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脸色平静,回道:“当年二哥说得很清楚,统一扶桑,再投降大明。如今你已拥有整个扶桑,却要对大明动武,就算在情理之中,也是太过分了。”
丰臣秀吉愣了半晌,问:“难道你不想替信长报仇?”
德川家康说:“都忍上了这么多年,再忍忍不就都过去了吗?大明太大,我不认为你能轻易成功。”
丰臣秀吉笑了笑,说:“当年我攻打大明,所向披靡。你不必对我没有信心。”
德川家康想了想,说:“如果你真的想赢,就算不加上我,也能行。”语气一转,说:“但是我或许该劝劝你,不应该先攻打高丽,像前次一样,去取大明的江南。在那里站住脚了,再慢慢蚕食整个大明。”
丰臣秀吉沉默了好一会,回答:“我不能接受。”
德川家康问:“为什么?如果不这样,你的胜算很小。”
丰臣秀吉说:“我已经老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消耗。如果慢慢来,恐怕这辈子,我都等不到大仇得报的那一天。”
德川家康还是劝道:“兵法上的道理,本就是避实击虚,避强就弱。在这上面,你应该比我懂得多。你的敌人本就只有大明一个,为什么还要惹上高丽?那里的民风可是很硬朗的。”
丰臣秀吉说:“如果我直接攻打大明的京城,更没有赢的希望。若能打下高丽,起码会有6、7成的机会。”
德川家康说:“就因为你准备同时面对两个敌人,又是最难的异国远征,我赌你连高丽都打不下来。”
丰臣秀吉问:“你是不是因为担心,同我一起攻打大明,会遭受严重损失,才故意这么说的?”
德川家康冷静地说:“你是个聪明人,有些东西无需我告诉你。尤其是关于怎么打仗的。”
丰臣秀吉想了想,说:“我们解放军有枪有炮。大明人和高丽蛮子都没有我们先进。我有信心拿下高丽,只要你肯跟着一起干。因为你也是个聪明人。”
德川家康说:“我更愿意服从二哥的遗愿。”
丰臣秀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还是尽量和气地说:“当年二哥曾经说过,武士道的精神就是‘亮刀’。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都应该勇敢地亮出刀,冲上去。哪怕注定不敌,也得这么做。”
顿了顿,又说:“而你当时竟然说了是‘忍’。虽然也又几分道理,但作一辈子缩头乌龟会好受吗?无论是成是败,这一次我都要去攻打大明。如果不这么做,我甚至会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不能去替好兄弟报仇,活着有什么意义?就算真的失败,起码也能得个心安。如果要忍着,不去做,倒不如马上让我去死。”
德川家康目光变得坚毅,一字一顿地说:“如果我知道的情报没有错,大哥应该就是被你害死的。你口口声声说,要去为二哥报仇。那我是不是也该,为了大哥,向你报仇,而不必忍着。”
丰臣秀吉的脸色更加阴沉,说:“原来你早就知道了。不错,人是我害死的。但不都是为了能向大明报仇吗?当初,我们可是一起发过誓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