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暴雨中的破局者
2010年9月15日,台风“海燕”登陆前夜。
林逸站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的玻璃幕墙前,看着雨滴在钢化膜样品上滚成晶亮的水珠。手机突然震动,屏幕跳出陈昊的消息:“哥,小米官网崩了!首销30万片膜全空了!”
他指尖摩挲着样品边缘,想起三个月前在雷军办公室的场景——对方接过贴膜时,食指腹在防爆层纹路间轻轻一顿,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此刻,华强北的电子屏正在滚动播放新闻:“小米联合云枫科技推出的‘金刚狼’钢化膜遭疯抢,黄牛溢价达300%。”
“林总,霍氏集团的人来了。”助理小王的声音带着颤音。
林逸转身,只见电梯口涌出五六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为首者正是霍氏华东区总监周明——半个月前,正是此人在行业论坛上嘲讽“贴膜是电子垃圾”。
“林总好气派,”周明皮笑肉不笑,目光扫过展台上的贴膜,“听说云枫单月营收破千万?霍氏集团想跟林总谈笔生意,收购价嘛……”
“周总监说错了,”林逸打断他,从展柜里抽出一片防窥膜,“不是谈生意,是来学习的吧?”
周明瞳孔微缩。展柜玻璃映出他身后助理抱着的纸箱——里面正是霍氏刚上市的低价pEt膜,此刻在暴雨中洇出难看的水渍。
反转一:数据陷阱与反向定制
三小时前,云枫科技会议室。
“库存积压47万片,全是霍氏低价膜闹的!”生产部经理拍着报表,“他们卖9块9包邮,我们成本都不止这个数!”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林逸盯着屏幕上的用户评论,突然指向一条高亮留言:“‘给老婆买的,她总说我看手机时眼神不对劲’——你们发现了吗?”
众人面面相觑。陈昊突然拍手:“是隐私问题!现在的膜根本防不了侧窥,尤其是办公室和地铁里……”
“所以我们要做防窥膜。”林逸调出前世专利数据库,“用纳米级百叶窗技术,成本是普通膜的三倍,但售价可以翻十倍。”
“可我们没生产线啊!”
“不,我们有。”林逸点开收购文件,“上个月拿下的‘星宇光电’代工厂,前身是给Ibm做防窥屏的台资企业。”
众人恍然大悟。林逸转向市场部:“今晚启动‘以旧换新’活动,用户上传旧膜照片可抵50元,重点收集两个数据:使用场景、屏幕尺寸。”
“这不是给霍氏清库存吗?”有人嘀咕。
“他们的库存,是我们的情报站。”林逸敲了敲屏幕,“霍氏用劣质pEt膜抢占市场?好,让他们帮我们验证用户对防窥功能的真实需求。”
商战智斗:舆论战与技术壁垒
暴雨渐歇时,云枫官网弹出全屏广告:旧膜抵50,换购未来屏。
陈昊的电商平台同步上线活动页面,短短两小时, tens of thousands of用户上传旧膜照片。林逸盯着后台数据,突然发现37.2%的旧膜来自“996加班狗”标签用户,使用场景多为“会议室”“高铁”“咖啡厅”。
“把这些用户标记为‘商务精英’,”林逸对数据分析员说,“给他们推送定制化文案:‘当老板从身后经过时,你的屏幕在说什么?’”
与此同时,霍氏集团总部。
“什么?云枫在收我们的旧膜?”霍启明拍着轮椅扶手,“周明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他们这是在收集我们的用户数据!”
“董事长息怒,”周明擦着冷汗,“我们马上跟进防窥膜项目,反正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电话里突然插进林逸的声音,“周总监是不是忘了,星宇光电的防窥专利在三个月前就转给云枫了?”
周明脸色煞白。他终于想起,三个月前那家突然破产的台资代工厂,正是霍氏防窥膜技术的唯一来源——而林逸,竟在他眼皮底下完成了收购。
情感穿插:苏瑶的意外发现
深夜,林逸在实验室调试防窥膜透光率。苏瑶抱着保温桶推门进来,发丝上还沾着雨珠:“听说你们在搞‘未来科技’,我带了点夜宵。”
“小心别碰到仪器。”林逸下意识伸手去扶,却碰倒了桌上的罗盘碎片。蓝光闪过的瞬间,苏瑶手中的勺子突然断裂,断口处露出半截金属——竟是与罗盘相同的青铜材质。
“这是……”苏瑶愣住。
“没什么,”林逸迅速收起碎片,“可能是勺子质量问题。”
苏瑶盯着他回避的眼神,突然从包里拿出张纸:“今天去医院看我爸,护士误把你的体检报告给我了。林逸,你的肝酶指数……”
“只是最近太累了。”林逸扯开话题,“对了,明天的行业论坛你陪我去吧,我有个重要发言。”
苏瑶欲言又止。她看见林逸袖口下露出的青铜纹路,比上次见面时又蔓延了几分,像某种活物,正沿着血管向心脏攀爬。
高潮:论坛舌战与数据碾压
次日,中国电子消费品行业论坛现场。
当林逸走上讲台时,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周明坐在第一排,手里攥着霍氏刚赶工出来的防窥膜样品,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大家都说贴膜是小生意,”林逸扫视全场,“但在我眼里,它是用户接触科技的第一层界面。”他调出一组数据,“过去两周,我们收集了12万张旧膜照片,发现68%的用户有隐私保护需求,而现有市场的满足度为——零。”
屏幕切换,展示云枫防窥膜的测试视频:正面高清透亮,侧面45度视角完全漆黑。台下响起惊呼。
“所以我们推出‘量子盾’防窥膜,”林逸拿起样品,“采用200层纳米光学涂层,透光率比传统防窥膜提升40%,而价格……”他故意停顿,“只比霍氏的pEt膜贵10块钱。”
会场哗然。周明猛地站起:“林逸,你这是恶意定价!防窥膜成本根本不止……”
“周总监是在质疑我们的供应链能力?”林逸微笑着点开采购清单,“旭硝子的玻璃原片,3m的光学胶,还有星宇光电的独家工艺——哦对了,这些供应商刚刚跟我们签了长约,霍氏以后恐怕很难拿到货了。”
周明跌回座位,手中的样品“啪嗒”掉在地上。台下传来偷笑声,有人低声说:“听说霍氏为了低价铺货,把现金流全压在pEt膜库存里了……”
尾声:暴雨后的双重危机
论坛结束后,林逸在后台接到张叔的电话。
“做得不错,”张叔的声音带着赞许,“但有两件事你必须知道:第一,霍启明正在变卖东南亚资产,似乎在筹备什么大动作;第二……”
“第二什么?”
“你父亲的肝病……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张叔顿了顿,“他不肯住院,说霜降夜前必须陪你去长江。”
林逸握着手机的手收紧。窗外,台风过境后的天空一片澄蓝,他却感到后颈一阵冰凉——那是青铜纹路在发烫。
苏瑶从门外进来,手里拿着林逸遗落的笔记本。风吹开扉页,露出夹在里面的超声波检查报告,日期栏写着:2010年9月10日,肝内异常回声,建议进一步检查。
“林逸,”她的声音发颤,“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突然,会场外传来骚动。一群记者举着话筒冲进来:“林先生,请问云枫科技是否涉及非法文物交易?”“有匿名举报称你们的产品原料含有青铜古物……”
林逸瞳孔骤缩。闪光灯此起彼伏中,他看见人群后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赵明穿着黑色风衣,嘴角挂着冷笑,正用手机拍摄他瞬间变色的脸。
(第4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