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王武安抚道:“东家莫要担心,年年南边都是这样,河道衙门的人一早就做好布置来应对端午汛,就算对商队船队有影响,到底也有限。”
“但愿如此,”谢樱眯了眯眼,看着烛火。
……
但显然,天不遂人愿,端午当天夜晚,闪电撕开夜空的寂静,睡眠格外踏实的谢樱居然是被外头雨声吵醒的。
一连串的雷声仿佛炸响在耳边,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窗上,气势汹汹,惊的人再也无法入眠。
河道衙门总管太监还在府中呼呼大睡。
扬州知府带着藩臬衙门的兵丁站在山丘上,看着波涛汹涌的水势,有将官上前汇报:“大人,一早准备好的沙袋都下了,还是扛不住,若照这样下去,只怕……”
“大人,泄洪吧,”将官建议,“淹几个地方,总比全淹了要好。”
知府原地转了两圈:“该做的咱们都做了,如今也是无力回天,到时候开仓放粮,救人便是。”
山下江水呼啸,不过是长江不起眼的一条支流,水量已然大的可怕。
又是一道闪电扯开天幕,照亮眼前将官沾满泥浆的脸,借着闪电的光亮,可见不远处有黑色涌动。
河堤两岸的士兵慌忙大喊:“快跑!快跑!”
已经容不得知府思量,连泄洪都成了一种奢奢望。
呼啸而过的长江水卷着两岸的草木奔涌而下,卷走了来不及跑到山腰的士兵,惊起一阵阵尖叫与哭嚎。
……
今夜的雨究竟有多大?
谢樱心焦的睡不着,坐在床边听了一夜呼啸的雨声,水珠砸出石头一般的架势。
又是一道雷砸下,隐约能听见有人有人在呼救。
谢樱满腹狐疑的披衣下床,在雷声的间隙中确定自己听到了呼救声。
谢樱拿了灯笼打开房门,风将灯笼中的蜡烛直接吹灭,屋内的纸张四处飞舞,在闪电的照耀下,隐约能看见能看见院中的积水已经到了脚踝处。
“都别睡了,快起来!”谢樱大声喊道。
雷雨交加,众人本就睡的不踏实,尽管谢樱的声音淹没在雨声中,也是听得一清二楚,急忙披衣到门口,才发觉院中积水已经一寸深。
谢樱已经披上了蓑衣,大声喊道:“快去前面铺子和库房看看!”
库房地势稍高些,但也被雨水淹到了箱角,门店中的积水已经淹到了小腿处,众人赶忙用水盆将地上的水一盆一盆往外泼。
闪电照亮半边天幕,透过纷乱的雨丝,谢樱看见两边的商铺都在拼命往外泼水,家家户户难以幸免。
这场抢救持续到了黎明,天刚破晓,东方露出鱼肚白,在下了小半个月的雨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
长达半个月的雨水,再加上昨晚的特大暴雨,使得今年的端午汛来的格外凶猛,有些地方提前泄洪,便淹了部分农田,来不及泄洪的,直接全部被淹。
只有地势高,离江河远的地区侥幸逃过一劫。
“库房进水,但好在咱们一早就在清库存,虽然看着骇人,但损失不是很大,”李婳点了手下情况,对谢樱说道。
谢樱看着眼前的情况,转头问王武:“咱们的房租,还有多长时间?”
“还有四个月呢。”
“怎么还有这么久?”谢樱有些不耐,“眼下扬州受灾这么严重,咱们这些东西卖给谁去?”
“我原本想着运到京城和长安去卖,这边怎么还扔了四个月的房租?”
李婳轻声道:“我觉得影响应当不大,买咱们东西的人都是城中颇有资产的大户,这样的天灾对庄户百姓有影响,对他们应当还好。”
“能卖多少是多少吧,”谢樱按了按眉心,有些心烦的看着店中的衣裳和料子,“尽快将这些东西处理了才是,处理完了早点回京城。”
遭了灾的地方,不可久留。
李婳见她面色实在太差:“姐姐是在担心什么吗?”
谢樱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其中厉害告诉众人:
“往往大灾后必定有大难,洪涝后伴随的就是瘟疫,更难保不会有蝗灾,咱们得趁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众人见谢樱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便知晓其中厉害,急忙四散下去忙碌。
这场大雨,影响的不止是扬州一处,几乎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都受到了影响,谢樱出了扬州内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许多农田直接变成了沼泽。
“这两天潮水不是都退了吗?怎么这些田地还是沼泽?”谢樱不解。
身旁本地的伙计解释道:“东家是北方人,不了解这边的情况,黄河决堤不过是一时半会儿,放晴后要不了多久,各处水都能排的干干净净。”
“我们这边就不太一样,长江的水流量可是比黄河大得多,您别看那几条河只是长江叫不上名字的支流,但泛滥之后,许多地方会直接淹成沼泽,水不会退。”
一向繁华富庶之地遭了这样大的灾难,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从各地飞奔进京,消息传到内廷,皇帝倒是先没传内阁众人,而是让太监叫来了钦天监监正。
“去年先是秋季黄河决堤,淹了下游几个省份,虽说不严重,但到底也是天灾,之后又是一个冬天不下雪,麦苗旱死了不少,如今端午讯又淹了江南一带许多地方,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皇帝比谁都不希望百姓造反,张济承的新政只有喜报,可眼下这样的情况和各地送来的消息大相径庭,让他心中难免疑窦丛生。
钦天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看到皇帝有了一点的改过迹象,也不顾前人尸骨未寒,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当下举起双手,在乾清殿的地砖上端端正正扣了三个响头:
“回皇上,从去年至今,我朝东西南北天灾不断,此乃上天惩戒。”
“什么惩戒?”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监正见有希望,心中一喜:“内廷宗室所求无度,即使张首辅生财有道也是入不敷出,不停歇的掠之于民,自然是上天惩戒,要人主勤俭节约,上下齐心协力与民休养生息,方是中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