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遭遇本年度第18号台风\"山猫\"外围影响,暴雨橙色预警已持续36小时。
市委大楼顶层,市委书记办公室的防弹玻璃窗正在经受每小时120毫米降水量的冲击。
吴欢站在窗前,指节无意识地轻叩着钢化玻璃,目光落在远处海面上如同玩具般摇晃的渔船。三十八岁的市委书记——这个头衔在别人眼里是平步青云的奇迹,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职务晋升背后都刻着\"松风事件\"留下的隐秘烙印。
办公桌上的红色加密终端突然发出蜂鸣。这是\"松风事件\"后国安部特配的第七代量子通讯设备,直接连通\"深渊\"监控系统。
吴欢输入生物密钥,屏幕上立即投射出全息影像:凌晨3点17分的保税港区监控画面。
六个穿着\"东海渔业\"制服的人员正在x-12集装箱区装卸货物。他们推着的冷链箱上喷着\"渤海带鱼样本-18c保存\"的字样,但箱体右下角有一道被刻意做旧的蓝色划痕——那是军科院\"蛟龙\"项目组特有的标记方式。
画面突然切换,热成像显示箱内根本不是鱼类,而是六个柱状金属体,持续散发着38.5c的恒温。
吴欢的瞳孔微微收缩,这个温度正是当年声波共振器的工作温度。
\"书记,发改委林主任到了。\"秘书赵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三声规整的敲门声。
吴欢关闭全息投影,转身时脸上已经换上标准的迎客微笑:\"请进。\"
办公室门打开,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副主任林岳带着湿气走进来。这位五十岁的技术官僚身后还跟着一位穿藏蓝色套裙的女性,她无名指上的铂金婚戒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吴书记,久等了。\"林岳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这位是省科技厅新调任的装备处处长程蔚同志,负责这次'海龙号'科研船的技术对接。\"
程蔚向前半步,吴欢注意到她左手小指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疤痕——那是使用微型激光解码器常见的灼伤痕迹。
\"久仰吴书记大名。\"程蔚的声音带着某种特殊的韵律,\"听说您父亲当年参与过'蛟龙'深潜器的声呐研发?我在档案室看到过吴振峰同志的技术笔记。\"
窗外突然炸响惊雷。
三辆黑色奥迪q7闪着警灯冲进市委大院,在暴雨中划出尖锐的刹车声。
吴欢看向窗外,瞳孔骤然收缩——本该在中央党校参加秋季市长研修班的金天,正从首辆车里迈出。这位市长西装口袋里露出一截翡翠色的钢笔帽,在灰暗的雨幕中格外刺眼。
程蔚突然靠近吴欢,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深渊'从未关闭,书记。我们的核心算法还在运行。\"
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金天带着水汽走进来,右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看似普通的钛钢戒指。当他和吴欢握手时,戒指内侧的微型激光发射器在千分之一秒内扫描了吴欢的视网膜。
\"抱歉提前结束学习。\"金天的笑容像是画在脸上,\"部里临时通知要听'海龙号'项目的专项汇报。\"
吴欢看向窗外波涛汹涌的海面,那里停泊着号称\"亚洲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海龙号\"。
暴雨拍打着玻璃,仿佛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击窗棂。
“金市长,你辛苦了。你就按照部里的安排去忙吧,把抗台风的指挥工作交给我。”
吴欢的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
短时间内,滨海市的市长已经换了几茬。对于眼前这个市长,吴欢了解得并不多。
既然只是工作关系,那也只有公事公办了。
没有过多的寒暄,金天便匆匆告辞。
暴雨持续到深夜。
吴欢站在市委大楼前院的停车场,雨水顺着他的西装下摆滴落在地面上。
三小时前的那场会面表面上波澜不惊——金天以市长身份听取了\"海龙号\"科考船的汇报,程蔚展示了船上搭载的最新深海探测设备数据,林岳则强调了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
但吴欢注意到一个细节:当程蔚播放\"海龙号\"声呐探测视频时,金天右手无名指上的钛钢戒指微微震动了一下。
\"书记,车准备好了。\"
赵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吴欢点点头,坐进那辆看似普通的黑色奥迪A6。车门关上的瞬间,他按下扶手箱内的隐藏按钮,车载系统立即切换至加密模式。
\"调出'海龙号'的全部资料。\"
挡风玻璃上立即投射出全息影像。这艘号称\"亚洲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名义上隶属于国家海洋局,实际出资方却是一个名为\"蓝海科技\"的民营企业。
吴欢的手指在全息影像上滑动,将\"蓝海科技\"的股权结构层层剥离——最终控股方赫然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岸公司\"深蓝资本\"。
\"查一下程蔚的背景。\"
赵诚快速敲击着平板电脑:\"程蔚,38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曾任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三个月前调任省科技厅。丈夫是海军装备研究院的汪明哲研究员,目前正在'海龙号'上带队执行任务。\"
吴欢的目光停留在程蔚的档案照片上。她的眼神让他想起潘莉——那种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锐利。
\"去码头。\"
滨海港7号泊位
即使是在暴雨中,\"海龙号\"依然显得气势恢宏。这艘长达120米的科考船配备了最先进的深海探测设备,船尾的A型架吊装着价值上亿的遥控潜水器。
吴欢撑着黑伞站在码头上,雨水在脚下汇成细流。他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
【船底声呐阵列有异常热源,建议立即核查。——d】\"d\"是他在国安部的老搭档杜明的代号。吴欢收起手机,看向船上亮着灯的舷窗。一个穿着海军制服的身影正站在窗前,似乎在观察码头上的情况。
\"书记,要联系船上的负责人吗?\"赵诚问道。
吴欢摇摇头:\"先看看情况。\"
就在这时,船尾突然传来一阵机械运转的声响。A型架缓缓移动,将那个潜水器吊起,放入水中。吴欢注意到,潜水器的外壳上有一道不起眼的蓝色标记——与白天在监控中看到的冷链箱上的划痕一模一样。
潜水器入水后,船上的灯光突然暗了一下,随后恢复正常。但吴欢的瞳孔微缩——他清晰地看到,在灯光变暗的瞬间,船体中部的一个舷窗后闪过一道蓝光。
海军招待所
晚上十点,吴欢坐在招待所的套房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海龙号\"的实时监控画面。这是杜明通过国安部的权限搞到的内部资料。
画面中,程蔚正和一个穿海军制服的男人在船舱里交谈。吴欢调大音量,但只能捕捉到零星的词语:\"频率......校准......样本......\"
突然,程蔚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头看向摄像头的位置。她的嘴唇动了动,说了一句什么。吴欢将画面定格,放大她的口型——
\"吴书记,晚上好。\"
吴欢的后背陡然升起一股寒意。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叩响。
\"谁?\"
\"服务员,送夜宵。\"
吴欢的手悄悄摸向腰间。他走到门前,通过猫眼向外看——一个穿着招待所制服的年轻人站在门外,手里端着餐盘。
但吴欢注意到,年轻人的左手小指上有一道细小的疤痕。