱地试图组织起一道简陋的防线。
就在此时,那几名搀扶于禁的副将也已奔逃至此。
其中一人,正是先前开口呼救的那位。
他一把拉住那名步卒将领,急促地喘息着,语无伦次地说道:
“快……快组织人手,护送将军回莒阳城!你……你带一部分人在这里顶住,无论如何,要挡住他们!”
步卒将领重重点头,此刻他已然明白,前方战事必然是遭遇了天大的溃败。
“末将明白!定不辱命!”
那副将不再多言,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便落在了背负着于禁的赵云身上。
他带着残存的两名副将,以及十数名亲兵,护在于禁——或者说,护在赵云周围,便要杀出一条血路,返回莒阳城。
赵云背负着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脚下却丝毫不慢,稳稳地跟在那副将身后。
奔逃的路上,烟尘弥漫,喊杀声与惨叫声交织。
那副将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边侧过头,看着身侧这个面生的士卒,沉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我以前似乎没见过你。”
赵云尚未开口,他身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便抢着答道:
“大人,他叫赵凡!是卑职以前在莒阳城守军时的同袍,刚从城防营调拨过来补充到咱们军中的!”
正是那个先前与赵云搭话的王海。
他竟也从乱军中逃了出来,此刻正气喘吁吁地跟在队伍里。
他与这名副将显然是认识的,此刻见赵云似乎立了“大功”,便主动替他回答,也存了几分攀附之心。
副将闻言,目光在王海脸上一扫,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他又转向赵云,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
“赵凡是吧?做得不错,很机敏,也很有力气。”
赵云脚下步伐依旧稳健,气息也只是略显粗重,他沉声应道:
“保护将军,是属下应尽之责!”
恰在此时,侧前方有数名曹军骑兵,狼狈不堪地从主力溃败的方向冲了过来。
他们显然也看到了被护在中间的于禁,急忙勒住马匹,翻身下马,将战马让了出来。
“大人!快让将军上马!”
那副将见状大喜,立刻指挥着赵云,小心翼翼地将于禁已经瘫软的身体扶上马背。
而后,他自己也翻身上马,在于禁身后稳稳地扶住他,对着赵云与王海等人急促地说道:
“我先护送将军回城救治!追兵自有殿后的袍泽拼死抵挡,你们随后自行返回莒阳城,抵达之后,立刻加强城防,不得有误!”
他的声音因焦急而显得有些嘶哑。
于禁的伤势实在太重,方才那番颠簸,口鼻间的血沫又多了几分,必须尽快得到救治,否则性命堪忧。
先前形势危急,他们几人根本来不及将于禁弄上马匹,而骑兵部队则需要拼死抵挡张飞以及那些如狼似虎的刘备军岸边部队,也抽不出空闲将马匹让出。
好在他们总算是将于禁从那绝境中带了出来,后续的骑兵部队不必再死守原地,可以相机撤退,这才让于禁此刻得以重新回到马上。
副将说完,也不待赵云他们回答,便对着那几名让出马匹的骑兵喝道:“你们几个,随我一同护送将军!”
随即,他狠狠一夹马腹,口中发出一声暴喝:“驾!”
战马吃痛,长嘶一声,载着他和昏迷不醒的于禁,朝着莒阳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那几名骑兵也立刻翻身上了同伴的马匹,两人一骑,紧紧跟上。
赵云与王海等一众步卒,望着副将一行人远去的背影,默默地加快了脚步,也朝着莒阳城的方向撤退。
路上,王海凑到赵云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羡慕。
“兄弟,行啊!我老王这一趟算是白来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啥功劳没捞着,还差点把小命搭进去。”
他咂了咂嘴,继续说道:
“倒是你,赵凡兄弟,背着将军逃了这么半天,这可是天大的功劳!等将军醒了,定然会重重赏你!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提携提携哥哥我啊!”
赵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连连摆手。
“哎呀,王哥,你这是说哪里话,太见外了!”
“咱们是兄弟,以后自然是互相照拂,互相照拂嘛!”
王海听了这话,心中熨帖无比,脸上的笑容也真挚了许多,用力在赵云胳膊上捶了一下。
“哈哈哈,好兄弟!有你这句话,哥哥我就放心了!”
一路奔逃,终于在黄昏时分,这支残兵败将抵达了莒阳城。
城门早已大开,那名护送于禁先一步回城的副将,正站在城门口,亲自指挥着入城的士卒。
他看到赵云所在的这支步卒队伍,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
待众人入城之后,副将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并亲自指挥城防军与这些败退回来的泰山兵,一同加固城防,布置守城器械,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赵云被安排在了东城墙的一段参与防守。
他站在冰冷的城垛之后,目光扫过城墙上那些紧张忙碌的曹军士卒,又眺望了一眼城外空旷的原野,心中不由暗自赞叹。
连这区区一个副将,在经历了如此惨败之后,竟还能迅速镇定下来,并且准确地预料到,在他们追击失败、主将重伤的情况下,自己一方极有可能会趁势前来夺城。
不愧是曹操麾下的兵马,当真是训练有素,百战精锐啊!
赵云心中清楚,己方在河岸边诱敌成功,重创了于禁之后,主公刘备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今夜前来夺取莒阳城的可能性极大。
方才的赞叹,也仅仅是出于对敌人军事素养的认可。
他知道,有自己这个“内应”混在城中,今夜的夺城之战,成功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只是,夺下城池之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刘备军原本的计划,是让他在峥嵘谷伏击战之后,设法混入于禁军中,潜伏下来,见机行事。
至于潜伏多久,何时暴露,全由赵云自己审时度势,自行决定。
而今日这场河边诱敌之战,严格说起来,其实与赵云的关系并不算太大。
于禁之所以会败得如此凄惨,主要还是因为他急于复仇,冒进轻敌,一头撞进了张飞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所以,赵云此刻也有些纠结。
是今夜夺城成功之后,便立刻回归刘备军中,还是……继续潜伏在于禁军的残部之中,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搞出一些更大的动静?
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赵云心中暗自思忖。
“至少,今晚先把这座莒阳城给拿下来再说……”
(第九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