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祚276年?”
“我大清只存世276年?!”
“朕不信!朕不信!!”
大殿上,顺治皇帝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他不明白,大清有有史以来最多王朝覆灭的教训,为此他补救了很多。
“皇上,若大清真是像天幕所言,咱们可还有补救的方法!”
闻言,顺治皇帝眼前一亮。
对啊!
大清若是真是后世那样,还能挽救!
最少能将天幕上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后世君王登基第一件事就是看这纪录!
想到这,顺治皇帝满意地点头。
“索尼大人讲得好!”
“皇上圣明!”
“还有一事,这篇文章还请皇上过目。”
索尼从袖中拿出一篇文章呈给了皇帝。
顺治从太监手中接过。
眼神疑惑,但还是打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
顺治皇帝的目光凝固在了纸上。
文章很是工整,可里面一句内容让他眉宇微皱。
嘴里喃喃自语道:“将明之才......”
“哼!”
“所写文章之人是谁?!”
“朕看此人是还在忆前明!”
“既然如此想回去,朕就成全他!”
“来人,将作此文章者,斩!”
“喳!”
在场大臣皆是点头,心中也是疑惑,那前明究竟是有何魅力让此人如此隐晦思故?
难道朱元璋时期的剥皮楦草,锦衣卫就那么好?
殿上,无一人能想明白。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顺治这一决定,彻底让大清失去了挽救的机会。
那篇文章所着之人名为张晋彦!
也是顺治这一决定,给文人带上了坚不可摧的枷锁。
而这一枷锁在乾隆时期变得更为沉重。
张晋彦被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朝野,文人士子无不为之震惊。
起初,文人有所反抗,可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被物理超度后,渐渐地选择了沉默。
......
大明位面。
明末清初。
扬州城内。
兼任督师的史可法站在扬州城头。
在不远处则是看不到尽头的清军,他双眼中满是血丝显然已经有数日未眠。此刻他紧紧地握住手中宝剑。
“扬州80万人,他们怎么下得去手的!”
“投降吧...吾宁愿自己死,不愿连累扬州80万百姓,将士们放下武器吧,我史可法对不起大明,对不起你们,可那是80万条人命,我...”
史可法哽咽着,双手扶着墙垛,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周围的将士,帮助守城的民夫皆是一寂。
每个人心中都沉闷到了极点。
预知未来扬州城一个也活不了,他们也犹豫了。
城楼下不断传出的投降之声让他们都犹豫了。
“投降......”
“我绝不!大人,末将绝不做亡国奴!大明在吾在,大明亡,吾亡!”
“若是投降,末将拔剑自刎!”
一名偏将踏前一步,手中明显看到缺口的宝剑被他紧紧握在手中。
周围的将士也似乎被他的话感染到。
“亡国奴,大明......”
他们同样如此,皆是上前一步,齐声吼道:“不降!绝不投降!死战!”
这时几名抱着箭夭的孩子也凑了过来。
奶声奶气的声音掺在里面,“我,我也不降,我不要给人当奴!”
史可法鼻子一酸,满是泪水的眼睛看向那些孩子。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不降,死战到底!”
说完史可法将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
一时间,扬州上下,皆是做好了必死的决心。
“为国,死又何妨?”
待众人散去,史可法召来几名随从将自己所剩无几的积蓄交给了他们。
“你们是我最信任的人,这些钱拿着,带着城里的孩子逃吧......”
“他们是大明的希望......”
几名随从皆是泪眼朦胧,接过银两,默默点头。
洪武位面。
“努尔哈赤吗?”
“关外?”
“所以在之后,我大明朝是被这大清灭亡的?”
“精彩,精彩得很呐!”
“咱一定要找到这努尔哈赤的先祖!”
朱元璋,眼神中迸发出怒火,努尔哈赤的名字代表着什么,他自然很清楚。
而大明亡在他们手中的结果,朱元璋绝不允许!
子孙被逼得上吊自杀,这让他这个老祖宗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崇祯位面。
朱由检面色苍白,“朕是自缢而亡?”
“祖宗们,朕恪守祖训没有逃!”
“可是,朕的恪守,却换来了这样的结局......\"朱由检的声音低沉,带着无尽的悲凉。
\"朕不甘心,朕不甘心啊!”
“来人,快把孙传庭放出来,朕需要他,大明需要他!”
永乐位面。
朱棣眼神中带着怒火,对于天幕上所讲的后金,他心中有了一些眉目。
再加上什么关外以及姓氏。
朱棣心中有了打算。
“太子,你看看,这就是以后,北伐朕去定了!”
“爹......”
朱高炽努了努嘴,终究还是咽下了国库没钱了那几个字。
此刻,他也知道,就是再没钱,这北伐,必须去!
一旁的老二朱高煦则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知道北伐意味着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时机又来了,尤其是随军出征,他能接触皇帝的时间更多,或许皇帝对他的感官还会改变。
曾经他从小顽劣就不被自家爹喜欢,而在之后的靖难之中他又表现得极为出色,屡建战功,更是在战场上救了朱棣的性命。
而且皇帝对他说过:世子羸弱,汝当勉励!
或许这次北伐他再努力一些就会变成:太子羸弱,汝当勉励!
想到这,朱高煦不禁笑出了声。
而一旁的朱瞻基看到自家二叔这样,他决定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皇爷爷,孙儿想与您一同出征,扫平瓦剌还有关外!”
“请皇爷爷准许!”
朱瞻基的眼神坚定,话语更是铿锵有力。
他随军出征,一方面时时刻刻监督自己的二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服侍好自己的皇爷爷,让有心人没法搞幺蛾子。
朱棣听罢,脸上露出一抹赞许的微笑。
微微点头,那意思仿佛在说不愧是咱的好圣孙!
朱高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嫉妒,牙齿咬的咯吱作响。
“哪有老鼠?”
“你们平时都是干什么吃的?!”
朱瞻基大声呵斥周围太监,眉头一挑,看向自己二叔,眼中全是得意。
与此同时在明宪宗位面。
明宪宗迎来了统治的第三年。
此刻,明宪宗看到天幕所述,无比愤怒。
他已经猜出了是谁在最后,夺取了大明江山。
“哼!区区女真,竟然敢打我大明主意?!”
“那个扬言要反朕的董山立马处决不必再送去广宁!还有朕要让这些野蛮人知道谁才是主人。”
“任命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任总兵协同辽东总督李秉征讨建州女真部!”
朱见深的当机立断,决心对建州来一次围剿。
大殿上没有一个大臣反对,众臣齐声应是。
由此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在原来的轨迹上行驶,唯一不同的是这次的大明知道了是谁灭亡了他们,至于结果,恐怕会比原来更加残酷。
大唐位面。
“这大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王朝......”
李二凤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天幕上对崇祯帝的描述。
皇帝没有逃跑,反而是通过自裁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朕还真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代位面。
李枫看着搞怪的虚拟构史,哭笑不得,直呼这味太冲!
随后他换了一个姿势躺在沙发上手一划,新的视频出现。
随着李枫的动作落下。
天幕上的画面也开始了变化。
【为什么明王朝有那么多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