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门的侍卫,看了一眼躬着身猫着腰,比燕王殿下偷感还重的皇帝陛下,嘴角狠狠一抽,赶紧抱拳行了一礼。
朱元璋生怕惊动了内殿的人,挥手示意起身,踮起脚尖放轻脚步往里走,边走还边轻声的念叨着。
“乖孙,爷爷来咯。”
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来偷小孩的。
一边走一边掏出肉棒骨的朱元璋,在走近摇篮,看到站在当场的朱棣时,想把东西藏起来已然晚了。
他急忙看了一眼内殿坐在桌子前看书,根本没动弹的朱标,右臂一勾,将朱棣锁喉擒在胸前,低声询问:“老四,你不在宴席上卖牙刷,跑来这里干什么?”
“撒尿。”
顺便给乖侄儿送吃的解馋。
尽管朱棣现在听不到乖侄儿的心声,但他细心的发现,乖侄子馋肉吃。
为此,他还特意去和老五打听过,确认药汤喝完就能吃,这才敢偷偷送肉棒骨来。
可他没想到,父皇也来了!
“父皇,你不在宴席上跟叔伯们喝酒,你来干什么?”
朱元璋把手里的肉棒骨塞到朱雄英的怀里,眼皮都不眨一下地回答。
“撒尿。”
“……”
“……”
父子俩相对无言了片刻。
反应过来,彼此都是来干什么的,想笑又怕被朱标和常氏发现,只能捂着嘴笑到飙泪。
内殿里的朱标,朝着探头的常氏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理会外面的动静。
自己也是忍俊不禁,嘴角弯了又弯。
而摇篮里的朱雄英,左臂抱一根肉根头,右臂再抱一根肉根头,整个人开心到快要起飞。
【可是我又不是狗子,这肉棒骨我只能吃一顿,我的胃口也不大,先吃哪根好呢?】
“乖孙,爷爷精心给你挑的。”
朱元璋把自己送的肉棒骨,往朱雄英的嘴边上凑了凑。
而朱棣意识到父皇好像在和他暗中较劲儿,迅速伸出手来,被朱元璋用力地拍掉,并且瞪了他一眼。
“你小子想造你老子的反吗?”
“咳咳!”
内殿里的朱标听见了,假咳两声,免得父皇喝了酒,暴脾气上来把四弟打一顿。
【爷爷你别着急,我两个一起吃。】
朱雄英也发现了,老朱莫名其妙的控制欲很强,本着雨露均沾,下次大家还会送的友好精神。
他张大嘴巴,当着两人的面,把两根肉棒骨塞进嘴里一块,舔一舔,啃一啃。
尽管没有肉,但里头的肉香味,真是上头!
【人生圆满了,今晚上一定能做个美梦。】
闻了半宿肉香味却吃不上的朱雄英,满足地睡了过去。
朱元璋顿时傻了眼。
不是!
咱特意偷偷溜过来给乖孙你送肉棒骨,你吃两口就睡着,你可真是……还不如让咱啃呢!
“父皇,你继续撒尿,我回去接着卖牙刷去了。”
朱棣见乖侄子已睡着,他转身就跑。
朱元璋刚想问,今晚卖了多少,是不是应该主动给他分一笔钱,至少要交一笔税。
结果伸手抓了个空,他也是无语了。
“这小子啥时候对侄子比对咱这个老子还上心了?”
罢了罢了。
多个人疼乖孙总是好的。
朱元璋把两根肉棒骨拿到摇篮的两侧,免得压到乖孙的胸口做噩梦,望着乖孙熟睡的脸庞,想到今晚老四的风光,他喃喃自语。
“这个风头本该是你来出的。”
谁也不知道,老朱家真正会做生意的奇人,不是朱棣,更不是他朱重八。
而是躺在摇篮里,只要啃一口肉棒骨就能得到满足的婴儿呢。
……
燕王首制牙刷,陛下赏赐百官的消息,不需要刻意宣扬,等到第二日,就成了京城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人争相看一看,那牙刷究竟是什么宝贝。
第一日开业的铺子,里面预约的客人满满当当,外面街道上,同样挤得水泄不通。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除了在城郊日常巡逻的留守司官兵,朱元璋还特派了亲军卫前去镇场子。
明明晃晃地告知世人,这铺子是皇家开的。
南京城的百姓们一看这架式,心里直犯嘀咕。
“来的都是达官显贵,看来这牙刷一定价值不菲。”
“谁说不是呢,咱们也就只能眼巴巴地凑个热闹,想用上贵人们用的东西,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
在一片酸溜溜的议论声中。
朱棣让人把一个货架抬到了门前,比划着上面用枣木制成,用粗布包裹手把处的牙刷。
“本店的牙刷,有木制、银制和私人定制三种,明码标价,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大家听说牙刷还分许多种,好奇地凑上前去。
只见货架上除了摆着木制和银制的两把牙刷,还有三种红纸黑字的价签。
“银制十两起步!”
“木制五百文一把!”
“定制百两起价,为您量身打造,让尊贵的您更加与众不同!”
五百文一把,放在地方上确实有些小贵。
但京城百姓的收入和消费,也远超大明百姓的平均水准。
愿意掏五百文钱买一把木制牙刷跟个风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我要一把木制的!”
“我也要一把!”
“给俺来五百把木制的!”
一个河南行省来的商人,削尖脑袋往铺子里钻,扯着嗓子跟大家大谈他的生意经。
“这牙刷小巧好运输,趁着俺那边没有人见过,倒倒手能赚好几倍差价咧!”
此话一出。
在场的外地商人犹如拨云见日,看到了天上掉馅饼。
“我也要五百把木制的!”
“我要一千把!先卖给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以前朱棣在书本上看到这一句,没有什么感想,可看到眼前那些商人为了抢买牙刷,不惜拳脚相向往前冲,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含义。
“难怪朝廷那么多贪官,这钱财确实动人心。”
来财来财!
朱棣喜笑颜开。
钱财全到我口袋里来!
我要让工部造大船!造大炮!
回头带着乖侄儿,打到倭国本土去,把蒙古骑兵赶到漠北去吃雪!
……
正月十八。
洪武八年第一次早朝,胡惟庸抱病没来。
倒不是他装病,而是真的病了,喝大了上吐下泄,郎中轮着请了一宿。
好在开年第一日早朝,按例是不会说什么大事,大家便各自站好,等着陛下说几句劝勉的话,散朝。
“子中怎么好端端就病了呢?咱今日还有大事要找他商量呢!”
百官听到这句话,打哈欠的咽了回去,走神的也不敢走了,暗中掐胳膊捏大腿,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朱元璋的突袭。
他们纷纷猜测,陛下说的大事,究竟是太医院扩收御医,继续向地方推广接种牛痘的事,还是加强海防彻查温州倭寇登陆,指派朝廷钦差前去的事。
无论哪件事,胡党都想抢占先机,不想让其他派系朋党占到半点便宜。
唯有浙东集团的文官们,如宋濂等人,事不关己般没有任何反应。
因为除了胡惟庸没来,刘基病了也没来。
可刘基人没来,昨夜却暗中派人,告诉他们今日早朝,只做一件事——当个哑巴。
假如陛下让他们开口,那就多说三个字——臣附议!
他们不知道刘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唯有执行。
“快去请子中来。”
朱元璋连忙让云奇亲自去胡府请人。
几乎是云奇前脚刚走,他便指着站在队伍中间的吕本。
“吕爱卿这次和标儿一起改丧制,殚精竭虑,劳苦功高,咱还想着开年头一天,和子中商量一样,给吕爱卿升个官,别再回北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