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这些。”陈桂花饱经风霜的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开口说道。
方信这才抱过女人怀里的婴儿,有模有样的逗弄了一番,离的很近,这才能看清楚陈桂花的变化。
陈桂花就比方信大个2,3岁,可如今看来就像是30多岁的样子,面色蜡黄,头发就跟那枯草一般,只是随意的扎了个辫子。
以前特别爱笑的脸,现在也是没了半分喜悦,看来这些年过的很不如意。
前世自己出去读书后,就再也没遇见过桂花姐,只是后面听奶奶说她姑姑为了2000块钱就把她说给了一个脚有些毛病的中年男人。
陈桂花是个苦命的女人,3岁父母就都离开了她,自打方信记事起,她就出现在这村子里,所有人只知道她叫“蠢婆”,包括他的姑姑一家也是如此。
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小时候就跟个野人一样,姑姑家的所有脏活累活都是她干。
方信的奶奶也是打小没有爹妈,所以对陈桂花也有几分怜悯之心,所以方信小时候跟她玩,奶奶也不反对,要知道村里别人的孩子的长辈们可不让跟她玩,对她是非打即骂。
方信的第一次采蘑菇,第一次抓鱼,第一次偷别人家的西瓜 ……都是陈桂花带他去干的。
方信打小心思细腻,他喜欢跟着这个大姐姐一起行动,在她后面有说不出的安全感。
陈桂花后面的男人长相黝黑,年纪看上去起码有40左右,手里提着用稻草杆绑的一刀肉,应该是回姑姑家探亲来的。
“这是姐夫吧?”方信看着一旁的男人笑着说道。
男人笑着连着点头,看到方信似乎有些拘谨。
“是的,我和他来看看我姑妈。”陈桂花拉过男人笑着说道。
男人的眼睛有意无意的朝方信打量着,对于方信与自家媳妇如此亲密,他应该有些不满,可又没好发作。
“姐夫不要多想,我跟桂花姐从小一起长大,在我心里她就像亲姐姐一样。”方信解释道。
他可不想她俩因为他而闹什么矛盾,男人的心思他还是能懂的。
听完方信的话,男人这才哈哈的笑了起来并朗声说道:“没有,我哪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啊,那我就先去姑姑家,你们先聊着。”
待男人走后,俩人抱着孩子沿着村里的主道慢悠悠的走着,恰似他俩年少时一样。只是此时俩人看上去就像两个年代的人。
“他对你好吗?”方信走了一会忍不住的问道。
“还行吧,能过。”陈桂花清冷的回道。
“你孩子真可爱。”一时有些尴尬,方信只能提孩子来缓解气氛。
提到孩子,陈桂花脸上才洋溢出了欣喜,整个人都似乎轻松了许多。
“不说我了,你怎么样,这些年还好吧。”陈桂花假装轻松笑着反问道。
她自己的那些糟心的事,真没一件能拿出来诉说的,真要说只怕眼泪都不够流的。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些年就是一直读书,也没读出个样子来。”方信苦笑道。
俩人这么多年没见了,已经没了当初的那种无话不谈的热乎劲了。
“如果不是你今天叫我,我都快忘记我叫陈桂花了,都说读书人最无情,我看也不是那么回事。你就比村里那些人有人情味多了。”陈桂花摇了摇头自嘲了起来。
“我哪里配得上叫什么读书人,最多就是多读了几年书而已。”方信笑着回道。
“挺羡慕你的,我是一天书也没念过,自己名字还是你教我写的。”陈桂花淡淡的说道,语气中满是伤感。
“从小到大,别人对我都是避之不及,你为什么就不嫌弃我呢?”陈桂花似乎想到什么缓缓的说道。
“一个能带你玩,保护你,凡事以你为先的人,怎么会被他嫌弃呢?”方信反问道。
“小时候的事我也是记不太清了,不过记忆里我确实只有你一个朋友,还真不赖,我也算有个朋友,还是名大学生呢。”陈桂花苦笑道。
“姐,能不能别一口一个大学生的,你这不是埋汰我吗?”方信笑着说道。
俩人边走边聊着,一直走到村里的交叉路口,俩人实在有点聊不下去了,双方都是小心翼翼的说着一些恭维的话语,生怕对方不高兴,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脱口未出的味道了。
此时陈桂花的姑妈正在呼喊她回去,“蠢婆,蠢婆。”听起来十分的刺耳。
方信从钱包里拿出500块钱塞进了孩子的包被里,不过还是被陈桂花一把夺过去然后塞回了方信手中。
“你还是个学生,钱留着自己花,等你将来发达了,再给我就不会再客气了。”陈桂花没好气的说道。
“我现在已经开始赚钱了,你就当我这个舅舅的一份心意呗,好歹第一次见面。”方信把钱又塞到了孩子的身上。
“这就够了,心意到了就行。”陈桂花把400塞回了方信手里,只留下了100。
看到陈桂花如此坚决,方信也只好把钱收了起来,不过想到以后可能不会再见了,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姐,你有手机吗?”方信问道。
“没有,那玩意太贵,暂时还没舍得买。”陈桂花回道。
“那我一会回去写个我的电话给你,万一有什么困难就联系我。”方信淡淡的说道。
“没那个必要了吧,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买手机。”陈桂花尴尬一笑然后说道。
可当她看到怀里的孩子时,似乎想到了什么:“还是给我留个吧。”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这一生大概就是这样了,可万一孩子将来有什么有求于人的地方呢。
“嗯,一会我写好了,再给你。”方信高兴的回道。
他很想帮帮这个苦命的姐姐,可确实找不到太好的方法,他也不了解她老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就算拿钱帮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到她手里。
再聊了几句,陈桂花走了其中一条道回她姑妈家了,方信则选择了另一条回自己家的路。双方背道而行,像极了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