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邕王一方的人脸色阴沉,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阻止任逍遥获得过高的封赏。而兖王一方的人则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他们不敢直接为任逍遥请赏,毕竟储君拉拢军方大将是大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皇帝的不满。
文官们沉默不语,他们深知在大宋文贵武轻的传统下,自己的意见至关重要。武将们更是不敢轻易开口,生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
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威严。
看着沉默的众人,皇帝轻声说道:“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朕说说朕的想法。封任逍遥为逍遥伯,皇城司副指挥使,封盛淑兰为五品诰命夫人,你们看如何?”
邕王一党的人率先回应道:“陛下英明。”他们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谄媚,似乎对皇帝的决定十分满意。
兖王一党虽然心中不甘,但君无戏言,而且邕王一党都已经表示赞同,他们若是再反对,岂不是公然打皇帝的脸?于是也纷纷说道:“陛下英明。”
任逍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无所谓的笑容,说道:“臣谢主隆恩。”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却对这所谓的封赏充满了不屑。皇城司副指挥使,这个看似光鲜的职位,实则是一个虚职。
皇城司早已名存实亡,当初设立的初衷是监察天下,却遭到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对,后来只能监管京城。
然而,京城权贵众多,皇城司虽查出过几次事情,但皇帝并未严惩,反倒是皇城司的人遭到了报复,下场凄惨。因此,皇城司如今已成为混日子养老的地方。
任逍遥两次大败西夏,为大宋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却只得到如此待遇,实在令人心寒。
然而在大宋,这种情况却屡见不鲜,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更是家常便饭。正因如此,大宋名将虽多,但别说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就连善终者都是屈指可数。
幸好任逍遥并非大宋的死忠,他心中自有盘算。他静静地等待着时机,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一举改变这令人失望的局面,他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下朝之后,邕王一党看到任逍遥后,脸上纷纷露出了嘲讽的笑容,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而兖王一党原本在上朝之前还对他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此刻也都变得冷漠起来。
皇城司这个部门,不仅没有实力和实权,而且名声极差,被视为皇帝的直属机构,无法与朝臣勾结。因此,无论是原本敌对的邕王一党,还是原本亲近的兖王一党,现在都刻意与任逍遥保持距离。
就连兖王的态度也变得有些微妙了。他本来就因为任逍遥长期在外而对他缺乏信任,现在任逍遥又成为了皇城司的官员,更是让兖王不敢明目张胆地与他交往。毕竟,皇城司的人都是些混吃等死之辈,任逍遥是否还值得他去拉拢,这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然而,面对这一切,任逍遥却表现得异常淡定。他的神色平静如水,完全不为所动,似乎对这些人的反应早有预料。他不紧不慢地走出朝堂,准备返回自己的府邸。
就在他即将踏出宫门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拦住了他的去路。小太监喘着粗气说道:“逍遥伯,皇上有旨,请您即刻前往御书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