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来到了新能源汽车讨论会的当天,为了更好的提升信心,杨镜舟提前命令王强把样车的数量做到了十辆,豪华版,普通版,畅销版均有样车。
在1991年,全球有许多知名的汽车生产商,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1. 丰田:丰田是当时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以其可靠的质量和较高的性价比受到消费者的欢迎。1990年和1991年,丰田卡罗拉是全球轿车销量第一的车型。丰田的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在各个市场都有较强的影响力。
2. 大众: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其产品以扎实的工艺和良好的性能着称。在1991年,大众高尔夫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车型,销量位居前列。
3. 通用:作为美国的汽车巨头,通用汽车旗下拥有众多品牌,如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等。这些品牌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用汽车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销售。
4. 福特:福特是美国的老牌汽车制造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技术实力。其产品涵盖了轿车、卡车、SUV等多个领域,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5. 本田:本田以其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优秀的操控性能而闻名。在1991年,本田的汽车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也有较高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亚洲和北美市场。
6. 日产:日产是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其产品以舒适性和经济性为特点。在90年代初期,日产在全球汽车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旗下的车型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7. 宝马:宝马是德国的豪华汽车品牌,以生产高性能的轿车和跑车而闻名。1991年,宝马的汽车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份额,其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8. 奔驰:奔驰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汽车品牌之一,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代表。其产品以豪华、舒适和安全性能卓越而着称,在全球高端汽车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9. 斯柯达:斯柯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1991 年,大众汽车集团购买斯柯达 70%股份。斯柯达汽车以高性价比、坚实耐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欧洲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10. 标致:标致是法国的汽车品牌,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优秀的操控性能。其产品在欧洲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这十大全球排名前位的汽车厂家均有派人参加,还有他们的供应商,其余的也有一些小品牌汽车厂也都有来,国内主要是一汽大众,东风,安庆等厂家。能来这么多有实力的汽车厂家主要还是龙兴集团现在已经有了恐怖的影响力,全球高达几万人的研发人员,而且又拥有充足的资金,现在又在各各渠道宣布要颠覆传统燃油车,投入巨量的资金进来。容不得他们不重视。
当他们来到现场之后,发现龙兴集团居然已经把样车展示出来了,内心中充满了惊讶要知道传统燃油车的研发周期一般在5-10年,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而龙兴集团据他们所知真正开始制造汽车才1年多而已。这其中代表的意义让参会的人员简直是坐立难安,别人一年出一款甚至是两款车,自己却要5-10年时间才能推出新产品,10:1甚至是20:1意味着两者根本不可能公平竞争,虽然眼前的样车跟成熟的燃油车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以这种恐怖的更新速度,取代燃油车是迟早的事情。
尤其是日本车商是最着急的,日本把氢能源作为了下一代研发目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去,现在连样车都没有搞定,更何况量产,没想到华国走了另外一条体系,还成功的实现了量产。等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上市自己的巨额投资将会成为一堆废纸。
传统燃油车的研发周期一般为5-10年。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策划阶段:这个阶段通常需要1-2年。主要工作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确定新车的定位、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等。同时,制定初步的产品规划和技术方案,包括车辆的外观设计、性能指标、配置等。
2. 设计阶段:大概需要1-2年。包括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工程设计等。外观设计要考虑车辆的美学、空气动力学等因素;内饰设计要注重舒适性、人机工程学等;工程设计则涉及到机械结构、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设计。在此阶段,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模拟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3. 样车试制阶段:需要0.5-1年。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出样车,用于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样车试制过程中,会对车辆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这个阶段可能会制造多轮样车,不断优化和完善车辆的设计。
4. 测试验证阶段:持续1-2年。对样车进行各种严格的测试,包括道路测试、耐久性测试、碰撞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确保车辆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还需要对车辆的生产工艺进行验证,确保能够实现批量生产。
5. 量产准备阶段:大约0.5-1年。在完成测试验证后,进行量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零部件的采购和供应、生产人员的培训等。确保生产线能够顺利运行,生产出高质量的车辆。
不过,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发手段的不断创新,一些车企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工具、仿真技术、并行工程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传统燃油车的研发周期。但总体来说,要确保车辆的质量和性能,传统燃油车的研发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