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话让傻柱心悦诚服。
他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佩服,枫哥,你说得一点不错,分毫不差,甚至连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和精髓都被你剖析得明明白白。”
“枫哥,我甚至怀疑你是不是曾在丰泽园做过厨师?”
傻柱半真半假地说。
“胡说八道!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我有没有在丰泽园做过厨师,你难道不清楚?”
林枫笑着骂了一句,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
“嗯,味道确实很棒。”
这时,小餐厅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所有女孩都用震惊又崇拜的眼神看着林枫。
“我们的馆长真是太厉害了!”
“可不是嘛!”
“这道菜叫什么三白?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糟溜三白,我也没听说过。
还是咱们馆长学识渊博。”
大家都对林枫赞不绝口。
能和这样英俊潇洒的馆长共事,还能享用美味佳肴,她们感到无比满足。
冉秋叶坐在林枫旁边,带着崇拜的眼神望着他。
同窗们的赞美让林枫身边的冉秋叶心花怒放。\"枫哥,您先用餐,我再露一手,再做一道菜让您猜猜。
如果您还能猜中,我代替马华值一周的班。”
傻柱兴奋地说道。
马华听后慌了神:“师父,您别这样说,我害怕。”
“怕什么?站在一边去,别打扰我们过招。”
傻柱再次进入厨房准备下一盘菜。
马华偷偷看了一眼,见师父还在忙碌,便靠近林枫低声说道:“师爷,您今天中午能不能手下留情,让他赢一次。
他要是真输了,也不会自己扫地,会让我替他干。”
冉秋叶依偎在林枫身边,听到这话差点笑出声。
林枫耸耸肩笑道:“要是我故意放水,你师父一定能察觉,所以马华,你还是准备好一周的工作吧。
光闻这味道,我就知道是你师父做的鲁菜。”
马华震惊不已:“师爷,您太神了,只闻味道就能分辨出是鲁菜。”
周围的小姑娘也都惊叹不已。
“第二道菜来了。”
傻柱端着菜走出来,严肃地放在桌上。
“枫哥,各位,请品尝并猜猜这是什么菜。”
傻柱得意地问。
“傻柱,你做的这是大肠吧?一节节竖着摆得很整齐,这菜很有讲究啊。”
闫解成笑着说道。
“没错,何师傅,你做的这道菜很特别,明明是炒大肠,为什么都竖着装盘呢?”
一位女同事指着盘中的大肠笑着说。
阎解成接着说道:“没错,这盘菜闻着很香,但不知味道如何。
不过,我清楚枫哥做的爆炒大肠堪称一绝,我父亲只尝过一次,每次提起都赞不绝口。”
“什么?咱们馆长还会做菜?实在让人意外,难道帅的人都这么厉害吗?”
女图书管理员惊叹。
冉秋叶在一旁暗暗发笑。
“你们才知道林枫会做菜?我已经吃过他好多次做的饭了。
而且,他的菜连大领导都很喜欢。
我觉得,傻柱做的菜在他面前都不免逊色。”
冉秋叶心想。
“喂喂,别转移话题!咱们还是聊聊我的这道菜吧。
我知道林枫比我强,但这道菜他可能不会做。”
傻柱指着桌上的大肠菜,把大家的注意力重新拉回。
“我不知道,反正是别的菜。”
阎解成摇头。
“我也不知道。”
冉秋叶笑着摇头。
这时,所有人都看向林枫。
林枫微微一笑,用筷子指向那道菜说:“傻柱,大家都只知道你擅长正宗京派川菜,没想到你的曾菜也这么地道。”
“这道菜是丰泽园的名菜之一,叫九转大肠。”
“这道菜最早是在清朝光绪初年由鲁南九华楼的老板发明的。
做法是先用水焯过再油炸猪大肠,然后加入十几种调料,用小火慢炖而成。
成品颜色红亮,味道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质地软嫩,深受食客喜爱。”
“最初这道菜不叫九转大肠,而是红烧大肠。”
“后来,许多名人来店里宴请时都会点这道菜。
一些文人品尝后觉得此菜独特非凡,为迎合店家爱‘九’的习惯,又因其制作精细如道教炼丹,于是改名为九转大肠。”
“傻柱,我说的对吧?”
傻柱惊讶不已。
枫哥,你怎么对这道菜了解这么多?
当年傻柱和他父亲在丰泽园学艺时,只知道这是正宗的曾菜以及它的做法。
但对于这道菜的来历和故事,他却一无所知。
林枫今天给傻柱上了一课,让傻柱心服口服。
“佩服佩服,枫哥,您太厉害了,我在您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惭愧。”
傻柱对林枫竖起大拇指,满是钦佩。
周围的小姑娘们纷纷鼓掌,“馆长真厉害。”
“馆长,您怎么知道这么多?”
“不然怎么能当咱们红星图书馆的馆长呢?林馆长真是学识渊博。”
小姑娘们都被林枫的才学深深折服,边拍手边夸赞。
“好了,别再拍我的马屁了,好好吃饭吧。”
“还有柱子,叫上你的徒弟一起过来吃饭。”
“一顿普通的午饭,让你搞得像猜谜语一样复杂,有必要吗?”
林枫笑着数落了傻柱几句,拿起筷子开始吃饭。
不得不说,傻柱做的这两道菜确实不错,色香味俱全,火候恰到好处,食材也很讲究。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林枫一尝就知道傻柱是下了功夫的。
傻柱和马华也坐下来一起吃。
今天的主食是白面馒头,大家都吃得挺多。
加上傻柱做的这两道菜和一个汤,味道很好,大家都比平时多吃了一个馒头。
菜和汤一点都没剩下。
“幸好我师父让我给值班的保安和三位女图书管理员留了些饭菜,不然就这几个人的吃相,估计桌上饭菜都会被吃光。”
马华看着干净的餐盘,心有余悸。
吃完饭,林枫回办公室睡午觉。
午休一个小时已经成了他的日常习惯。
冉秋叶深知这一点,所以通常会在林枫醒来后找他汇报工作。
“馆长,这是今天卖二百本工具书的收入,总共两百元。”
冉秋叶将整齐摆放的钞票递给林枫。
林枫接过钱,抬头看着冉秋叶的眼睛。
“秋叶,馆里的工作还适应吗?最近有没有去看望你父母?”
林枫笑着问。
\"我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而且非常喜欢它。
上周我去看望了父母,他们都很健康,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不错,谢谢你的关心,林枫。\"冉秋叶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柔情。
这个男人总是这么细心,考虑得无微不至,要是我能早点遇见他,而不是在遇到于嗨糖之前,那该多好啊。
\"对了,秋叶,你的户口本带了吗?这几日我准备找李主任申请,用卖书赚来的钱,给图书馆的员工购置一批四合院作为宿舍。
到时候需要登记身份信息,你先准备好户口本,我会让你从中挑选一处喜欢的。\"林枫笑着说道。
\"真是太好了,我的户口本放在宿舍里,你需要的时候提前告诉我,我带过来就是了。\"冉秋叶甜美地回应。
\"好的,你去忙吧,记得照顾好自己。\"林枫点头微笑,目送她离开。
送走冉秋叶后,林枫立即着手起草一份书面申请,计划明早交给李主任。
李主任批准后,林枫将用这笔卖书所得的资金购买一批四合院。
第二天清晨,林枫准时将申请递交给李主任。
拿到四合院后,不仅解决了工人住宿的问题,还顺便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他相中了一座四进的大四合院,比自己现有的院子还要宽敞。
这座院子大概需要五千块才能拿下,不过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购买这批四合院之后,他还打算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轧钢厂。
下班回家后,林枫特意为家人买了些水果,包括葡萄和山楂,都是偏酸的种类。
\"嗨糖,这些应该合你的口味吧?\"
果然,于嗨糖吃得津津有味。
而孩子们在外面玩耍时也被吸引进来,但刚尝了一口山楂便受不了酸味,直接吐了出来,甚至将未吃完的山楂丢给母亲,自己则继续玩起了泥巴。
于嗨糖虽不讲究吃穿,却十分节俭,善于持家。
自从生下小林动,她便没再工作,家中全靠林枫一人支撑。
即便丈夫收入颇丰,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对这段婚姻充满感激。
聋老太太决定去掉那个【营】字。
谁也没想到,年迈的她不再糊涂,不仅如此,身体还愈发健朗,如今已不用拄拐。
她每日跟着于嗨糖带孩子,还紧跟两个小家伙后面小跑。
她特别喜爱林枫的儿子,每晚睡前都会搂着他讲故事、教唱歌。
林枫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而于嗨糖性格粗枝大叶,也不太擅长育儿。
于是,老太太成了小林动的启蒙导师,教导他善良、勤奋与乐观。
林枫回家后突发奇想,想为于嗨糖和老太太做一道九转大肠,看看自己的厨艺是否依旧精湛。
正在准备时,阎解成来找他。
“枫哥,忙什么呢?”
“解成,有事?”
阎解成靠近低声问:“枫哥,你说过的分房子的事,什么时候能有消息?我姐姐又怀孕了,你知道她的病史,我担心这次又会流产。”
“我觉得之前总是流产,可能是我们家房子枫水不好。
现在我们要分新房了,我想尽快搬过去,换个枫水,这一胎无论如何都要保住。”
林枫听后哭笑不得,“行吧,解成,再等等,最多一周,最少三天,我一定帮你搞定。
到时候带上户口本办理登记,房子免费给你们住十年八年没问题,但水电费你们自己解决。”
“谢谢枫哥,您真是个好人!”
阎解成高兴地离开了。
阎解成刚离开,刘光天就来了,还是关于房子的事情。
他和女朋友打算结婚,但房子的问题还没解决,所以特地来找林枫求助。
林枫像之前一样给了他一些建议,刘光天感激不尽后便离开了。
小型印刷厂内,三位老师傅正在手把手地教老赵学习技术。
这是第三天了,可老赵什么都没学会。
三位老师傅已经费了不少口舌,反复讲解、示范,但老赵仍然一知半解。
老赵学习时很认真,可只要一动手就出错,这让三位老师傅十分着急。
一大爷易中海认为,要是笨蛋分等级的话,三大爷阎埠贵顶多算个普通笨蛋,毕竟学了半个月后还能帮忙干活。
可老赵不一样,理论知识讲一遍就能理解,滔滔不绝地说得头头是道,连最爱说话的阎埠贵在他面前都显得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