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刘备便率全城军民离开了新野城,临行前,特意颁布了谕令,百姓愿意随军撤走的,等退到了江夏,由官府负责为百姓建造房屋,重新分配土地。
好一副军民一心,民心所向的场景。
然而,只有孔明心里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幻想罢了。
待刘备走后,孔明便开始布置迎敌事宜了。
“命关羽引五千军去白河上游埋伏,多带布袋,多装沙土,先遏住白河之水,筑坝蓄水。待两三日后,闻听下游人喊马嘶,便可取出沙袋,放水淹之,并顺流杀下。
命张飞引五千军去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缓,曹军一旦被淹,必从此处逃难,届时便可顺势杀来接应。
命关平引军四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埋伏在东门外,其余三队分别埋伏在西、南、北三门附近,挖好地道,务必隐蔽,并在城内各处房屋之内,多藏硫磺、硝石和火油等引火之物。这几日皆有大风,待曹军入城后,三门处伏兵便可顺势杀出,先放火箭,而后关闭城门,只留东门放敌逃走,待敌军大部逃出后,东门外的伏兵方可随后追击。
命刘封引军五千,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屯兵,多树旗帜,多亮火把,待敌军至,不知我军虚实,必不敢进,自然会绕道白河,届时尔等随后追击。
按此方略,敌前军若十万人入城,城内大火可烧死一半,而后白河渡口亦可斩杀一半,此役可胜矣!”
“诺!谨遵军师军令!”
诸将领命,各自退去了。
出门时,关羽和张飞对视一眼,脸色明显都有些古怪,仿佛在说。
“怎么又他么只给五千人?这孔明怕不是故意的吧?”
而此时,孙乾和简雍也走了过来,孙乾倒是没说什么,反倒是简雍对孔明颇为信服。
“听先生排兵布阵,仿佛是在观一场大戏,当真是精彩啊!”
“军师,不知你给我二人安排了什么差事?”
孔明微微皱眉,脸上满是无奈。
“此战纵然能胜,于大局亦是无补,退守江夏也是唯一的选择,二位可明白?”
二人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等明白!”
说清楚这点,剩下的便好安排了。
“孙乾,你带五百人,护送主公及诸臣家眷昼夜疾行,沿途切莫耽搁,尽可能脱离百姓先走,早一日赶到汉津渡口,便早一日安全。”
孙乾微微皱眉,似有几分疑虑。
“军师所言极是,只怕主公不肯啊。”
“正因如此,所以此事才交与你去办,主公对你最为信任,你可暗中着手。你须谨记,倘若这一众家眷落入曹操手中,即便我等顺利逃到江夏,日后也必会处处受制于人,其中干系,你可明白?”
见孔明郑重的样子,孙乾也不敢再推辞,急忙躬身领命。
“简雍!你立刻召集五十名骑兵,立即出发,轻装上阵,立刻前往江夏向刘琦公子求援,务必让他尽快带兵驾船到江夏渡口接应。
我等能不能顺利逃出去,可就全靠你了,生死存亡皆系你一人肩上,万不容有失啊。”
被孔明这么一说,简雍不觉也紧张了起来,急忙躬身行礼。
“下官……领命!决不负军师重托!”
“去吧!”
孔明摆了摆手,便催促二人上路了。
安排好一切后,孔明就站在新野城楼上,静静地看着。
他并不是在看诸将调兵的情形,因为他知道,只要按照他的谋划,此战根本没有任何的悬念。
他的目光远远的眺望着一众军民远去的背影,心中越发的惆怅。
“若是我所料不错,明日黄昏,曹操前军必到新野,此役获胜后,最多能够争取两日的时间,此去江陵足有两百多里,按照主公目前的行军速度,最多五日必会被曹操追上。
到那时,曹军铁蹄之下,数十万军民皆是砧板上的鱼肉,待宰之羔羊,死伤不知凡几,这能算得上是仁义嘛?”
孔明目光如炬,却也无可奈何。
他心里明白,却无法说出来。
先是命孙乾在民间大肆宣扬曹操在徐州大肆屠城的消息,让新野百姓心生恐惧,甘愿跟随大军出逃。
刘备此举无非两个目的,一来可以彰显其仁义之名,致死不愿抛弃百姓,从而赢得民心。
同时此举也可以让曹操投鼠忌器,只要他不想坐实滥杀之名,便不敢派兵大肆追杀;相反的,就算曹操豁得出去,不顾一切的出兵,有如此多的百姓做掩护,刘备想要保命却也不难。
既要!又要!还要!
想到这里,孔明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此人心思如此深沉,不惜以己为饵,以百姓为棋,也要赚得先机,让人细思极恐啊!”
算计人心,孔明不弱于人,搔首弄计,孔明亦是高手。
很多事他不是不懂,只是不屑于为之。
无力的摇了摇头,孔明控制自己不再去想,自古成大事者,谁又不是心狠手黑之辈。
不过这对于他而言,已经不重要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逃过这一劫。
除此外,或许也应该寻得一个恰当的时机挂印封金了。
一切与孔明所料丝毫无差,全城军民扶老携幼,日行不过三十里。
这还只是第一天,后面会越来越慢,尽管刘备让麾下士卒将尽可能多的马匹腾出来,让给老百姓驮运行李,但终究是提不起来速度。
孙乾得令后,带兵一路随行,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此刻也终于理解了孔明的苦心。
于是,傍晚时分,趁着一众军民停下来歇息之际,他悄悄带人将刘备及众官员的家眷尽数送走了。
昼夜赶路,只为争得一丝先机。
于此同时,曹操的前军果然赶到了新野地界。
这一次,曹操可是派出了足足四员猛将,曹仁亲自领十万兵,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三将随行,准备连夜攻打新野城。
曹操自领十万大军在后,相隔不过四十余里。除此外,曹操还多了一个心眼,特意让曹仁把司马懿带上,以防这个传说中的卧龙再度使诈。
夜幕降临,曹仁大军终于赶到了新野城外,远远地望去,偌大的城池竟然不见人影。
“莫非是座空城?”
曹仁疑惑,向众人问道。
“莫非是得知丞相欲举大军攻城,那刘备自知不敌,已经弃城而逃了?”
夏侯惇也惊疑道,旋即召来斥候,先行进城探查。
先后派出数队人马,在城内纵马狂奔了几圈,始终不见一人。
得到消息后,曹仁满脸不屑,冷声嘲讽道。
“这大耳贼逃跑的功夫倒是一流,大军未到,便已弃城而逃,如此鼠辈,怎配为丞相之敌?”
说着,便要下令进城。
恰此时,只见一人急忙站了出来,出言阻拦道。
“将军,不可啊!那刘备或许会率军弃城,可这城中数十万百姓为何也不见了踪迹,此间恐怕有诈,此城还是不入为妙。”
只可惜,曹仁哪里听得进他的话。
“刘备不足织席贩履之辈,那孔明亦不过山野村夫罢了,不足为惧,倘若被人知道本将军遇空城却不敢入,岂非贻笑大方?”
说罢,曹仁手臂一挥。
“传令,全军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